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儿童乙肝规范治疗 相关研究“萌芽”落地四川

文 / 封面新闻
2021-06-10 00:09

封面新闻记者 周家夷

6月6日,儿童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研究(萌芽)项目在成都正式启动。

据介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4年开展了针对全国1至29岁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至4岁人群HBsAg流行率仅为0.32%,与1992年比较下降了96.7%。

我国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全面推广联合免疫(乙型肝炎疫苗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等措施大幅度降低新生儿乙肝感染率,但仍有6%新生儿发生母婴传播。2014年,我国新生儿人数为1687万,按我国一般人群5%至6%的HBsAg流行率计算,2014年有5万至6万新生儿伴有乙肝感染。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副主任雷学忠教授表示:“慢性乙肝是我国肝硬化和肝癌的最主要的诱因,我国80%以上的肝癌源自慢性乙肝,在儿童中这个比例甚至更高。所以,儿童乙肝更需要积极治疗。现在我们最大的一个来源就是母婴传播而感染儿童病例,这部分人群实际上我们仍然需要给予他积极的关注和治疗,不然的话对这一部分人群而言,他以后有可能成为新的感染来源,也会对青少年成长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在儿童乙肝的治疗上,做了非常多的努力”。

北京清华大学长庚医院肝胆胰中心小儿肝病科负责人张鸿飞教授说:“但是我国儿童慢性乙肝诊疗专科团队相对缺乏,儿科医师、肝病科医师对儿童乙型肝炎的诊疗经验不足,缺乏规范的专业指导。”张鸿飞教授指出当前儿童乙肝的诊疗现状的不足,“目前我们国家没有儿童乙型肝炎指南和治疗标准,医师决策缺乏可靠的依据,而且世界上大部分乙型肝炎患者都在中国,和欧美相比,中国乙型肝炎患者存在种族遗传、传播途径等各种差异,因此决定了其疾病特点、治疗方法、治疗应答等与西方国家有所不同,中国亟需制订一部适合中国儿童、贴近中国实情的儿童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用于临床实践的指导和参考。”张鸿飞教授表示。

“儿童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研究(萌芽)项目”学术委员会主任张鸿飞教授介绍:“该项目将观察核苷类药物单药、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核苷类药物治疗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以积累儿童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真实世界研究证据,为规范中国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的诊疗路径提供依据。这是国内第一个针对儿童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大型真实世界研究。”

她表示,希望通过“萌芽”项目一方面能提供高级别真实世界研究证据,从而指导儿童乙肝治疗的临床实践。另一方面能借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儿童抗病毒治疗学习班,培养一批专业儿童 CHB 抗病毒治疗的医生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