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学校成绩的差异,是家长教育素质与方式的差异

文 / 心灵成长微声音
2017-09-10 05:08

孩子在学校成绩的差异,是家长教育素质与方式的差异

孩子在学校成绩的差异,是家长教育素质与方式的差异

原创撰文:心海导航

同一个班级,孩子之间的学习竞争,归根是家长综合素质的竞争。我们常说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同样,世上也没有两个相同的孩子,这个与那个孩子的不同,根源就是这个家长与那个家长的不同,家长的素质不同,孩子的遗传基因不同,家庭教育环境不同,对教育孩子的领悟与执行力也不同。

即便我们不用分数论英雄,也是采用A、B、C、D论高低,学习不好的,95%都是成长的心态不好。家庭教育应该教会孩子去反思,去面对,去努力,去反超.........随着孩子的年龄长大,每一个孩子的外表看似相近,其实内涵与内心的素质,以及抗挫折能力都会出现“质”的区别。

有些孩子在学习中表现不好,既不愿意接受批评,又不希望别人说出来,这本身就是性格上的缺陷和性格的偏执了。如果我们的教育总戴着一副假惺惺的自欺欺人的面具,这种失真和不接地气儿的思想,尽管保住了孩子的面子,但为他的心灵成长带来了更大的伤害,隐藏了更大对生命正确认知的隐患。

教育可以是一门艺术,但心海导航绝对反感假唱的艺术。十多年来,我经常培训和激励身边的孩子们:“你可以犯错,但你必须要承担责任;你可以考试的分数不高,但你必须要知道原因,知道反思;自己做的不好,必须学会道歉,错了,就不要让别人来哄你,如果内心不强大,将来没有人会可怜你的脆弱、你的眼泪。所以,成长就要对自己狠一点:敢于担当、敢于面对、你才能成为一个最优秀的人......”

孩子在学校成绩的差异,是家长教育素质与方式的差异

我们可以喊着口号:不以分数论英雄!但老师面对班内成绩前三名和倒数前三名,即便给了孩子们同样一个笑脸,在孩子内心世界里的解读,绝对有天壤之别,前者除了自豪就是自信,后者除了自卑就是脸皮已经足够厚实了!为此,能做到因人而异的,只有我们家长,孩子的分数可以有高低,但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尽心、坦诚与阳光的心态,必须引起家长的重视和正确的面对。孩子同在一个班级,老师的教是一样的教,是家长无法改变和驾驭的,如果家长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没有尽到做家长的责任,你根本就没有资格责备你孩子的成绩不好。

养育养育,在物质条件相对富足的今天,父母责任更重要的是教育,确切说是懂教育,而不是养活。如果家长不领悟这一点,富家的孩子可以从小啃老,但穷家里的孩子也会照啃不误,且啃起来同样津津有味!

站在同一起跑线,幼儿园看起来没有什么差别——可六年之后,孩子们将会出现太大的不同了。因为,三分之一的家长会积极行动,紧密团结在老师周围,步步紧跟老师的教育思想,主动配合老师的工作;三分之一的家长虎头蛇尾,看似积极,其实因生活的压力和时间因素最终导致不够主动,既没有教育孩子的能力,又缺乏学习精神和对教育孩子方法的领悟,从孩子的小学阶段就开始逐渐感到力不从心,只能勉强应付学校老师的教育;还有三分之一的家长基本上是不用大脑思考问题的,孩子在家就是小爷儿,到学校那就得让孩子当大爷儿似的让老师关照着,疼爱着,保护着,一旦出现偏差,就会怒气冲冲的搞出闹剧,把无知无畏不折不扣的复制给孩子。

孩子在学校成绩的差异,是家长教育素质与方式的差异

恰恰是这些,是导致孩子在学校班级出现优秀、良好、及格与不及格,逐渐拉开学生以群分档次的主要原因。

从孩子的幼儿时期,他可以对什么事情都会感到有兴趣,一旦坚持下来,也可以对什么都没有兴趣了。不但孩子如此,我们成人更是如此。所以,成长,是一种责任,爱与被爱的责任,学习必须要有责任感,才会有主动意识,快乐轻松的学习需要主动、积极、刻苦的克服困难的能力做基石,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和分数只是一个载体,每一个孩子是通过学习这个过程,不断地彰显孩子的性格魅力,提升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自我约束与管理能力......

孩子很努力,但分数不高,作为家长,一定要预先考虑孩子的成长方向和自身存在的其他方面的发展潜质,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只有家长才能把这件事情做到尽善尽美。

很多事实证明,孩子取得优秀成绩所依赖的,除了天分,智商和思维力,更多的是成长责任感、自控力、专注力和求知带来的成就感。这些非智力因素,对于一个孩子的阳光、积极、豁达的性格成长,太重要了。

作为家长,当你觉得付出没有得到充分回报的时候,要这样想:如果我不做,孩子的潜能将更不能发掘,既然我做的力不从心了,我必须要借力使力去做到,然后心平气和、心境坦然的面对现实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你才能称之为对孩子的成长很负责人的家长。

孩子在学校成绩的差异,是家长教育素质与方式的差异

孩子一次或两次考试分数的高低是存在偶然性的,可是,家长是否负责任的找到根源,必然决定了孩子发展的方向。教师的一视同仁总是相对的。对于教育责任感特别强、能与教师紧密配合的家长,教师对他的孩子自然要特别关注一些,这很公平,因为没有家庭的全力配合,教师再努力全然是做无用功,因为,教师的教育能力早早被孩子和家长的教育无能架空了。

对于教师而言,真正的志同道合者不是他的同事,而是存在于家长中。真正有教育实力、有教育素质和教育魅力的老师,绝对带领的不是一个班,而是两个,一个是学生班,一个是家长班。孩子们真正能拥有这样一个老师,那的确是幸运的,要想让孩子的成长幸运到底,做一名真正会学习、会思考、有执行力的家长才是最实实在在的。

孩子在学校成绩的差异,是家长教育素质与方式的差异

任何一个孩子,学习都是艰辛的,没有自我挑战,就不可能有快乐可言,这是一个爬坡过程,一旦上了路,对于家长,都要竭尽全力引导和帮助他们,今天的扶,正是为了将来的不扶或者少扶,否则问题越积累越多,差距越拉越大,孩子的学习与成长,孩子和家长都将不堪其苦。

从应试的角度考虑,从长远来看,一次考试的分数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掌控孩子的学习心态、成长态度,做事情的担当素质,要从源头抓起,不要急躁和唠唠叨叨,不要攀比,不要企望一口吃胖。一天一小步,一周一大步,一月长一截,一个学期下来,孩子就会在全然不同的两个档次了。资质相同的孩子,摊上不同的父母,其发展也就不一样。

要想做一个合格的家长,就尽量避免孩子玩物丧志现象的存在,尽量矫正孩子随心所欲、自我为中心的习性,因为在中国的民族文化里,从小不通过努力而崇尚自由的人,往往长大后是最不自由的人;从小苛求事事平等的人,长大后也最容易沦落成不被关注、不被在意、不被欢迎的群体,他们的急躁、他们的愤恨、他们感受到的不公,充其量都是他们自编自导的一个人孤独的狂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