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症”探秘(1)——光怪陆离的恐惧症

文 / 蒙多奇科学养育
2021-03-31 01:05

恐惧,成形于千百万年的进化之中,曾是保证我们那些密被长毛的远祖生存、繁殖,并终于足迹遍布全球的法宝。

正因为能将恐惧的体验固化在大脑之中,成为牢不可破的记忆,我们的祖先才能“吃一堑、长一智”,面对猛虎长蛇闻风而逃,对有毒的果子敬而远之,并且永远不再重复小时候不知天高地厚的危险游戏。

可是,像这世界上几乎所有事物一样,有着如此重要作用的恐惧记忆,一旦越过边界,对个体来说,却会成为一场灾难。

“恐惧症”便是如此!

一、光怪陆离的恐惧症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人胆大包天,有人胆小如鼠。其实,对某些恐惧症患者来说,他们的胆量比“鼠胆”还小。

君若不信,请看医学界报道的几个病例:

浙江某地一名中学生患有“血液恐惧症”,其患病程度之严重,到了不能看见血液。就连听到诸如“血液、流血、手术、把它切掉”这样的词语,也会眨眼间昏厥过去。

北京某企业一女士,对蛇的恐惧简直无法抗拒。电视里面有关蛇的画面、书刊里面有关蛇的图片,都会把她吓哭。他经常在恶梦中惊醒,梦见自己坐在酒吧或看台体育场内,突然看见一条蛇正向他滑行而来。

最古怪的是上海的王女士,她患有“电子恐惧症”,每当接近电器设备或电灯开关都心惊肉跳。不得已,往往想出其它消极解决方法来减小那些不可避免的“灾难”。开电冰箱门时,她穿上橡胶绝缘鞋;灯管爆裂,她忍受黑暗,等待别人替她更换。夜晚游泳更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惟恐水下光会使其触电死亡。

安徽某大学的一位小伙子,1.8米的个子,英俊魁梧。按理说,这么一位棒小伙,应潇洒倜傥才是。可他患有社交恐惧症,总是低垂着头,满脸怯羞,不敢看人。让他去找个人,办点什么事,好像要他的命一样,紧张得不得了。即使勉强去了,却是满脸通红,坐立不安,慌乱不已,话都讲不清。

28岁的男青年小马,好几次被医生诊断为抑郁症、酗酒和精神分裂症。实际上他患上的是社交恐惧症。情况是在小马青春期的时候开始恶化的。在初三的一天,小马在学校餐厅正端起一杯水要喝的时候,他的身体开始很不寻常地颤抖起来。他觉得自己是有点疲劳和紧张。然而第二天,在用餐的时候,他又开始颤抖。第三天,同样的事情在他从一个同学手里接过餐盘的时候又发生了。小马感觉到他的同学注意到了他的颤抖,并有些发愣地看着他,但是并没有对他说什么。小马从此再也不在餐厅用餐了,因为他觉得别人都很在意他身体的颤抖。

渐渐地,小马在课堂上也开始觉得难受,他害怕自己在回答问题时又浑身颤抖;他尤其畏惧化学课,因为在课上他有时候需要在邻座同学的注视下,更糟糕的是在老师的注视下,将液体从一支试管倒进另一支;在校车上,他也觉得非常不自在,总觉得周围的人都在看着他。于是从此,无论刮风下雨,他都坚持自己骑单车上学。

这种恐惧后来变得越来越广泛,小马开始愈发频繁地自我封闭和逃避现实。他在很艰难的情况下通过了高考。在笔试的时候,他受不了监考老师可能在他答题时看着他写,于是,他只在监考人员在考场闲晃,或者背过身时才填写答案。

后来,虽然考上了大学,但他不得不放弃大学学业。因为他受不了挤满人的阶梯教室,他必须得最早一批到达教室,保证在角落或者后排找到座位,但在这些位置他无论如何都没法记下一丁点笔迹。

