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节来了,多位国之名医的健康建议,赶紧收藏!

文 / 健康时报
2021-08-20 00:20
健康时报

8月19日,迎来第四个中国医师节,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时报主办的“国之名医盛典”也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值此医师节之际,我们向400万医者致敬!

同时,我们盘点了多位荣获“国之名医”称号的医界大咖的健康提示,赶紧收藏!

陈孝平

“国之大医·特别致敬”奖获得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外科学系主任

逆转脂肪肝要“管住嘴,迈开腿”

早期脂肪肝是可以逆转的,但一旦脂肪肝发展成肝硬化,就不再可逆,并且会影响肝功能,因此一定要及时控制。

治疗脂肪肝,不要总想着通过药物,还是要“管住嘴,迈开腿”,平时注意多控制饮食,多吃点蔬菜水果,少吃点碳水化合物,适当地运动,这是预防以及治疗脂肪肝最好的办法。①

陈香美

“国之大医·特别致敬”奖获得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

解放军总医院全军肾脏病研究所所长

一般来说,肾脏病的起病比较隐匿,当肾脏的功能被破坏超过75%时,患者才会出现乏力、恶心、呕吐、腹胀、厌食、高血压、皮肤色素沉着等症状,此时再去看病,往往已经到了疾病晚期,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要留意慢性肾脏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血脂异常,以及冠心病、肺心病、心肺功能不全等,常服用止痛药、安眠药、中草药和保健品等,这些都会对肾脏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如果年龄超过40岁,且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痛风,或长期口服解热镇痛药物并伴有系统性疾病,应定期进行肾脏病检查,包括尿常规、肾功能、超声等,以便及早发现病情。①

刘力生

“国之大医·特别致敬”奖获得者、

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

心慌、气短、腿肿,或是心衰信号

心脏病或高血压患者,在过度劳累或者情绪波动以后,出现了呼吸困难、不能平躺、心悸、下肢水肿等表现,应该及早到心血管专科就诊。

如果不知道既往有没有心脏病史,突然感到喘不上气、心慌、特别疲乏、甚至脚踝、腿出现水肿,应该尽快就医,排除心衰的可能。

如果以往的心电图或心脏超声出现过异常,当时未诊断为心衰,而后来出现了气喘、呼吸困难、疲劳乏力的表现,也应该及时到医院心脏专科就诊。②

胡大一

“国之大医·特别致敬”奖获得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

三类人一定要及时关注血脂

心血管病高危因素中,血脂异常要特别警惕。三类人群应特别注重血脂监测与管理:4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合并高危因素的高血压患者,以及血脂异常但他汀药物不耐受人群。

这三类人群需通过改变生活方式与药物治疗双重手段,尽早尽快达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于2.6mmol/L(100mg/dL) 的理想目标。③

凌锋

“国之大医·特别致敬”奖获得者、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首席专家

吃头孢类药,一周内不能喝酒

如果吃了头孢类药物,在1周之内不能饮酒。同样,如果喝酒之后,在1周之内也不能吃头孢。因为两者接触会出现双硫仑反应。

头孢菌素如头孢哌酮、拉氧头孢、头孢美唑、头孢孟多、头孢甲肟、头孢替安以及甲硝唑、替硝唑、呋喃唑酮等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表现为用药后饮酒出现四肢无力、软弱、嗜睡、眩晕、幻觉、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全身潮红、虚脱、惊厥、甚至血压下降、呼吸抑制、休克等反应。

轻者可自行缓解,重者应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救治。因此患者在使用以上药物前2日应禁酒,且用药后1周要避免饮酒以及服用含有乙醇的饮料和药品。④

于中麟

“国之大医·特别致敬”奖获得者、

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养胃,要遵循饮食习惯

在老胃病的人群里,南方人吃馒头犯病,北方人吃米饭还犯病。所以说,养胃保健不能一棒子打死,要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来定。所以饮食过程中,要注意多样化。米面搭配,可以预防胃部总受一种刺激。

