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多动症——老师眼中的“问题”小孩儿!

文 / 北京军颐中医医院
2021-09-18 18:10

在没有孩子之前,

我曾对当妈的生活有过一万种美好的想象。

后来孩子出生了,

我发誓会永远爱她、保护她,只希望她能健健康康地长大。

她给我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也带来了数不清的流泪、无助、抓狂、不知所措、崩溃的时刻。

我终于明白,当妈不是一种体验,而是每天一种新体验——

没有一次自己安安静静地好好吃饭;

早上起床也总是怎么叫也叫不醒,自理能力差,整理书包也会丢三落四;

上课无法专心听讲,不是东张西望,就是小动作不断,撕纸、抠橡皮,甚至离开座位游走,有时还常静静托腮,神游八方;

晚上回家做作业边做边玩,经常拖拉到晚上11点,还错漏百出;

小小年纪,变得入睡困难,睡眠质量差;

……

前段时间,暑假已经结束,我家这位“小神兽”也终于“回笼了”,作为老母亲怀着激动的心将她送到学校,期盼着久违的宁静时刻。

但,没过几天就收到了老师的反馈:“上课不专心”“在座位上坐不住”“打扰其他小朋友”的老毛病又犯了,担心孩子是“多动症”,建议还是带她到医院检查一下。

——雨桐妈妈

有人说,这是老师为方便管教,夸大孩子的活泼、好动,甩锅给家长。

你觉得呢?

01、什么才是多动症

多动症,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

有相关统计显示,我国有6.8%的儿童符合ADHD的诊断,这也意味着,我国每14个儿童中,就会有1个患有ADHD,甚至有2/3的患儿会将这一疾病带入成年。

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

1、注意缺陷

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明显注意集中困难和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是本症的核心症状。

患者容易因外界刺激而分心,不能注意到细节,不愿意从事需要较长时间持续集中精力的任务,容易丢三落四,经常遗失玩具、学习用具,忘记日常的活动安排,甚至忘记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

2、活动过多

表现不安宁,手足小动作多,不能安静坐着,在教室或其他要求安静的场合擅自离开座位,难以从事安静的活动或游戏,一天忙个不停。

3、行为冲动

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快速地做出行为反应。表现冲动,做事不顾及后果,在别人讲话时插嘴或打断别人的谈话。

02、多动症的影响有多大

我们之所以要重视ADHD,是因为ADHD会对孩子的学习、亲子关系、就业、家庭、社会生活等多方面会产生广泛而不利的影响。

ADHD常引起学习困难、学习成绩低下、自尊心受挫,影响升学和就业。

ADHD的孩子很难教育和管理,父母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可能仍无改善,造成亲子关系紧张。

成年后可能因为受教育年限短、学历低,不能从事理想的职业,社会经济水平低。由于工作表现差,容易被解雇或更频繁地换工作。

学历和工作的问题会进一步影响择偶、婚姻和家庭关系。ADHD还可导致患者出现酗酒、反社会行为、物质滥用甚至犯罪行为。

03、多动症并非不可治疗

1、药物治疗

提到药物,家长们免不了有很多担心和疑问,特别是精神类药物,大众对其有很多的误解,对于用药有很大的心理负担,好像药物都像“洪水猛兽”。

其实,ADHD的治疗指南推荐,对于符合ADHD诊断标准的学龄期儿童(≥6岁)及青少年,单纯的药物治疗或药物联合行为/心理干预是一线治疗选择。

如何理解这个“一线治疗”?

我经常给家长打一个比喻:ADHD的治疗就像是盖楼房的过程,药物治疗就是在打地基,要想盖好这栋楼房,地基首先要打好,在此基础上的行为/心理治疗就像是砌墙、装修等。

ADHD的治疗药物分为两大类:中枢兴奋剂和非中枢兴奋剂。

开始药物治疗之前,医生会采集孩子既往的详细病史,进行相关的化验检查,记录基线身高、体重等,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药物;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也会定期监测可能出现的一些药物不良反应。

对于家长们的担心,医生们能够理解,药物的使用确实有可能带来一些副反应,但大部分的孩子都是一些轻微的、能够耐受的副反应,如食欲不振、睡眠改变等,常在服药初期的时候或较高剂量时出现,一般能通过调整服药剂量或时间、调整饮食生活习惯得到缓解。

2、非药物治疗

主要为针对ADHD的行为治疗。用于ADHD儿童的行为干预技术包括:正性强化、暂时隔离法、反应代价法(出现不当行为或问题行为时撤回奖励或特权),以及代币行为矫正法(一种结合正性强化和反应代价的方法)。

ADHD儿童在家庭中可能会出现拖延任务、过度活动、冲动等行为,因而容易产生亲子冲突。如果父母懂得行为治疗的原则并能够始终如一地使用该方法,可以增强父母的育儿技能,改善亲子关系。

行为干预小贴士

• 坚持遵守每日计划表;

• 将分散注意力的事物保持在最少(比如:孩子需要专注做事的时候家长切不可来端茶送水、嘘寒问暖);

• 为儿童提供特定且合理的地方放置作业、玩具和衣服(进行功能分区,如学习区、游戏区);

• 设定可达成的小目标(比如:15分钟内写完语文作业);

• 奖励正性行为(如用“代币制”,在规定时间完成了指定任务可以获得笑脸小贴画一枚,一周集齐7枚可获得几种奖励之一);

• 使用图表和清单帮助儿童保持“专注于任务”(做完一件事在清单上打钩);

• 寻找儿童可以成功完成的活动(如爱好、体育运动);

• 采用平静的训导方式(如暂时隔离、转移注意力、让儿童离开所处环境,要求家长保持一致的原则和冷静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