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语言发育迟缓儿童来说,时间便是杀身之祸
语言发育迟缓是婴幼儿最常见的发育性问题之一,国外报道的发病率为15%,而国内也有10%。一般来说,语言发育迟缓在幼儿2岁后才能确诊,4岁前是矫正与治疗的最佳时期。如错过这段时间,那么语迟会对孩子的学习、社交、心理和认知的发展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
有人说,孩子说话晚一些属于正常现象,语言毕竟是人类的天赋,耳濡目染早晚能学会。有的观点则认为孩子不会说话是大事,要不就是身体有毛病,要不就是教育不到位,赶紧去医院检查才是正经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明所以的准爸妈和新手家长都被闹糊涂了。
再等等看也许是多数家庭的选择,如果不是问题特别严重,有些小灾小病可能扛扛就过去了。可是,语言发育迟缓真的能算是小毛病吗?譬如感冒,不吃药过个三五天也就过去了,不会留下后遗症。但是语迟不抓紧矫正的话,耽误的可是孩子未来数年的光阴。
对于语迟儿童来说,时间是杀身之祸
时间和年龄是医学领域永远绕不开的因素,“病去如抽丝”“伤筋动骨一百天”等老话都体现出疾病的难缠。在语言矫正行业中,儿童的年龄与患病时间是非常重要的考察指标,这两点决定了孩子语言问题的严重性和是否有继发性问题。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对曾经到此就诊的376名2-3岁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进行了1-2.5年的随访研究。除了失访的75例儿童外,其余301名儿童中只有64名的语言发育在自然发育的状态下恢复到正常水平,剩下的237名儿童仍有不同程度的语迟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有68名儿童被诊断为孤独症谱系障碍,61例患儿学龄前韦氏检测诊断为智力障碍,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和社会适应能力缺陷。剩余100余名儿童要不就是遗留有功能性构音障碍,要不就是单纯性语言发育迟缓。多说一句,这些孩子的生理发育在起初都是健康的。
小编曾经听过一首歌,歌词写到“时间是杀身之祸,嫉恶如仇”。但在语言病理学领域中,时间不会嫉恶如仇,而是在不断为虎作伥。家长的乐观主义并不会延缓时间对孩子问题的加重过程,反而成为了语言发育迟缓的帮凶。
早期语言发育迟缓不加干预的不同结局
无论是生理还是发育性因素导致的,许多疾病早期都可以表现为语言发育迟缓,但最终的转归不同,且许多语言障碍方面疾病的诊断年龄多在3、4岁之后。国外研究表明2岁时语迟的儿童在3-4岁只有50%语言发育能达到正常范畴。
就像我们上一部分说的那样,经过语言训练后能在一定时间内彻底摆脱语言发育迟缓纠缠的孩子属于少数,大多数仍然有持续性的表达障碍以及由谱系障碍和智力低下引发的交流障碍、认知功能损伤、社会适应能力不足、阅读书写障碍以及一系列社会心理问题。
语言发育迟缓是智力障碍的最初表现或常见主诉,患儿的语言能力遵循正常的发育规律,但发育速度较慢,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均有缺失。一般来说,说话能力不足的孩子在早期时各能区的均衡性相对低下,言语能和应物能落后更加明显。
遗憾的是,如果家长不在早期便加以干预,孩子各能区的发育虽说会有所好转,但主要的言语和应物能力的低下会更加凸显,相比于健康的同龄人,落后的问题会更加明显。这是因为别人都在进步,而患儿却一直停滞不前。
虽然语言发育迟缓可能导致的结果不同,但这些结果全都是负面和消极的,而且与孩子的学习和社交有莫大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生活也是社交的一种方式,学习的目的也是让孩子在未来能更好地融入和适应社会。
拒绝早期对孩子采取语言矫正等行动,虽然一部分儿童的语言发育迟缓会在2-3年内趋近完全消失,但另外大部分宝宝的语言迟滞现象即使早早采取语言矫正,最快也要经过17个月的时间才能逐渐追赶上同龄人。
所以,对于语言发育迟缓儿童来说,早发现、早矫正的策略永不过时,“时间是杀身之祸”这句话用在他们身上也正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