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自闭症孩子,为什么孩子的康复效果大不同?

文 / 华菁谈育儿
2021-11-22 18:13

能力差不多的两个自闭症孩子被送到了同一家自闭症康复机构,而且也由同一个治疗师负责,但是半年之后,两个孩子的功能恢复情况相差很大,这是什么原因呢?

自闭症孩子的早期康复训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是否能在以后很好的融入社会,所以找到好的康复机构(康复医院、医院康复科等)就成了每个家长的心愿。然而一些家长由于工作等原因,往往在找到机构之后就感觉万事大吉了。把孩子完全交由机构训练,忽视了家庭训练。却不知如果只有机构训练,很难达到足够的训练时间,孩子也难以完全学会医师、治疗师教授的内容。

为什么说仅凭机构的康复训练是不够的,一定要在机构之外进行家庭训练呢?

虽然机构里有专业的康复治疗师、系统的教学体系,甚至还有其他小朋友的互动。但是,家庭训练的很多优势是机构训练完全无法取代的,而且自闭症康复的核心就是家庭康复训练。

01、随时展开并坚持康复训练

相比于在康复机构和学校待的时间,孩子在家的时间要更多,与父母的接触时间也应该是最长的。家长可以有充足的时间,甚至随时随地来对孩子进行一些简易有效的训练,比如模仿练习。

自闭症孩子能力偏弱,只有长时间高密度的训练才能让他们熟练地掌握好在机构所学的各种技巧。在孩子诊断初期,凭着一种救子的本能,也许孩子的所有家人都能积极投入教育训练。可是后来,一年或者几年才能教会一样生活技能,对孩子的教育又变成了失望。

一些家长抱着快速康复的心态进行康复训练,误以为只要自闭症儿童进入专业训练机构,经过一两年的突击训练就能大功告成。实际上,自闭症的康复训练是一种“持久战”,不可能“速胜”。由于家长没有把握住自闭症康复的长期性规律,更没有长期训练的准备,致使自己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变成了“康复训练无用论”。于是有的孩子还不满10岁,家长就放弃了康复训练。

02、家长才是孩子最好的“康复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也是孩子最亲近的人,通过父母对孩子进行康复训练,容易让孩子产生信赖、亲近的心理,训练起来也会轻松有效。

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虽然在康复机构内合适的康复训练是最有效的,但是陪伴孩子时间最长的依然是父母,所以爱学习的父母是孩子康复的更大保障。父母掌握了最基础的康复训练就可以在家庭环境中时时刻刻地和孩子进行泛化,将康复训练融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无疑是帮助最大的。

03、保持孩子的天性发展与成长

这里指的是顺应自然的康复方法,探索每个自闭儿童基于评估的个性化教育,根据不同自闭儿的实际需要,开展教育与医学评估,明确个体发展目标,即放手让孩子在自然环境中成长,不干涉、不干扰、不打断,从中发现孩子的天性加以引导,让孩子保留纯真与直觉力,从而真正融会贯通。

04、多给孩子爱的陪伴

自闭症是贯穿终生的精神障碍疾病,持之以恒的康复教育对提升孩子的能力和生活质量非常重要。理论和实践证明,家长的观念、态度和对相关技能的掌握,对自闭症人士的康复和发展至关重要。

家是避风港,是吃饭、睡觉的主要场所,对家感到依恋是人的天性。自闭症孩子同样如此,家庭中的壁纸、桌椅、厨房、卧室等都是孩子熟悉的物品和场所,在熟悉的环境下孩子的情绪更稳定,更易于家庭训练。

对于孩子的康复,家长的陪伴尤其是爱的陪伴更是少不了。一个其乐融融和团结温馨的家庭对孩子的康复效果以及在家庭自然融合的训练也是至关重要的。

最后要提醒的是,自闭症的干预和康复需要机构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家长和康复师形成良好的互动,让家长知道孩子在康复机构的表现,让康复师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通过两边的沟通,这样才能制定一个最合适孩子训练的方式,以便取得最好的训练效果。

对于自闭症孩子康复的效果,选择好的康复机构是基础,家长们持之以恒的家庭康复训练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