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上有小红点,别不当回事!超强图解,教你识别 11 种疹子

文 / 丁香妈妈
2022-01-19 13:17

「长疹子」,可以说是宝宝最常见的皮肤问题,没有之一。

育儿群里时不时就有妈妈在求助:

而对于普通家长来说,处理宝宝疹子也是一个比处理感冒发烧还要难的事情。

毕竟,每一种疹子都有它自己的想(特)法(点)——有红的有白的,有的小红点有的小水疱,有痒的有不痒的,有长脸上的有长身上的,有发烧后长的有不知道怎么回事就长了的,总之就是——

形态多样

复杂难辨

今天,我们就把丁香妈妈 App 的「孕育百科」工具中,大家搜索最多的 11 种疹子整理出来,全面、深入地讲讲它们的判断 + 护理方法,干货满满,建议收藏!

  1. 湿疹

  2. 痱子(热疹)

  3. 手足口

  4. 荨麻疹

  5. 幼儿急疹

  6. 水痘

  7. 风疹

  8. 猩红热

  9. 川崎病

  10. 玫瑰糠疹

  11. EB 病毒感染

湿疹

常见部位

判断方法

典型的湿疹大多最先出现在双颊,表现为圆形、淡红色的环形皮疹,可能伴有脱屑。还有的湿疹出现于耳后、头皮、四肢及腹部等。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家长如何做

最重要的是保湿,用婴儿保湿乳膏或软膏多次涂抹在宝宝皮肤上,尤其在洗澡后立即涂抹有助于缓解症状。

避免直接接触可能刺激皮肤的物质,查找并回避过敏原。注意清洁,保持居住环境通风舒适,适当减少衣物,避免宝宝抓挠。

在皮疹红肿、渗出严重时,建议及时就医,可以遵医嘱进行渗出皮损局部的湿敷、使用小剂量的弱效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如地奈德软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对缓解瘙痒和红肿很有效果。

痱子(热疹)

常见部位

容易出现在闷热、出汗多的地方,如脖子、腋下、腹股沟、屁屁、后背。

判断方法

痱子又分为晶痱、红痱和脓痱。晶痱,是透明的小水泡;红痱,是红色的小疙瘩,毛囊周围有发炎;脓痱,就是红痱上面有脓头,这种是感染了的痱子。

典型晶痱 ↓

图片来源:James Andrews' Disease of the skin 11e

家长如何做

首先要保持环境凉爽,空调温度可以调到 24~26℃ 左右,及时调整宝宝衣物,选择透气、轻薄的,保持宝宝皮肤清洁,不要在气温很高的时候出门。

痒的部位可以使用低浓度的激素类软膏,包括口服止痒药物在内,都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果已经合并细菌感染了,还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软膏。

如果皮疹量很多,家长护理后仍然没有缓解,瘙痒严重有抓破和感染,建议就诊。

手足口

常见部位

主要是遍及手心脚心、肛周、口周,四肢躯干也可能会有,但是不会很密集。

判断方法

手足口的皮疹看起来是小红点,有的皮疹类似水疱,不痒,偶尔有的宝宝会有疼痛,随着皮疹消退,不留疤痕。

图片来源:[14]

家长如何做

通常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也没有特异性抗病毒药物,多数孩子在 1 周后自行恢复。

手足口有传染性,建议家长把宝宝与其他健康的儿童隔离开,并把曾经接触到的玩具、餐具等注意消毒。

为了尽快退烧,同时缓解宝宝喉咙的不舒服,可以使用首选对乙酰氨基酚口服退烧。注意补充液体,避免脱水。不要吃过热、质地粗糙及刺激性的食物,避免刺激喉咙。

如果宝宝高烧很难控制,一直无精打采,或者肢体运动有异常、尿很少等症状,都要及时就诊。

荨麻疹(风团)

常见部位

通常全身都会有。

判断方法

如果宝宝身上长了一些大小不一的疙瘩,突出皮肤表面,有的像蚊子叮的包,有的像白色的米粒,痒痒的不舒服,多考虑荨麻疹。

常见的原因有过敏、病毒、细菌及寄生虫感染,以及蚊虫的叮咬等。

图片来源:[8]

