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给家长的3个建议
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
● 有的家长会认为这个“诊断”可能是暂时的,孩子现在还小,长大后会变得更好。
殊不知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想法,孩子们的状况才没有得到重视。
● 有的家长得知自己的孩子是特殊儿童时,不是震惊、难过,就是自责,觉得一定是自己做错了什么,才会让自己的孩子变成这样,将自己淹没在无助及罪恶感中。
事实上,虽然目前自闭症的成因仍然不明,但绝对不是上天的惩罚,也与孩子出生后父母亲不够关心,照顾时间太少有关,更不需要去怪罪夫妻彼此,认为是谁家的遗传所造成。
当下更重要的是,如何合力帮助孩子,如何去面对孩子的教养问题。以下建议我们不妨简单尝试下:
1
跳出对自闭症的僵化认知
作为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得了自闭症之后伤心和悲痛是难免的,但在悲痛之后则要及时走出阴霾,勇敢的面对现实。没有人一开始就懂得如何去应对这一切,面对一个名为“自闭症”的坎,我们要一起跨过去。
首先,我们可以做的就是承认现在所体验到的压力和现状。把它当成是生命的一种多样性,甚至是上天独特的恩赐。
同时,需要了解这个症状,但也不能局限于我们现在科学的理解。有些方面,我们目前的认知太固化了,就僵化了。
2
发现自己孩子的特点
孩子是独一无二的,你没法用现成的概念来局限他,而是自己创造一种新的观念,新的视角。
观察自己的孩子,了解他的独特性。
同时我们需要理性地给孩子制定一个康复计划,这样才能针对孩子的核心缺失重点训练。
这个计划可以分为短、中、长期,这样既有利于自己保持信心,又能做到临而不乱,保持训练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3
生活中多尝试和孩子互动
自闭症孩子比较欠缺忍受挫折的能力,因此教一项新的技能,要先找到他会的部分,先让他有成就感,再一步一步教。
对于改善自闭症孩子的刻板行为,尽量帮他找到他感兴趣的事物活动,多用其他的活动或玩具来吸引他的注意力,不要让他无所事事,以免他觉得太无聊,一直重复同样动作。
另外,让这些重复的动作加以意义化,也是改善刻板化行为的方法之一。
例如:如果孩子喜欢转东西,你可以教他玩陀螺;如果孩子喜欢摇晃身体,你可以放音乐,让他用不同的方式随着音乐摇摆身体。
孩子如果伴随沟通方面的障碍,遇到挫折或不顺心的事时,容易以哭闹的方式或是自我伤害的方式表达,因此平时应多观察他喜欢的事物藉以转移注意力,更重要的是要协助他用任何方式表达,找出哭闹的原因,了解他的情绪。
孩子通常不太喜欢与人主动接触,因此利用各种机会让他和家中兄弟姐妹或是其他邻居孩子多接触及互动是很重要的,可以找一些他有兴趣的活动或游戏来吸引他,增加他与其他人的互动。
孩子患上了自闭症,最难过的莫过于家长。
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家长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家长的期望、要求、教育方法、教育心态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家长的教育心态如何其实就决定着我们孩子今后的发展方向。希望我们的家长都能加油,一直保持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