但不管南方还是北方人,都要少喝白酒,白酒对胃的刺激性是公认的。⑤

张金哲

“国之大医·特别致敬”奖获得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

北京儿童医院普通外科主任医师

洗澡后,给孩子做个简单体检

“难发现、易耽误”是儿童肿瘤最可怕的地方。由于临床症状和一些常见病非常相似,儿童肿瘤很容易被误诊。此时,家长就要承担起“守门人”的重责,记住一句话:“洗澡全身寻摸硬包,睡眠脐后深摸脉跳”。

在给孩子洗澡的时候,按顺序摸全身,皮肤应平软,皮下无包块,身体两侧对称,睡眠后轻轻深按肚脐,能摸到脊骨前的腹主动脉跳动,说明腹内无肿块,器官无肿胀,全腹无压痛(小儿肚子小,任何器官疼痛全腹都不自觉的紧张,摸不到脊骨前脉跳)。⑥

王玉凤

“国之大医·特别致敬”奖获得者、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心理卫生中心名誉主任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孩子一生

如果孩子经常出现“智力正常但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不分场合大声吼叫”,很可能是患上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也就是“多动症”。常见于学龄期儿童,但有70%的症状持续到青春期,30%~50%持续到成年期。

所以,儿童精神科学者普遍认为,多动症是种影响终身的慢性疾病。不会因为孩子长大而消失,相反,还会共病其他行为、心境等障碍。比如容易出现不服从、易激惹、反社会,易患抑郁、焦虑,学习困难、阅读水平差、从事工作的专业技术性不强。

此外,他们大多社交困难、与父母的关系较僵、易出现物质依赖、犯罪行为。⑦

葛坚

“国之大医·特别致敬”奖获得者、

中山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青光眼中心教授

青光眼发病有10年“潜伏期”

大部分青光眼发病都没症状,但视力却在慢慢丧失,被确诊的患者可能10年前就已患病。青光眼早期干预效果很好,到了晚期视野狭窄就很难挽回。但目前青光眼的早期发现率不高,大部分都是中晚期病人。

建议30岁以上人群每年至少到医院做一次青光眼检查。⑧

韩德民

“国之大医·特别致敬”奖获得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

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主任

65岁后,1/3老年人会听力减退

65岁以上的老年人,约三分之一会有听力减退。如果发现有以下几种情况,建议到耳科排查。

1. 说话声音变大,或经常反问别人或要求别人大点声说话;

2. 在人多嘈杂时,经常听不明白别人说话的意思或答非所问;

3. 小声说话听不见,大声说话又有刺耳的感觉,这就是“重听现象”。

如果确实听力有问题,就要解决助听装置的佩戴问题。对于老人自己,也应当足够重视,听力出现问题应该及早干预,佩戴助听器。⑨

“国之大医·特别致敬”奖获得者、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教授

含激素的药膏不能长期用

激素是把双刃剑,既有很好的治疗作用,长期使用也会造成严重不良反应。关键是要合理、正确地应用。

外用激素的一般原则:

1. 任何激素制剂都不能不应长期、大面积使用。

2. 对12岁以下儿童、任何年龄的面部、外阴及皱褶部位,如腹股沟、腋窝、肘窝,应使用弱效、中效药物。连续使用不超过两周,避免长期外用。对顽固皮损,应在医生指导下,可短期外用强效激素。对婴幼儿,不能外用超强效激素。

3. 用于皮肤薄嫩、擦伤、有糜烂的皮损或大面积使用时,要注意局部吸收,引起系统性不良反应的可能。

4. 强效/超强效制剂:通常用于手掌、足跖及严重、顽固的皮炎、湿疹,苔藓样和肥厚性皮损;必要时需封包(指外用药后,外覆保鲜膜),以增加药物吸收,提高疗效。

5. 超强效药物仅能短期使用(两周)或间歇使用,皮损消退后,应以低强度激素或非激素类抗炎剂维持治疗,以减轻不良反应,预防快速耐受。应避免突然停药,以免出现反跳现象(皮疹复发,可以更重)。

6. 含有抗细菌或抗真菌等药物的复方激素制剂,如益康唑曲安奈德软膏,复方酮康唑软膏,可短期外用于合并感染的皮肤病。长期外用可增加对抗生素耐药的可能性。⑩

更多权威健康提示

喉咙哑了5个月,一查竟是癌?这类人群重点关注!

15地568例本土确诊!多地疫情源头已经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