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来就用的心理学,近因效应:别被眼前景象蒙蔽了眼睛
心理学是一门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一门让人变得更聪明的学问,也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问。不过,要想利用好心理学,必须有一个前提:你得了解心理学。正如我们常说的,要“行”,必须先要“知”。“行”和“知”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但是只有先“知”,才能后“行”。从这一点上来说,要想把心理学当成一种工具,拿起来就用。
——社群营销咨询【 白砖家】
拿起来就用的心理学,近因效应:别被眼前景象蒙蔽了眼睛无论看什么东西,都要尝试着完整地去看,而不是只看一段或者一面,那样你只会欺骗自己。——卢琴斯
【理论解析】
近因效应指的是某人或某事的近期表现在头脑中占据优势,从而改变了对该人或该事的一贯看法。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是相对应的两种效应。首因效应一般在较陌生的情况下产生影响,而近因效应一般在较熟悉的情况下产生影响。两者都是对人或事的片面了解而主观臆断,使得决策信息失真。
在经常接触、长期共事的人之间,人们往往都将对方的最后一次印象作为认识与评价的依据,这常常导致彼此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发生质和量的变化。现实生活中的友谊破裂、夫妻反目、朋友绝交等,都与负面的“近因效应“有关。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常常会有这样的体验:当一个平时表现不错的人犯了错误之后,人们往往会将这个错误看得特别严重,这个人的形象也随之会在众人眼中大打折扣;而当一个平时碌碌无为的人突然有了成绩,平常熟悉他的人,会突然眼睛一亮,对其刮目相看。这些都是“近因效应”在起作用。也就是说,人际交往中一旦陷入“近因效应”之中,将会给人际交往带来以下两点不好的影响:
(1)窥一斑而见全豹,不能全面地了解对方。
(2)被一时之感觉而蒙蔽双眼,不能给对方正确的评价。
在人际交往中要牢记一点:不要眼前的景象蒙蔽了双眼,人生路上,谁都有可能经历成功和失败,不要以此来断定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更不要以此为凭据来决定是否和对方交往。
【操作务实】
黄达是某公司的一位年轻主管,负责精密仪器产品的配件加工业务。一次,他代表公司前往另一个大公司洽谈一笔很大的外包业务。这个大企业的外包业务量大且稳定,也就是说,如果能拿下这笔业务,公司可以获得一笔很大很稳定的现金流。自然而然,对公司而言,这笔业务很重要。在临走之前,公司总经理告诫黄达,做事情一定要谨慎细致,争取将这个大客户拉下来。
为此,这位主管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用于前期准备。也许是准备工作做得很周到,双方刚刚接触,对方就表示了明显的好感。有了好的开头,洽谈工作进展也很顺利,最后一天,还留有一些细节问题需要进一步协商。结果,仅用了半天时间,便协商好了。
对方要求再给几天时间,以向上级汇报,再做最后决定。
黄达满口答应了,他心理在想,大企业就是不一样,管理就是严格。要是放在自己身上,肯定立刻签下合同。不过这样也没事,反正协商已定,不会出现大的变动,看来自己这次赢定了。
且料,两三天过去了,一周过去了,对方还没有动静。黄达实在忍不住,打电话询问对方的一名代表,对方代表告诉他,事情可能有变故。他请求对方解释一下原因,对方拒绝了。可他不甘心,当他第三次打电话过去,对方告诉他,问题出在最后那天他穿的那件西装上。
原来,他那天穿的西服的袖口,少了一颗纽扣。虽然之前双方协商得很好,但是就是因为这个丢失的纽扣,让对方谈判人员对黄达以及黄达公司的印象大减。要知道,对方外包的可不是别的,而是精密仪器的零配件!只要有一点点的不谨慎就会出现大的损失。
也许,最后一天洽谈,他太过兴奋而忘了仔细检查自己的衣着;也许是潜意识里,他认为大局已定,不需要再小心翼翼。可是最后一天的印象改变了以往所有的印象,这就是近因效应给黄达最深刻的教训:不要被眼前的景象蒙蔽了双眼。
【运用要点】
因为少了一颗纽扣而丢失了一笔生意,从表面上来看,黄达是够冤的,因为这仅仅是个细节问题。可是正是因为这个细节问题,让对方的谈判人员对黄达以及黄达公司所有的印象都减了分。这就是“近因效应”的影响。那么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怎么样做才能不被“近因效应”所影响呢?不妨试试以下几种方法:
1.尽量完整地去看人看事。
无论是看人还是看事,“断章取义”式的方法都是不合理的方法,暂且不说“谁人无过”,就说一个人在一段时间里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出现不同的表现。比如,在紧张的情况下和在舒适的情况下,每个人的表现都不是一样的,那么我们又怎么能只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就妄下结论呢?在以上案例中,试想黄达能尽量完整地去看待这次谈判,还会出现失败的情况吗?
2.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问题。
出现“近因效应”的影响,很多情况下都是我们凭主观情况去看待别人的表现,有“站着说话不腰疼”、“看戏的不怕台高”的嫌疑。所以,在下结论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如果我自己遇到这种情况,是不是也会和对方一样去做呢?试想,如果黄达是对方公司的主管,要将精密仪器外包,而对方是一个不注重细节的人,那么自己能放心吗?
3.善于用发展的眼光去看。
我们生活在一个“相对静止、绝对运动”的环境之中,任何事物都在向前发展,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却以“绝对静止”的眼光去看人。比如对方曾经是一个做事不努力的人,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改变,我们还是以这样的眼光去看待对方,合适吗?自然是不合适的。
4.排除偶然性,不因一时一事评价人。
无论是谁,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工作上,都会出现偶然性。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可以抓住这些偶然性的事件来下结论呢?比如某人以前一直表现良好,而最近因为不小心犯了一个大错误,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可以下结论:他从来就不是好人呢?自然,这样也是不合适的。
【生活智慧】
如果你在与人初会的过程中,犯下了某种错误,或是表现平平的话,可以在分手之前,做一个良好的表现,以改变对方对你原来的印象。只要你的表现得体,不管原先的表现如何,都可以获得补救,甚至留下永生难忘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