家长如何做

少部分患儿荨麻疹确实和过敏相关,明确相关过敏原的话,日常注意回避过敏原,如食物(如花生、小麦、牛奶、鸡蛋等)、药物、花粉、螨虫等。

选择轻薄透气的衣物,减少皮肤刺激,尽量不要让宝宝抓挠,避免继发感染。

如果瘙痒严重还可以涂炉甘石洗剂或者氧化锌搽剂,以及遵医嘱服用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

如果伴有发热、呼吸困难、憋气、腹痛、精神不好及尿少等症状,都要及时就诊。

幼儿急疹

常见部位

颈部、躯干和四肢。

判断方法

如果宝宝突然发烧了,吃过退烧药精神很好,和平时基本没有太大的区别,三天后热退疹出,多考虑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是一种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病,多见于 7~13 月龄的宝宝。通常发热 3~5 天后,从颈部开始出现红疹,之后遍及面部躯干及四肢。

图片来源:专家提供

家长如何做

一般不需要特殊抗病毒药物治疗,幼儿急疹多数在 1~2 日可自行消退。期间只要给宝宝控制高烧,不要捂热,注意补充液体,避免脱水即可。

如果宝宝精神状态不好,尿量很少,出现皮疹,但是高烧仍然不退,或者宝宝发生惊厥等症状,都要及时就诊。

水痘

常见部位

通常躯干部位皮疹会较多,面部及四肢皮疹较少。

判断方法

典型的水痘是先发热,然后出现皮疹。皮疹开始为红点,在之后的 48~72 小时内发展为丘疹、疱疹,继而颜色变得灰暗并结痂。经过这几个阶段,皮疹才会彻底消失。

同时身上有新鲜的皮疹不断出现,可以看到多处皮疹处于不同的阶段。

皮疹很痒,常常会想抓痒,如果抓破可能会留疤痕。

家长如何做

多数可以在 10 天左右自愈,护理的重点就是注意隔离,防止抓挠,可用药物控制高烧(首选对乙酰氨基酚),注意补充液体。

皮疹没有破溃的部位,可以涂炉甘石洗剂止痒,如果已经破了,可以涂抗生素软膏,比如红霉素软膏等保护皮肤,避免合并细菌感染。

如果高热很难控制,宝宝精神状态不好,或者有其他不适,都建议及时就诊。

风疹

常见部位

脸上和躯干较多。

判断方法

宝宝多会低烧,大多在 37.8~38.3°C 之间,然后脸上出现粉红色疹子,之后会迅速扩展到躯干,大约 3 天后消失,伴有耳后和颈部淋巴结肿大。也有的宝宝会持续到 8 天后才完全消失。

家长如何做

最好的预防是接种麻风疫苗,给予宝宝免疫保护。

风疹有传染性,需要隔离。家长需要给宝宝控制高热(用药首选对乙酰氨基酚),多补充液体,一般不需要抗生素治疗,也不需要针对性的抗病毒治疗,多会自愈。

如果出现高热难以控制、眼睛刺痛、精神萎靡等,或者家长不确定宝宝的状态是否平稳,都需要及时就诊。

猩红热

常见部位

躯干和四肢多见。

判断方法

猩红热皮疹的特点是躯干和四肢出现晒伤似的疹子,嘴巴周围出现像胡子似的灰白色,被称为「苍白圈」

一般 5 天左右疹子会消失,皮疹会脱屑,有的孩子指趾端会出现脱皮。

同时可能出现发热、咽痛、扁桃体发炎,在扁桃体上可能渗出脓性物,特征性的「草莓舌」,可能伴随头痛、恶心、呕吐的情况。

家长如何做

注意隔离。家长需要给宝宝控制高热,可以用布洛芬(美林)或者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这类药物也可以缓解喉咙痛。

