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思维导图可以让孩子懂得时间管理并战胜拖延症
文|少年商学院新媒体部
新学期到来,孩子的暑期综合症却还没缓过来,在学习的时候总是爱拖延:写作文时,容易被一堆杂事干扰;背诵英语前得先上个网、听听歌;解数学题前,因为害怕做不对而迟迟不敢下手……或者干脆选择不管作业,去打游戏去了……
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克服拖延症,到处咨询专家,寻找良方。不过,有没有想过,让孩子自己乐此不疲地解决这个问题呢?
有一群孩子,就巧妙地使用思维导图这一工具,不仅帮自己重新管理时间,还有效地克服了拖延症。相信看完会对大家有所启发,也可以让自己家孩子动起手来。
第一步
总结原因,找出“病症”
在《给孩子的史上最全思维导图实操指南》一文中,我们列出了8种思维导图的类型与作法。放在时间管理上,八种思维导图中的圆圈图(Circle map),是最直接的可以拿来运用的。顾名思义,把想要分析的主题放在最中间,如拖延症,然后把造成拖延症的原因,写在外面的圆环上,能让孩子快速弄清楚自己的问题所在。
来自深圳的11岁半的Hannah ,就自己的拖延症画了圆圈图:
比起圆圈图,多重流程图(Multi flow map)能帮助孩子们分析因果关系,下图左边是原因,右边是结果:
因果关系也可以通过树状图(Tree map)来表现。总而言之,不同思维导图是可以灵活切换的,视孩子的兴趣而定。 来自辽宁沈阳的11岁半的Summer就画了树状图:
来自广州的9岁半zivi,就用了头脑图来总结时间是如何在不经意的坏习惯中流逝的:
来自北京的13岁半的吴天予,就用气泡图写出了自己以前周末存在的弊病——看似有很多任务,其实都完成得不怎么样,原因在于没有紧迫感:
第二步
24小时全记录
抓住无故流失的时间
了解了自己的弱点后,孩子们就可以来系统地看看,自己的每个24小时,都是怎么花出去的。选定一天,把每一个小时都做了什么,填进下面这张表,让孩子自己学会观察时间都去哪儿了:
来自广州的12岁半的张乐然详细地记录了周末的每一个小时,由此,他发现自己从起床到吃早餐居然花了两个小时!回想一下才发现,原来自己一直是个“起床困难户”呢:
同样地,一些擅长绘画的同学,就把时间表变成时间盘,比如来自福建福州的12岁半黄若珊就用画图代替列表,其实效果是一样的:
来自江苏的8岁半的蔡君宸也是用饼状图代替时间表,他还以不同颜色区分开自己的活动,比如红色是学习时间、蓝色是娱乐时间、灰色是睡觉时间、黄色是生活时间:
通过记录,他对自己的拖延原因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并用头脑图把自己的心得画出来,分别就原因、解决方法、总结和后续事宜作了一番清晰的计划:
来自无锡的的13岁半的陈美婧,就用了一个圈中圈来表达自己的时间分配,让人一目了然:
来自成都的10岁半的Sabrina,就用色彩斑斓的头脑图画出了自己的一天,发现了自己的两个弊病:1、做作业爱发呆;2、出门没有带好物品。因为这两个缺点,居然浪费了40分钟:
第三步
拆分并优化任务,制定时间表
观察完自己花时间的规律后,就可以开始改造24小时了,也就是制作最符合我们需求的TO-DO-LIST(待做事项),它的优先级顺序是,必须马上做>必须做,但可以晚一点>可做可不做。
比如下面这张图里,前面打了×号的事项,就是我们判断之后,觉得价值不高、相对次要的事情。
比如下面这张图,把筛选过后的所有事项作了先后排列。
比如11岁半的李厚行,他就用最简洁的方式,明确列出了自己要干的几项任务:
来自上海的8岁半的洪田韵,重新梳理自己一天24小时内应该完成的所有事情,分成了“学校作业(必须完成)”、“其他必须完成的活动”和“想做,可做可不做”三项,并排了优先顺序:
来自广东茂名的11岁半杨舒婷,则用头脑图来制定时间计划,分为早上、中午、下午、晚上四段时间来设计,每一段时间完成不同的任务,而且还将任务做了编号,用于提醒自己做了多少事,还有多少事要做的:
刚才提到的“起床困难户”张乐然同学,在最适合分类的树状图的帮助下,重新整理出一个更高效的时间表,这一次,他把省下来的时间用来晨读:
来自广西南宁的12岁半的马梓焜,不仅用头脑图做出了一份超详细时间轴,还顺便标注了自己的练琴、阅读计划,看起来真是赏心悦目:
来自上海的7岁半的朱禹豪,把时间改造前后各一周的效率做了对比,发现,第二周的高效时间提高了整整一倍!
来自上海的10岁半的王子萌,就用流程图把自己的时间顺序画了出来,还提醒自己要“严格遵守规定”:
第四步
头脑风暴,研发产品专治“起床难”
通过以上三步,大部分孩子都掌握利用思维导图管理时间的诀窍。不过,这群创意十足的孩子觉得还不够。他们想知道,在高效利用时间之余,有没有一种产品可以彻底解决拖延问题呢?于是,他们借用大开脑洞,决心解决拖延症的一种——起床难。
来自广州的11岁半的王浩翔同学,先大开脑洞,想出了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发明一个起床机器人;设计一件闹钟衣服;发明一张冷热闹钟床。经过思考和分析,他认为设计一件闹钟衣服是最可行的方法。
闹钟衣服是由衣服、闹钟、热量传感器和一块薄片电池组成。热量传感器要感受到人的体温,闹钟才会停止闹铃。早上如果闹铃响了,不起床穿衣服,让身体产生热量,闹钟就会一直很大声响!
所谓英雄所见略同,来自辽宁沈阳的12岁半的吴彦凝也想出了一个创意闹钟——Happy Summer牌闹钟,他的目标是让起床变得轻松有趣。他用圆圈图写出闹钟的几个特征,还画出了这个闹钟的模型方案:
来自福州的13岁半黄若珊,则要设计一个4D卧室,它能将震动、吹风、喷水、烟雾、气泡、气味、布景等特技效果集于一身,花样百出地唤醒爱睡懒觉的小主人,这是用流程图画出的工作原理:
这是用头脑图画出的模拟使用场景,看起来可热闹了:
来自昆明的10岁半的张子萱同学,居然想出了“自动拳头床”来唤醒起床困难户,不过别吓到了,这个产品还是非常人性化,不会伤害到人的:
来自上海的7岁半的朱禹豪,则设计了一个起床神器——是一个新型的机器人,具体有什么功能?看看这个气泡图就知道了:
本文引用的所有学生作品,均来自少年商学院视频直播系列课程《小小产品经理之巧用思维导图》。
这个秋季学期,少年商学院推出全新《青少年思维导图》系列直播课(8-11岁),借鉴哈佛“可视化思维”项目的理念和方法,包括《画出你的想法》《逻辑思考的秘诀》《拆掉思维的墙》三大模块,真正掌握全部8种类型思维导图,全方位激发学科思维和自主学习力,报名即将截止,请即加入!
点击此处“了解详情”即可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