小马也没有找到工作,因为没有办法参加工作面试,这会导致他很可怕的颤抖(至少对他来说是很可怕的)。

小马的这个案例,就是社交恐惧症的一个真实情况。

恐惧症(Phobia)又叫“恐怖症”。

恐惧症是一种精神官能症,特征为发病者对某些事物或情境会产生莫名的恐惧。纵使当事者明知不会受到伤害,也无法控制恐惧的情绪。各类恐惧症都有向慢性发展的趋势。

如:动物、广场、闭室、登高或社交活动等。

患者明知其恐怖反应不合理,却难以自我控制而反复出现。

恐惧症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但以发生于幼儿期、青少年时期和成年早期为多,且女性多于男性。恐惧症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恐惧症的类型特别多也特别杂,典型的恐惧症有以下几种:

社交恐惧一直在心理学界被认为是最具毁灭性的恐惧,因为它会严重伤害到人类这种孟德斯鸠口中的“社会动物”。这种恐惧能夺走对我们来说,最珍贵、最不可或缺的东西,那就是人际关系的食粮,而这种食粮对我们的生存来说,与物质食粮同等重要。

“社交恐惧症”多见于青春期,主要恐怖对象是社交场合和与人接触。

如怕出现在公共场合时大家注视自己,害怕当众出丑使自己处于窘迫或难堪的的状况,甚至害怕当众讲话、表演、进食或如厕,怕见人脸红被别人看见,不敢与人对视。许多一般人能够轻而易举办到的事,社交恐惧症患者却望而生畏。

患者可能会认为自己是个乏味的人,并不认为别人也会那样想。于是患者就会变得过于敏感,更不愿意打搅别人。而这样做,会使得患者感到更加焦虑和抑郁,从而使得社交恐怖的症状进一步恶化。

有些患病者,麻烦在于画地为牢、自我幽闭,来适应自己的症状。他们(和他们的家人)不得不错过许多有意义的活动。他们不能去逛商场买东西,不能建立正常的两性关系,不能带孩子去公园玩,甚至为了避免和人打交道,他们不得不放弃很好的工作机会。社交恐惧症会侵害生活中愈来愈多的领域,正关闭愈来愈多的大门。随着众多患病者日益孤独,他们日益无望,更加剧了如抑郁症和酒精中毒等情形的危险。

社交恐惧症,会严重影响到个人的生活,甚至生存。就像一位社交恐惧症患者说的:“我觉得自己是苟活于世,凡事都惧怕,凡事都失败,我为要逃避一切我本来幻想能好好享受的社交情境而感到心力交瘁。一次相遇、一个眼神、一句话都能让我焦虑。和他人在一起的时候,我感到害怕;而我独自一人的时候,又觉得绝望。社交恐惧症已把我逼到了绝路的边缘,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这便是社交恐惧症!

“学校恐惧症”

是儿童恐惧症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是发生在儿童少年时期常见的心理障碍。因其主要表现为对学校产生强烈的恐惧。拒绝上学而得名。

本症最早的表现常常是孩子每到要上学时不愿去而提出各种条件,增加上学的困难,即便说服去上学也显得很勉强或借故不去,或向父母提出种种要求以作为去学校的交换条件,并且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苛刻,以后就干脆不去学校。即使父母给予更多的保证和奖励也坚决拒绝到校。

有的儿童对学校的拒绝不仅是“到学校去”,就是提“学习”、“上学”这两个字都会十分生气而大吵、大闹,自伤或毁物,只要不提及“学习”“上学”这两个字则相安无事。有的人当时答应次日要去上学,也收拾书包文具,看来是真要上学的样子,但一到早上就又拒绝或一旦走到学校门口或接近学校就逃走,有的患儿明知若是自己不去学校会遭父母一顿打骂,也不愿踏入校门。

