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动不动就脾虚,成了生病“元凶”?我们如何正确补脾?

文 / 岑点琮
2021-04-26 18:15

现在,由于生活不规律,各种坏的因素加持下,脾虚,成了当代人群的亚健康流行状态,就连孩子也不放过。脾虚,可以说是当代孩子最常见的病症之一。

特别是对于喜欢吃肉的孩子,因为脾胃的运化能力有限,吃了那么多肉,根本无法运化,所以会积食,反复后,脾越来越虚弱。

中医认为,脾胃是人身体的根本,我们的整个身体,都是靠着脾胃吸收食物的营养物质,来维持运行。

所以称为“脾胃为后天生化之源”,而孩子的喂养过程中,因为家长的不恰当方式,往往使得孩子脾胃受伤,从而引起很多疾病。

脾虚的十大症状表现

1、不爱吃饭

脾胃是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孩子的生长发育离不开脾将食物转化为营养物质,提供人体所需,才能健康成长发育,如果脾虚,则无力运化食物,孩子就总是不想吃饭,胃口不好。

导致脾虚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积食、药物使用不当(抗生素等),都会导致脾胃受伤,出现脾虚的情况。

所以,如果孩子常常没有胃口,不想吃食物,一吃就肚子胀胀,家长就要考虑,是否脾虚了。

2、便秘或腹泻

脾主五谷运化,脾虚会导致水谷精微无法输送到全身各处。

长期脾虚就会引起气虚,而气虚又会导致大肠蠕动无力,大便长时间停留在肠道中而形成便秘。

气虚便秘的症状:大便不干硬,数日不大便肚子也没有不舒服的感觉,有便意时又排便困难,用力排便则容易出虚汗,便后感觉乏力。

脾虚,同样也会引起孩子腹泻,这是因为脾虚无力运化食物,所以有的孩子会出现一吃就拉的情况。

这样的孩子,吸收功能一定不好,所以会有营养障碍的情况。

中医认为,脾属土,肺属金,土生金,也就是说,只有脾胃功能正常了,能够吸收营养物质,才能保证肺的抗邪能力。

所以,对于反复感冒的孩子来说,一定是需要调补脾土的,只有正气充足了,才能不再经常感冒。

4、个子比同龄人瘦小

对于孩子来讲,因为营养不足,会导致孩子个子比同龄的孩子矮,这样的孩子往往因为营养不足而导致。

家长对于这个问题,往往是选择拼命给孩子做各种美食,让孩子多吃。

但实际上孩子已经形成脾虚了,无力运化食物,陷入“脾虚积食更加脾虚”的恶性循环。

所以,此时应该先调补脾胃,令脾胃强壮,然后再吃食物,才能吸收其中的营养。

5、体内湿气大,痰湿重

中医认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如果孩子脾虚,吃进去的营养无力吸收,废物无力排出,则非常容易堆积在体内,形成痰湿。

所以,这样的孩子会形成虚胖的状态,看着很胖,但是一运动就喘,浑身是汗,这样的孩子,生长和发育也会出现问题的。

而且,湿气重的孩子,容易出现湿疹等各种皮肤问题,这也是困扰家长的一个重要问题,其实,从根本上看,与脾虚关系密切。

6、咳嗽缠绵不愈

当脾胃虚弱了,脾土不足,则肺金自然也会出问题,这样,肺脏的抗病能力就会下降。

这样的孩子,往往寒风一吹,就开始咳嗽,而更容易患感冒,感冒好了,咳嗽却往往缠绵不愈,有的孩子甚至能咳嗽两三个月。

此时应该调补脾胃,增加肺气,这叫“培土生金”,而不是一味地只知道让孩子服用“止咳药”,治标不治本。

7、脾气大,性格容易改变

中医认为,肝属木,脾属土,肝主疏泄,与情绪相关,肝木出了问题,会影响脾土,反过来,当脾土虚弱,则肝木也容易出问题,这叫“土虚则木摇”。

现在,我们看到因为脾虚导致的情绪疏泄方面的问题非常多,甚至很多患有抽动症的孩子,在调理脾胃后,病情都获得很大的改善。

8、稍一运动就出汗,夜里盗汗

中医认为,气具有固摄作用,可以固摄津液,脾气虚,肺气也虚,气虚无力固摄津液,则稍微一动,就会出汗。

这就是肺气不足的表现,此时需要调补脾肺,增加正气。另外,脾阴不足的孩子,容易夜里睡觉的时候也出汗,这叫盗汗。

9、爱流口水、睡觉露睛

中医讲“脾在液为涎”,孩子脾虚的时候就容易“垂涎三尺”,经常流口水。尤其是睡觉的时候,容易流口水。

同时,如果孩子在睡觉的时候,总是眼睛闭合不严,半睁着眼睛,这也是脾虚的表现,中医儿科的奠基人,宋代名医钱乙说这叫“睡露睛”,主要是脾对应眼睑的缘故。

10、面黄肌瘦,四肢无力

脾虚时候,所吃的食物不能充分被脾转化为“气血”“营养”,虽然吃的不少但身体的反应是“营养”不够,总觉得饿,还会吃很多。

但孩子面色看上去并不红润,甚至面色黄缺少光泽,而且孩子虽然吃的多,但不长肉,还是瘦瘦样子。

如何健脾补脾?

减轻脾胃负担

脾胃积滞的时候,首先应该让孩子饮食减量1/3+素食3天,少添加调味剂,不要喝补益或者肉汤,减少脾胃肠道的压力。

不要担心孩子饿。适当的饿,才是锻炼脾胃最珍贵的礼物,能够保护孩子脆弱的脾胃,避免遭受过量的食物摧残,让脾胃能够放松一下,才能更好地工作。

攻补兼施

3岁以内的孩子,孩子脾胃功能更不成熟,一旦出现脾虚状态,需要及时就医使用小儿推拿来辅助调理。比如:推脾经、揉四横纹、揉板门、捏脊、摩腹等等,这些方法,都有消食健脾的作用。

摩腹5分钟

用掌心顺时针方向摩动整个腹部

捏脊3~5次

自尾椎开始,沿督脉向上至大椎穴为一遍。为了加强刺激,每捏三次可以向上提拿一次,即捏三提一法。

及时调整饮食和方药

调理孩子的脾虚是需要一个过程,家长也要适当学会看孩子的消化状态,其中重点要学会一些基础舌像的判断:如果孩子是舌红苔厚,消积健脾要兼一点清热;如果孩子是舌淡苔厚,就要避免寒凉,饮食多温补。

日常我们可以准备一些健脾的粥给孩子吃,如莲子山药粥、红枣小米粥等等。

如果孩子有口臭、积食状态,也要及时就医,让医生根据情况调整药物。

孩子的一切生长发育都离不开脾的运化,而日常孩子的个头比别的同龄孩子矮,有可能也是脾虚影响,希望诸位努力理智呵护孩子,愿天下的孩子越来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