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十岁女孩出现斑秃?医生:是她自己拔的
还有不到48小时,杭州的晓晓(化名)就要进入小学二年级了。最喜欢扎羊角辫的她,在最近半年,不但拒绝“羊角辫”,甚至排斥扎头发。询问得知,原来是不想让同学们看到她头上指甲干大小的“斑秃”!
接诊的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钟剑波医生,通过毛发镜观察发现,晓晓(化名)的头皮也好、毛囊也好,并没有出现病理性改变,头发能看到被拉扯的痕迹,而且都是齐根断的。我们就高度怀疑:是人为拉扯导致的头发断裂,临床上叫“拔毛癖”。
红色箭头:可以看到毛发,被认为拉断的膨大短端。
蓝色框 :毛发粗细不均,说明症状已持续一段时间。
色素沉着,和患儿自己反复刺激摩擦头皮有关。
钟剑波医生介绍说:拔头发的行为,一般发生得很隐蔽。患者一般是不自知的。在不自知的潜意识下,要把它(头发)拔干净。跟晓晓(化名)母亲沟通中发现,妈妈比较严厉,经常会指责孩子哪里不好、哪里不对!
就诊时,晓晓(化名)说暑假作业还没完成,妈妈就在一旁数落起来,“平时不努力、不用心做,暑假结束了,你知道来不及啦?你活该!看老师不找你麻烦的!?”钟医生分析说:其实妈妈本身很焦虑,把这份焦虑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我之前门诊还碰到过半个头皮被拔光的,甚至有患者拔自己的眉毛,这些都是严重的情绪问题导致的。”
母亲的过度关心,往往会把焦虑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
如果不闻不问,孩子也会出现异样表现。
大帅(化名)读小学三年级,从来不用剪指甲,指甲也不会长长。最近家人发现,大帅(化名)的大拇指凹进去一块,来到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就诊后,发现问题了... ...
皮肤科钟剑波医生介绍说:一般人手指甲的边缘是平整且平滑的,但患者的指甲比别人短,远端像狗啃过一样地不平整。通过皮肤镜一照,指甲与边缘不平整,有裂开的、有脆开的,还伴有皮下出血。这些痕迹都是人为导致的,且是反反复复损伤后的结果。
医生猜测,生活中,大帅(化名)常常会不自觉地啃自己手指甲。那块凹下去的部分,正是被他自己啃短的。和“拔毛癖”一样,这些属于心理疾病的外在反应。因为大帅(化名)的父亲太忙,平时基本见不到面,见了面要么就骂一顿,成绩不好还会打一顿,孩子的生活细节甚少关心。其实,有效的陪伴更重要!
家长平常需多关心孩子,发现孩子有异常行为和习惯应及时就医。对于“拔毛癖”和咬指甲该怎么处理呢?
1.保护可能被伤害的皮肤和头发,比如戴上帽子和手套;
2.帮助患者对拔毛和咬指甲等行为进行记录,记录下存在激化上述行为的场景,并记录下患者的感受和压力水平;
3.发生上述行为时,及时转移注意力,采用一种健康的方式替代不良行为。
4.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进行放松训练,学会处理焦虑的情绪;
5.适当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干预。
图片由钟剑波医生提供并版权所有
通讯员:王文婷
记者: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