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换牙的那些事,你了解多少?

文 / 育儿知识方法
2022-03-08 18:13

昨天下午接娃,小家伙从幼儿园跑出来的第一句话就是:“妈妈,我给你看个东西啊。”

“是什么好东西?”

“妈妈你看了就知道啦。”

呦,整得还挺神秘的。

只见小家伙从书包里掏出一个塑料密封袋,打开一看,好家伙,一大团纸巾。说好的神秘物品,莫非就是这个?

我按捺住性子,小家伙左一层、右一层的,特别小心翼翼地把那团纸巾揭开。一颗绿豆大小的、白白的牙齿躺在其中。

是的,我家娃又掉了一颗牙。第三颗乳牙,光荣“下岗”。

早在四、五天前,小家伙的这颗下牙齿就开始松动了。因为有过之前换牙的经验,我们母子俩都很淡定,该干嘛干嘛,一切如常。

小家伙自己呢,特自觉地抱着胡萝卜条在那啃。我反而担心他磕着牙,一再提醒娃悠着点,也别太用力啃了。

这一次,娃之所以这么配合,主动去啃胡萝卜,完全是因为——他不想去拔牙了。

你猜的没错,我家娃的前两颗乳牙,都是去医院拔掉的,非自然脱落。

为什么选择拔牙?完全是迫不得已。

当时小家伙的两颗恒牙已经萌发,但前面的乳牙却迟迟不掉,形成了“双排牙”,临床上称之为“乳牙滞留”。

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及时将乳牙拔掉,会直接影响恒牙的生长。所以,拔牙,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当然,并不是孩子出现“双排牙”后,一定都要去医院拔牙,需要看情况而定。

如果乳牙已经松动地非常厉害,感觉随时都能掉。这种情况下,可以让孩子多吃一点硬的食物,如玉米、苹果、萝卜、梨……让孩子抱着直接啃,以此帮助乳牙尽早脱落。

已经出现“双排牙”了,乳牙却还是一动不动。这时候就建议家长带孩子去医院拔牙,千万不要拖。越早拔掉乳牙,越能给恒牙萌出腾出空间,让恒牙顺利长到该长的地方。

提醒一下,家长们切不要擅自在家给孩子拔牙,万一发生出血、感染怎么办?

专业的事,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吧。

和前两颗牙相比,小家伙的这第三颗乳牙就很“幸运”,松动地厉害,也没有出现“双排牙”的情况。自然脱落,只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儿。

这不,昨天在幼儿园午睡的时候,乳牙自己就掉了。

小家伙很平静地告诉了老师,老师帮着把脱落的乳牙收起来。之后带着娃去医务室检查了一下,乳牙脱落彻底,也没出血,完美!

对孩子来说,换牙是件大事,因为新长出的恒牙会陪他们一辈子。

是否拥有一口好牙,不仅实用,更关系到孩子的整体面貌,甚至心理。别人一张嘴,一口“糯米牙”;你一开口,牙齿又黄又参差不齐,这心里能好受才怪。

因此,换牙期非常重要。

要想孩子的牙整齐、美观,换牙期必须重视起来。

关于孩子换牙的那些事,

您,了解多少呢?

1、孩子何时换牙?

我们一生中,都要长两次牙齿——乳牙和恒牙。乳牙,就是小宝宝长的牙,通常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20颗。

恒牙,则会伴随我们一生,通常6岁开始长出,12岁左右长齐,28-32颗。

6岁长出,12岁长齐,6-12岁的这段时间,就是我们所说的“换牙期”。

换牙可不是随便换的,它有一定的规律。简单来讲就是“一定时间,一定顺序,左右对称,先下后上”。到什么时期,换哪一颗牙,都是有讲究的。

2、换牙期吃什么?

孩子换牙期间,正常饮食即可。尽量避免那些过软、过碎、过甜的食物,多吃一些吃含钙质高的食物、有一定硬度的食物。

一方面刺激乳牙,促使乳牙按时脱落;另一方面,促进牙床、颌骨和面骨的发育。“用进废退”,牙齿也一样,用得多,才能长得好。

3、换牙期间如何保持口腔卫生?

孩子一定要每天刷牙,勤漱口。吃完甜食之后,一定要及时漱口。

强调一下,孩子牙齿掉落的当天晚上,可以不用刷牙,清水漱口即可。

七岁以下的孩子,临睡前的那次刷牙,建议由家长代劳。越是难刷到的牙齿,越要用心,尤其是上排牙和里面的牙齿。这些平时比较难清洁的地方,最容易引发龋齿。

4、换牙期间孩子有了蛀牙,要治疗吗?

有些家长可能会觉得,“反正乳牙最后都是会换掉的,都会长新牙出来,坏了就坏了吧,不用治”。

如果你有这种想法,那就大错特错了。

孩子有了蛀牙一定要及时治疗。牙齿的任何病变,除了会影响外露的牙表面之外,更会影响牙龈、牙床、牙冠,“牵一发而动全身”。

比如龋齿,就很可能会引发根尖病,继而影响恒牙的生长萌出。所以,有了牙病,一定要尽早就医,早检查,早治疗,早安心。

为人父母,真的是一生的修行,孩子的大事小情,大到入学、教育,小到换一颗牙,哪一件不得操心?

是责任,是义务,也是幸福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