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孤独、抑郁症的心理学解析

文 / 三上读书会
2017-09-14 20:13

焦虑、孤独、抑郁症的心理学解析

阅读导航

本文是三上读书会第255篇读书笔记,也是《社会心理学》的第13篇读书笔记。本文解读全书第14章“社会心理学与医学”。全文2180字,包括以下5个主要部分:

(1)抑郁

(2)孤独

(3)焦虑

(4)抑郁、孤独、焦虑的社会心理治疗

(5)如何提升幸福感?

1、抑郁

一般来说,抑郁的人都是消极思考的人。他们通过自己的黑色眼睛来看待这个世界。对于那些严重抑郁的人——那些感到没有价值、浑浑噩噩,对朋友和家庭都没有兴趣,不能正常饮食和作息的人——这种消极的思维往往会进一步恶化他们的处境,他们极度消极的观点,使他们放大了痛苦的体验而缩小快乐的体验。

普通人常常夸大自己的能力和受欢迎程度,抑郁的人却不这样。普通人常会在回忆过去的时候加上玫瑰色的光环,抑郁的人(除了严重抑郁的人)在回忆成功和失败的经历时更客观。普通人大多对自己持正性评价,抑郁的人会既描述自己的正性的品质,又描述自己的负性品质。普通人一般把成功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而推卸失败的责任。抑郁的人无论成功或者失败,都认为是自己的责任。普通人夸大他们对于周围事情的控制能力,抑郁的人就不太容易受到这种控制的错觉的影响。普通人不现实的相信,未来会赐予很多美好的东西,而糟糕的事情会很少。抑郁的人对未来有更现实的认识。事实上,几乎在普通人表现出过分的利己、控制的错觉和对未来的不现实预期的每一个点上,抑郁的人都没有表现出这样的偏见。抑郁的人是悲观的明智者。

抑郁在我们体验到巨大压力的情况下是很自然的——失业、离婚、被排斥、生理上的创伤……任何一种打击都会使我们怀疑自己是谁,自己的存在是否有价值。这种思考是有意义的,在抑郁时期休止状态下的洞察,可能使我们获得在未来的生活中处理事件更好的策略。但是有抑郁倾向的人对不良事件的反应总是自我关注的反思和自责。他们的自尊随着成功急剧攀升又随着威胁急剧下降。

焦虑、孤独、抑郁症的心理学解析

2、孤独

如果把抑郁比作心理疾病中的感冒,那么孤独就可以算作头痛。孤独,无论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都是痛苦地发现社会关系不如想象中那么丰富多彩而有意义。

通常情况下,青少年会比成年人更多的体验到孤独。而男性和女性会在不同的情形下感受到孤独——男性是在被一群人孤立时感受到孤独,而女性是在被剥夺了一段亲密的一对一的关系时感到孤独。

和抑郁的人一样,长期孤独的人看起来也处于一个自我挫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的恶性循环中,他们也有一些像抑郁者一样的消极归因风格;他们感到自己和别人交往时给别人留下的印象是不好的,因为不良的社会关系而责备自己,并且认为绝大多数事情都不是自己能控制的。更重要的是,他们用一种消极的方式来知觉他人,当与别人搭档时,消极的人往往会对另一个人形成负性的知觉。这种负性知觉还会使孤独者认为自己没有社会价值,对他人的消极看法也会阻止孤独者采取行动减少他们的孤独。孤独的人经常发现他们作自我介绍、打电话、参加团队活动的时候都有很大的困难。

3、焦虑

去应聘一份梦寐以求的工作、第一次和某个人约会、做一个重要的表演或演讲……这些事情差不多会让每个人都感到焦虑。一些人,尤其是那些害羞或者容易觉得尴尬的人,几乎在任何自己会被评价的情境中都会感到焦虑。

焦虑产生的原因通常是怀疑自己在社会情境中的能力。我们都渴望以一种留给别人美好印象的方式展示自己,当我们想给他人留下美好印象但又怀疑自己能力的时候,就会感到焦虑。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种希望留下好印象的焦虑反而会造成一个不好的印象。不过假以时日,害羞的人往往能被接受和喜欢,因为他们很少以自我为中心,而且谦逊、敏感、谨慎。

害羞是一种以过度敏感和担心别人的想方为特征的社会焦虑。害羞、焦虑还会将环境过分个人化,这种倾向导致了焦虑的产生,在一些极端的情况下,会变成偏执狂。他们常常高估了其他人对自己的关注和评价程度,假如他们的头发没有洗,他们认为所有人都会注意到,并由此对他们做出评价。更重要的是,害羞的人对自己的的过分敏感也有很清醒的认识,他们希望自己不再担心脸红、别人的想法和接下来该说设么。

焦虑、孤独、抑郁症的心理学解析

4、抑郁、孤独、焦虑的社会心理治疗

抑郁、孤独和焦虑常常是通过消极体验、消极的思维模式以及自我挫败的行为构成的恶性循环得以维持,既然如此,就可以通过破坏任何一个环节来打破这种循环——通过改变环境、训练个体更加积极地思维方式,转变消极思维。具体说来有三种措施:

1)行为决定态度理论告诉我们,通过外在行为的改变引起内在心态和思维的改变;

2)通过对行为技能的训练、积极体验改变后的自我知觉、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消极态度和行为所形成的恶性循环就可以被打破。

3)诱导人们使其认为自身状况的改善是因为他们的内在因素而不是外在因素,这会使治疗效果很好的维持。

5、如何提升幸福感?

幸福感不是坐等而来的,也不存在任何简单的公式,但是我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追求幸福,比如采取以下措施:

1)认识到持久的幸福并不来自于“制造它”;

2)控制你的时间,这是你掌握自己生命的基础;

3)表现出幸福,因为行为可以影响情绪;

4)寻找合适的工作和休闲方式;

5)参加运动,运动可以消除抑郁和焦虑;

6)保证足够的睡眠;

7)优先考虑亲密的人际关系,亲密关系是你困难时期重要的力量来源;

8)关注自我之外的事物,多行善事,会让你感觉良好;

9)写感恩日记,这会让你体验到更多幸福;

10)照顾你的精神自我,坚持信仰和理想主义。

焦虑、孤独、抑郁症的心理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