给宝宝多补充液体,避免脱水,避免吃大块粗糙的食物刺激喉咙。

如果发现宝宝出现皮疹有这些特征,或者高热伴咽痛很明显,进食困难,都建议及时就诊。

川崎病

常见部位

全身都可出现红色皮疹。

判断方法

通常伴随持续高热 39~40°C ,在发热 2~3 天后,出现皮疹。皮疹形态多样,常见为红色斑疹、弥漫性红斑或者猩红热样皮疹,没有水疱和结痂。

还会出现手足硬肿,在后期皮疹消退后,指趾端会出现膜状脱皮。

还会有特殊的结膜红肿、口唇皲裂、舌头肿胀、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等。

家长如何做

一旦发现以上类似症状,都建议及时就诊,尽早治疗。

玫瑰糠疹

常见部位

母斑通常出现在躯干部位,子斑通常出现在躯干和四肢近端(比如大腿、上臂)。

判断方法

很多病例,发疹前会出现「前驱斑」或「母斑」。母斑通常出现在躯干部位,表现为单个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的淡红色鳞屑性斑片。

在母斑出现数日或 1~2 周后,躯干和四肢近端(比如大腿、上臂)会出现跟母斑类似的小一些的椭圆形皮损,称为「子斑」,特征表现是皮疹分布沿皮纹分布。

主要发生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及年轻成人,少数患儿发病前可出现头痛、咽炎或其他不适症状。

图片来源:专家提供

家长如何做

玫瑰糠疹是一种急性、自限性皮肤病,即多数瘙痒症状不明显的话是不需要治疗的,不必过度担心,皮疹可能经历 2~3 个月后逐渐消退。

EB 病毒感染

常见部位

全身都可能会有。

判断方法

10%~15% 的宝宝发热第 4 日出皮疹,疹型表现为麻疹或者猩红热样皮疹,从躯干到四肢、从颈部到面部的离心性发疹,容易伴高热、淋巴结肿大。

家长如何做

对于感染传单的孩子,在有发热、咽痛或身体疼痛的症状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来缓解症状。

患病期间最重要的就是要给孩子多喝水,且注意充分休息,等待自愈。

传单病人常伴有脾肿大,自发或外伤性脾破裂最有可能发生在发病后 2~21 天内,所以医生一般都会建议至少 3~4 周内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尤其是身体接触性的运动。

饮食方面,可以照常饮食。如果孩子胃口差,则推荐少食多餐。

宝宝疹子是一个非常庞大且复杂的话题,除了以上这些常见的,还有麻疹、虫咬皮炎、脓疱病、传染性软疣、体癣、多形红斑、中毒性红斑、日光过敏等相对不怎么常见的疾病。

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可以下载丁香妈妈 App,进入「孕育百科」搜索关键词进行查看。

还有宝宝日常护理、辅食喂养、疫苗接种、营养补充、生长发育等话题,都可以在孕育百科上找到答案。

鸣谢:卓正医疗皮肤科主治医师,医美主诊医师余佳医生亦对本文有贡献。

[1] van Zuuren EJ, Fedorowicz Z, Christensen R, et al. Emollients and moisturisers for eczema.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7; 2:CD012119.

[2] Ellis C, Luger T, Abeck D, et al.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Conference on Atopic Dermatitis II (ICCAD II): clinical update and current treatment strategies. Br J Dermatol 2003; 148 Suppl 63:3.

[3] Al-Hilo MM, Al-Saedy SJ, Alwan AI. Atypical presentation of miliaria in Iraqi patients attending Al-Kindy Teaching Hospital in Baghdad: A clinical descriptive study. Am J Dermatol Venereol 2012; 1:41.

[4] LUBOWE II, PERLMAN HH. Periporitis staphylogenes and other complications of miliaria in infants and children. AMA Arch Derm Syphilol 1954; 69:543.

[5] Al-Hilo MM, Al-Saedy SJ, Alwan AI. Atypical presentation of miliaria in Iraqi patients attending Al-Kindy Teaching Hospital in Baghdad: A clinical descriptive study. Am J Dermatol Venereol 2012; 1:41.

[6] LUBOWE II, PERLMAN HH. Periporitis staphylogenes and other complications of miliaria in infants and children. AMA Arch Derm Syphilol 1954; 69:543.

