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普通人要和高智商的人处于世界的两个极端
心理学头条号神奇小小,你的关注是笔者最大的动力。
微信公众号:神奇小小(Mysterrry)
聪明的人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呢?柏林社会学院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普通人和朋友相处感到愉快,而高智商人群则不同,或许他们不需要朋友哦。
研究心理学家希望研究社会参与度和居住环境在不同智力水平人群中产生的影响,在一年的时间内采集了超过12000名志愿者(18—25岁)的数据进行分析,寻找他们智商和其它因素的潜在联系。结果显示居所人口密度低,人们的更加愉快,而对于智商较高的人这一点并不明显。另一项研究中,心理学家试图找到社会参与度与智商的直接联系。结果显示与朋友相处的过程让多数人感到愉快,而智商较高的人群心情更差了,这种现象让研究人员困惑。
祖传效应祖传效应被认为是大草原理论的延伸,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的生活习惯是一个较为确定的值,假设一个人最初习惯处于一个人口为200的大草原环境下,当这个环境人口密度出现改变的时候,人会感到不适应,不仅仅因为生活条件的削弱,还有社会交流的无意识增强,这些都会造成普通人情绪波动。而对于智力水平较高的人,他们往往能快速融入环境之中,并且无社会交流不会影响他们的情绪。
高智商=孤独+自闭?很多人对聪明的人有一些误解,聪明的人是孤高自傲的,完全没有社交能力,好比著名科学界牛顿,资料显示,他年轻的时候就有严重的暴力倾向,他曾经打伤自己的同学,仅仅因为踩坏了他自制的风车模型,牛顿身边的朋友都认为他的行为过分了,但是书籍中将此描述为有胆魄的行为。后来牛顿甚至把一个相亲对象的手指卡在自己的烟斗里面,场面十分尴尬。他的人生被认为是自我封闭程度较高且孤独的。
神经心理学奠基人马修·博格认为,普通人和聪明人的社会神经网络和非社会神经网络是矛盾的,好比社会的两个极端。
非社会智力心理学界认为亚斯伯格症候群是一种孤独成瘾的症状,患者的外在表现为对社会的认知程度较低,但是事实上,在推理能力测试方面,亚斯伯格症候群患者表现却超出了普通人很多,于是有心理学提出了非社会智力的说法,认为部分人群智力表现为非社会层面。好比精神疾病患者Kim Peek超乎常人的工作记忆能力,以及德国的自闭症患者Iris Grace展现出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是非社会智力的体现。
你认为自己与高智力人群相处的怎样呢?你的盆友神奇小小,期待你的留言哦。
心理学头条号神奇小小,你的关注是笔者最大的动力,将持续更新认知心理学文章 微信公众号:神奇小小(Myster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