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经典理论,我们怎样通过这些理论,来营销、赚钱?(2)

文 / 广州海狮包装
2017-09-13 20:08

心理学的理论,十分之多,在上篇文章中,我们从布朗定律等三个方面来描述了怎么利用这些定律,来为自己的营销做服务。

今天我们继续来为大家分析更多的心理学理论,掌握了他们,我们的营销,就能应地制宜,取得胜利。

心理学经典理论,我们怎样通过这些理论,来营销、赚钱?(2)

心理学、营销与生活总是息息相关的

—— 1 ——

人来疯反应,来自心理学巨匠弗洛伊德的研究。

在弗洛伊德的研究中,他发现当一个人受到外界轻视或者漠视的时候,往往会想方设法的在外界展现自己,以引起外界对于他自身的关注。

在现实营销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有的时候,你用一本正经的方式来做营销,消费者并不买账,他认为你是在忽悠他。

但是有的时候,你故意用一些忽视他的话语来做营销,往往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现在很多做培训的机构,在这一块上就非常的讲究。

他们的营销广告语中,往往在话语中非常强调

“我们只选择最优秀的、态度最认真的,有上进心的,愿意为自己未来负责的那一部分人”

“如果你的孩子是最优秀的,我们才会选择,我们的培训不是适合每一个人”

这样类似的营销词,人为的制造一种轻视感,让你为了得到认可,自己就去充电,学习。

至于是不是和他们营销广告词说的一样,嘿嘿,有钱就行了,你懂的。

所以这种利用轻视、漠视的营销手法来做广告,往往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让人为了得到认可,或者避免自己成为广告词中的人,头脑冲动下买单,最终笑的还是商家。

心理学经典理论,我们怎样通过这些理论,来营销、赚钱?(2)

这种标榜式营销,总能找到消费者买单

—— 2 ——

晕轮效应,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提出

桑戴克认为,人们对别人的认知,天生就带有主观性,感觉决定一切,他会在第一眼认定一个人的品质后,在基于这个认定的品质来看待这个人。如果他在心底认为你好,那么你就什么都是好的,反之,亦然。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疑人偷斧》就很好的反应了这种心理。

在营销上,我们也往往会发现很多有趣的现象

比如当你认为这是一家卖低端首饰的商店的时候,那么价值再高的首饰,在你眼中也是虚高的。

反之,如果这是一家做高档生意的金店,那么他们做促销的时候,用很便宜的价钱卖给你的是地摊货,你也觉得是物超所值的。

更能体现这个价值的是大品牌的形象代言人。

作为企业营销的重要布局点——形象代言人,企业在营销上都会发大力气与形象代言人捆绑在一起,这样造成了这样一个现象。

就是在营销中,代言人没有什么负面新闻的时候,企业不做什么营销,产品的销售状况都很好。

但是当代言人出现负面新闻的时候,企业无论怎么努力的做营销,产品的销售情况就是不行。

这就是因为消费者以点带面的,将形象代言人和企业本身联系在了一起。

我见过最奇葩的一件事情就是,当一个代言人出现了很大的负面新闻,居然有消费者跑到企业去闹,由此可以看得出,晕轮效应产生的能量有多么的巨大。

这个在营销上利用好了,能产生多大的能量。

心理学经典理论,我们怎样通过这些理论,来营销、赚钱?(2)

一个好的代言人,给企业营销带来的往往都是正面的

—— 3 ——

投射效应,由心理学家罗斯实验证实

投射效应,就是人们往往认为自己身上有的特性,别人也一定有,这是一种强制的情感固化。就好像一些善良的人,认为大部分的人都是善良的一样。

在营销上,我们也能看到这样的现象,往往企业在营销上,都愿意利用这种效应来为自己服务,将自己打造成具有某些特质的形象化人物,这样就能更好的吸引消费者的情感固化和认同感。

应用到实际营销中,我们更应该注意到的是这种效应产生的营销中的细节,

比如你文笔很好,你的一些隐喻,别人能看得懂吗?

你的设计很炫,但是消费者能明白你的意思吗?

你的专业知识很牛逼,但是你的消费者愿意看吗?

你的视频很唯美,但是消费者,会不会觉得很难看呢?

你的心态分析很正确,但是那真的是消费者的痛点吗?

所以,投射效应,在我们营销上,更多的体现在于我们对于消费者的认同感是否真实,避免用自己固化的思维去度量不一样的客户,否则造成的后果,一定是让人痛苦的。

心理学经典理论,我们怎样通过这些理论,来营销、赚钱?(2)

投射效应,在营销中,更为关注的是细节

世界心理学的研究,有太多太多的经典理论去学习,他们应用在营销上,就是一把神兵利器,然而时间有限,今天就到这里了,我们明天继续为大家讲解,欢迎大家多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