[7] ALSOP J, FLEWETT TH, FOSTER JR. "Hand-foot-and-mouth disease" in Birmingham in 1959. Br Med J 1960; 2:1708.

[8] ROBINSON CR, DOANE FW, RHODES AJ. Report of an outbreak of febrile illness with pharyngeal lesions and exanthem: Toronto, summer 1957; isolation of group A Coxsackie virus. Can Med Assoc J 1958; 79:615.

[9] Kaplan AP. Urticaria and angioedema. In: Middleton's Allerg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7th, Adkinson NF, Bochner BS, Busse WW, Holgate ST, Lemanske RF, Simons FER (Eds), Mosby, St Louis, MO 2009. Vol 2, p.1063.

[10] Zuberbier T, Asero R, Bindslev-Jensen C, et al. EAACI/GA(2)LEN/EDF/WAO guideline: management of urticaria. Allergy 2009; 64:1427.

[11] JURETIC M. Exanthema subitum a review of 243 cases. Helv Paediatr Acta 1963; 18:80. [12] Clemens HH. Exanthem subitum (roseola infantum): report of 80 cases. J Pediatr 1945; 26:66.

[13] Jenista JA. Human herpesvirus-6 and human herpesvirus-7 infections. In: Textbook of Pediatric Care, McInerny TK (Ed),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Elk Grove Village, IL 2009.

[14] Straus SE, Ostrove JM, Inchauspé G, et al. NIH conference. Varicella-zoster virus infections. Biology, natural history,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Ann Intern Med 1988; 108:221. [15] Heininger U, Seward JF. Varicella. Lancet 2006; 368:1365.

[16]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Varicella-zoster virus infections. In: Red Book: 2018 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n Infectious Diseases, 31st ed, Kimberlin DW, Brady MT, Jackson MA, Long SS (Eds),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Itasca, IL 2018. p.869.

[17] Best JM, Icenogle JP, Brown DWG. Rubella. In: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of Clinical Virology, 6th Ed, Zuckerman AJ, Banatvala JE, Schoub BD, et al (Eds), John Wiley & Sons, Ltd, West Sussex, UK 2009. p.561.

[18] Cherry J, Baker A.. Rubella virus.. In: Feigin and Cherry's Textbook of 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s, 8th ed., Cherry JD, Harrison GJ, Kaplan SL (Eds), Elsevier, Philadelphia 2019. p.1601.

[19]https://www.uptodate.cn/contents/zh-Hans/rubella?search=%E9%A3%8E%E7%96%B9&source=search_result&selectedTitle=1~150&usage_type=default&display_rank=1

[20] Cherry J, Baker A.. Rubella virus.. In: Feigin and Cherry's Textbook of 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s, 8th ed., Cherry JD, Harrison GJ, Kaplan SL (Eds), Elsevier, Philadelphia 2019. p.1601.

[21]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Rubella. In: Red Book: 2018 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n Infectious Diseases, 31st ed, Kimberlin DW, Brady MT, Jackson MA, Long SS (Eds),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Itasca, IL 2018. p.705.

[22] Shulman ST, Bisno AL, Clegg HW, et a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group A streptococcal pharyngitis: 2012 update by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Clin Infect Dis 2012; 55:e86.

[23] Powers GF, Boivert PL. Age as a factor in Streptococcosis. J Pediatr 1944; 25:481.

[24] Shulman ST, Bisno AL, Clegg HW, et a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group A streptococcal pharyngitis: 2012 update by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Clin Infect Dis 2012; 55:1279.

[25] Morens DM, Anderson LJ, Hurwitz ES. National surveillance of Kawasaki disease. Pediatrics 1980; 65:21.

[26] Baker AL, Lu M, Minich LL, et al. Associated symptoms in the ten days before diagnosis of Kawasaki disease. J Pediatr 2009; 154:592.

[27]马琳.儿童皮肤病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28]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treatment of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uptodate.

内容合作专家 徐莹

和睦家儿科主治医师

内容合作专家 郑冰洁

上海市儿童医院皮肤科医师

审核专家 陈奇权

皮肤性病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