心理学:有哪些人性弱点常被营销利用
在人性弱点利用这方面,各种商家应该是炉火纯青了,让我们来看看他们都用了那些手段吧
1.诱饵效应(Decoy Effect)
这种效应在商家的“定价模型”里屡见不鲜,它的出现往往会让你毫不犹豫的选择最贵的那个选项。
美国心理学及行为经济学教授Dan Airley在他出名的Ted演讲“我们是否主宰自己的决定?”中,介绍了一个有关诱饵效应的典型例子:
有一天他看到《经济学人》杂志推送了这样一则订阅广告,
这定价组合是不是看起来有点不合逻辑?Airley心想,同样的价格谁会选择花125美元订阅第二个选项呢?为什么要设定这个选项?
Airley拿着这个定价去做了个小研究,他招募了100位大学生,让他们从这三组中选择最想购买的一项,大多数参与者都选择了第三项——线上及纸质订阅。但是,当Airley去掉了第二项看起来最“傻”的选项,大多数参与者选择了价格最便宜的一项。
实际的订阅效果如下
所以,这个最“傻”的选项其实是定价者的“心机”,没有它的存在,你就感受不到最后这个组合有多么的物美价廉,而第二项的存在意义就是“诱惑”大家去选择第三项。
2. 鸟笼效应。
假如一个人捡到一只空鸟笼放在家里,那么一段时间后,他一般会为了用这只笼子再买一只鸟回来养而不会把笼子丢掉,也就是这个人反而被笼子给异化掉了,成为笼子的俘虏 。
鸟笼效应是一个著名的心理现象,又称“鸟笼逻辑”,是人类难以摆脱的十大心理之一 ,其发现者是近代杰出的心理学家詹姆斯。“鸟笼效应”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规律,人们会在偶然获得一件原本不需要的物品的基础上,自觉不自觉的继续添加更多自己不需要的东西。
以前我和一位汽车4s店里面的人聊天,我问他,有的时候看车打折那么厉害,难道车真的那么便宜?他告诉我,有的是的他们卖车都是亏本卖,但是你一旦买了车,以后配件啊,维修啊,我们都能赚到钱,而且这个才是大头。我想这就是一个典型应用吧!
3. 从众心理
说白了就是盲目跟风,但你还是会上当。
就拿网红奶茶店来说把,突然有一天,周边的朋友全都在讨论这种奶茶网红店,好像有没有品尝过这些层出不穷的网红店,似乎已然是如今年轻人衡量新潮与否的重要标杆了。
我心中被营造出了一种这些奶茶点不一般的感觉,味道肯定特别好。直到有一次喝了一点点,把我心中美好的幻想全部击破。
门口大排长龙的一点点、喜茶、鲍师傅们之所以能够把饥饿营销演绎得如此登峰造极,完全都是得益于那些排队而营造出万人空巷的假象,以及病毒式的营销宣传,唬的你找不到北。
以上3点你有没有中过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