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最著名的100位心理学家第五位费斯汀格 Festin
利昂·费斯汀格 (1919-1989)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主要研究人的期望、抱负和决策,并用实验方法研究偏见、社会影响等社会心理学问题。他提出的认知失调理论有很大影响。195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72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你是否曾经陷入过这样一个处境,你不得不做一些或说一些与你态度或个人观点相悖的事?很有可能你确实经历过。每个人在某些时候都会经历。当你那样做的时候,你的真实态度或观点发生了什么变化呢?什么也没有吗?好吧,也许真的没有。然而,研究表明,在某些情况下,当你的行为与你的态度相反时,态度会有所改变以和行为保持一致。举例来说,如果一个人出于实验要求被迫发表一篇演说,而所要求的观点或立场恰与他(她)自己的意见相左,那么演说者的观点会转向被迫接受的立场。
费斯汀格创立了一种理论,认为在我们的社会中你的公开立场通常会与你的个人观点或信念大体一致。所以,如果你相信“X”,而公众立场为“非X”,你就会感到认知不协调的不适。然而,假如你知道支持“非X”的理由显然由压力、报酬的许诺或者惩罚威胁所确证,这种不协调就会有所削减。你越将不一致的行为视为出自己愿,你的不协调程度就越深。有一种方法可以减少这种认知不协调的不快,就是改变你的个人观点以使它和行为一致(即改变立场)。费斯汀格认为当不协调较大时,态度和观点的改变也越多。考虑一下,假如有人给你一大笔钱,让你在公众面前发表与你真实观点相反的立场,并且你同意了,然后假定其他人也对你作出同样要求,但是给你很少的酬劳,尽管此事不值得一为,你仍然同意了。哪种情况下你的认知不协调更大呢?按照逻辑,在酬劳较少的条件下你的认知更不协调。因为你态度的前后矛盾缺少充足理由。因此,按照费斯汀格的理论,你的个人观点在这种情况下会改变更多。
用费斯汀格的话来说,认知不协调理论是指:
1、如果说服一个人去做或去说一些与他个人观点相反的事时,他就会有一种改变观点以和自己言行一致的倾向。
2、引起公开行为的压力越大,上述趋势就越微弱。
费斯汀格和卡尔史密斯的发现显然支持了这个理论。费斯汀格对此的解释为,当人们表现出前后态度不一致(如说谎),但有充分的理由(20美元)这样做时,他们就会经历一个较小程度的认知失调。因此便不会感觉到有改变其观点的特别强烈的动机。
Festinger在心理学上的贡献,主要来自于在社会心理学上两方面的研究成果:
(一)社会比较论(social comparison theory)
此理论为Festinger于1954年「论社会比较」论文中所提出,指出团体中的个体具有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以从中确定自我价值的心理倾向,受到社会情境之影响,个体时而与条件胜于自己者相比较,有时将与条件劣于自己者相比较,旨在追寻自我价值。
(二)认知失调论(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此理论为Festinger于1957年的「认知失调论」一书中所提出,认知失调论的基本要义为,当个体面对新情境,必须表示自身的态度时,个体在心理上将出现新认知(新的理解)与旧认知(旧的信念)相互冲突的状况,为了消除此种因为不一致而带来紧张的不适感,个体在心理上倾向于采用两种方式进行自我调适,其一为对于新认知予以否认;另一为寻求更多新认知的讯息,提升新认知的可信度,藉以彻底取代旧认知,从而获致心理平衡。此理论于性质上为解释个体内在动机之主要理论,故而被广泛用以解释个体态度改变之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