另一类表现为在上学日的

清晨或前一天晚上表现头痛、头晕、腹痛、恶心、呕吐,甚至腹泻等不适,以腹痛最常见,但这组症状在非上学日则不出现,周末、周日假期不出现,以上不适常检查不出其他原因,也不需特殊治疗,可自行缓解。但也有的患儿酿成胃溃疡,而长期不愈。他们不去上学,留在家看书、游戏、活动时一切正常。

本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少年儿童,但有研究报道以7岁、11岁、14岁这三个年龄阶段为好发年龄,而这三个年龄阶段恰是通常入学、升学的年龄段,不难看出,入学、升学等重大事件或环境变化无疑增加了他们的精神压力和适应困难。学校恐惧症可发生于任何智商水平的儿童,但临床研究提示,其易于发生在智力水平一般以下或高于一般者。

学校恐怖与逃学不同,逃学儿童常常是假装去上学但却在上学路上或从学校中出走,不让父母知道。学校恐惧症的儿童是父母知道患儿拒绝上学留在家中,后者常无明显情绪表露,并有其他违纪行为,学业上往往有困难又得不到父母关心,反而遭耻笑、打骂、体罚的儿童。

上课回答问题紧张,不代表是学校恐惧症

学校恐惧症儿童常伴有明显的情绪障碍。一般来说学业问题不大或品学兼优者。自幼成长顺利、家庭条件一般较好,对患儿期望过高或过份保护,其家族成员中常患有神经症性疾病者。近些年来观察到的病例往往与学业负担过重、竞争激烈、并屡遭学业失败、歧视与压力、体罚、侮辱等各种较强而持久的因素不无密切关系。

(三)选择恐惧症

选择恐惧症也称作选择困难症。

选择恐惧,显而易见是不自信和逃避责任的心理,缺乏自立意识,害怕失败。患上这种病的人面对选择时会异常艰难,无法正常做出自己满意的选择,在几个选择中必须做出决定的时候很恐慌,惊慌失措,甚至汗流浃背,最后还是无法选择,导致对于选择产生某程度上的恐惧。选择恐惧症大家普遍都有,只是并没有到触发焦虑的程度。大多数有选择恐惧症的人是因为没有办法确定自己内心最重要的需求,无法达到心理平衡。常常害怕承担抉择的后果,对自我充满怀疑,变相地逃避自己。

(四)婚姻恐惧症

婚姻恐惧症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恐婚。表现为随着婚期的临近,许多准新人会有一种莫名的恐慌,甚至产生临阵脱逃的念头。通常“症状”是烦躁、脾气比较急、爱发火,有的人会沉默寡言,不愿多说话,进而影响到工作和生活。婚姻恐惧症和考前综合征的表现形式相同。

结婚恐惧症常因源于社会舆论对婚姻生活的负面“宣传”、 以及一些媒体对各种婚姻问题剖析过多地“暴露”了婚姻的阴暗面,使有“结婚意向”的人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另一个原因则是一方对另一方某方面不是很满意,或对与对方某些缺点在成家后能否改变、自己能不能适应等心存疑虑。

连载文章,未完待续。

下期更精彩,敬请关注!

【1】奇云. 大脑中有个"恐惧中枢"[J]. 祝您健康,2005(5):50-51.

【2】奇云. "心碎"确有科学依据[J]. 世界科学, 2005 (4):31-32.

【3】奇云. 清华大学女学生铊中毒起的震慑[J]. 绿色大世界, 1996(4):39-41.

【4】奇云. 揭示精神事件的脑波编码分析法[J]. 发明与革新, 1991(9):20-21.

【5】奇云. SQUID与脑磁的研究应用[J]. 今日科技, 1993(1):8.

【6】奇云. "闹鬼"都是环境和心理作用造成的[J]. 科学与无神论2003(6):33-33.

【7】奇云. 虚拟现实——正在崛起的计算机成像新技术[J]. 发明与创新, 1993,(11):21.

【8】奇云. 虚拟现实:现代的太虚幻境[J]. 新潮电子, 1996(2):8-11.

【9】奇云.大脑中有一个“恐惧中枢”!世界科学, 2005 (2):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