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伤口有了特色门诊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宋楠儿童伤口护理工作室负责人 宋 楠
本报记者 石筱璇
孩子喜欢跑跳、猎奇、追求新鲜感,受伤几率比成人高。为此,2020年底,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获得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审批,成立了宋楠儿童伤口护理工作室,以减轻患儿疼痛、提升就诊质量。2021年1月25日,《生命时报》记者探访了这家年治疗量高达4万例次的儿童伤口护理门诊,采访烧伤整形外科主任医师王伊宁,宋楠儿童伤口护理工作室负责人、门急诊科护士长宋楠,教家长如何科学护理孩子的各类伤口。
记者刚出电梯,就听到走廊里传来一阵阵哭声,很多家长抱着孩子焦急地踱步。这些孩子中最小的刚会走路,大一点的十几岁。50平米大的护理室挤满了人,3位医护正在忙碌,询问情况、安抚、取药、换药、叮嘱,整个流程不超过5分钟。
在候诊走廊,记者注意到一位身着紫色棉服抱着孩子的母亲,孩子头部被纱布包得严严实实,不时发出呻吟声。“我和他爸爸工作忙,平时爷爷奶奶看着,一下子没注意,孩子踩着凳子够桌上的暖水瓶,打翻了。”孩子母亲边说边抹泪。轮到孩子换药时,宋楠小心地拆开层层包裹伤口的纱布,触目惊心的烧伤创面分布着密集的水泡,面积波及孩子的耳后、脖颈和前胸。
宋楠边查看患儿情况边说:“烫伤一般分为三度:一度只损伤皮肤表层,二度损伤真皮,三度会造成皮下脂肪、肌肉、骨骼的损伤。孩子皮肤娇嫩,二度甚至三度烫伤最多,看着让人心疼。”王伊宁也表示,临床上,开水烫伤90%都发生在月龄10个月至一岁十个月之间的婴幼儿身上。“这几天天气冷,给孩子使用暖贴、热水袋造成低温烫伤的也不少。孩子末梢感觉迟钝,皮肤稚嫩,脚腕部是低温烫伤的重灾区,严重时需要进行清创手术治疗。”
除了烫伤,护理门诊接待最多的就是割裂伤、皮肤擦伤、骨折、软组织挫伤等各类外伤。“还有,伤口护理门诊常年都会出现的伤大部分是感染引起的。”比如青春期孩子喜欢挤青春痘,皮肤感染后留疤;小宝宝大小便次数多,大人用纸巾反复擦拭其小屁股,造成肛周脓肿,并且每次大小便都容易感染伤口;出生不久的小婴儿,脐带脱落后肚脐上的赘生物不断有分泌物产生,处理不当容易出血感染……
孩子受伤,很多家长容易慌。其实,不同伤口掌握了最佳护理方法,就能最大程度减轻伤害。
错误做法一:烫伤后只用凉水冲。王伊宁表示,正确做法是给伤口持续性降温才是最关键的。冷水冲确实可以降温,但有时存在操作性不强、时间短的弊端。烫伤后,建议先冷水冲,而在就医途中,或针对不太方便冲洗的部位,要进行持续性冷敷。相比冷冲,持续性冷敷不仅可以中和创面热力、减轻疼痛,还可以让创面深度变浅,缩短病程。
错误做法二:割裂伤不采取措施,直接去跑医院。王伊宁强调,遇到这种情况,父母的正确做法是,首先局部压迫止血,可拿干净毛巾或软布直接按压伤口上。就医路上如果不做处理,伤口可能与衣服粘连,不仅加大了伤口处理难度,还会给孩子造成极大的疼痛感。
错误做法三:有些家长担心缝合会疼或落疤而不愿意缝合。正确做法是要积极配合治疗,不缝合只会让疤痕面积更大,延长愈合时间。目前采用分层减张缝合术,缝合时会做到解剖对位,脂肪层对脂肪层,皮下层对皮下层,最后到皮肤用辅料贴好,之后也不需要拆线,外观看不到针眼。
错误做法四:孩子擦破皮,有些家长会给孩子抹紫药水或碘酒。事实上,碘酒对伤口刺激性大,容易发生色素沉着。正确做法是:使用康复新液冲洗和湿敷,不仅可以温和消毒,还能促进伤口快速愈合。如果擦伤面积比较大,或伤口上沾有无法自行清洗掉的污物,或者受伤部分肿胀、疼痛严重,甚至血流不止,应立即就医。另外,家长要防止孩子抓挠伤口、揭开痂皮,伤口愈合后,痂皮会自然脱落。
错误做法五:软组织挫伤后热敷。两位专家表示,正确做法是受伤24小时内进行冷敷,之后热敷。冷敷时用凉毛巾或冰袋敷于疼痛肿胀的部位,如果伴有肢体变形或活动受限,以及局部肿胀和疼痛,应及时就医。
错误做法六:长青春痘使劲挤。长青春痘的青少年,千万不要用手抠。实在控制不住,正确做法是借助粉刺针等工具,但用前应酒精消毒,不要用力挤压。
错误做法七:宝宝屁股反复擦。宝宝大小便后,家长习惯用纸巾反复擦拭小屁股,容易导致肛周脓肿。正确做法是便后使用湿巾轻轻擦拭,不要用力,以免损伤皮肤。脓肿较大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切开引流。
错误做法八:拔倒刺。很多家长给孩子修剪趾甲时,修剪过短或孩子有拔“倒刺”的坏习惯,很容易引发嵌甲性甲沟炎,时间一长化脓。正确做法是:孩子的鞋子不能太小太紧,避免过度剪指甲,叮嘱孩子不要用手硬拔倒刺。嵌甲一旦形成并引起局部炎症等情况时应尽早行拔甲术,术后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外用康复新液泡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