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轻视的“多动症”影响孩子一生,医生劝告:孩子有这些表现,千万要重视

文 / 壮壮妈育儿经验分享
2021-03-16 18:26

很多孩子特别调皮捣蛋,一刻不停歇,大人说话也不听,这时候我们总喜欢说孩子有多动症。孩子是不是多动症需要一定的判断依据,而不能仅凭调皮就去判断。

儿童多动症是最为常见的儿童精神健康疾病之一,有5%-10%的学龄儿童患有此病,其中男孩发病率约为女孩的4-5倍。所以,发现孩子行为异常的家长也不能过于大意。

儿童多动症的诊断标准

多动症患儿易患其他疾病,如睡眠问题、遗尿症、学习障碍、焦虑、抑郁等,甚至影响睡眠,孩子睡的少。

根据国际诊断标准,这类儿童必须有注意涣散、冲动任性和活动过多三个特征:

1、注意涣散

1)做事情往往有始无终

2)上课常常不听讲

3)注间容易随境转移

4)很难集中思想做功课和从事其他需要长时间集中注意的事情

5)很难坚持做某一种游戏或玩耍

2、活动任性

1)想到什么就做什么

2)过于频繁地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

3)不能有条不紊地做事情

4)需要他人予以督促照料

5)常在教室里突然大声叫喊

6)在游戏或集体活动中不能耐心地等待轮换

3、活动过多

1)坐立不安

2)经常奔跑

3)难于呆在教室座位上

4)躺在床上还常常扭动翻身

5)终日忙忙碌碌,没完没了

6)7岁以前开始出现多动现象

7)至少持续6个月以上

多动症患儿与顽皮儿童间的区别

1、注意力方面的区别

患多动症儿童在任何场合,都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即使是看“小人书”、“动画片”时,也不能专心致志;但顽皮儿童却不同,在看“小人书”、“动画片”时,能全神贯注,还讨厌其他孩子的干扰。

2、行动目的性方面的区别

顽皮儿童的行动常有一定的目的性,并有计划及安排。而多动症患儿却无此特点,他们的行动较冲动,且杂乱,有始无终。

3、自控能力方面的区别

顽皮儿童在严肃的陌生的环境中,有自控能力,能安分守己,不再胡吵乱闹;多动症患儿却无此能力,常被指责为“不识相”。

此外,近年来随着多动症知识的普及,一些幼儿园老师,已能发现某些多动症儿童(7岁以下)的早期症状。如不守纪律、不睡午觉等,催促家长及早诊治,顽皮儿童虽活动亦多,但约束自己方面较多动症患儿好得多。

多动症的原因

1、遗传、素质因素

许多多动症儿童的父母小时候也多动;不少母亲反映患儿在胎儿期就好动,出生后好哭,入睡困难,进食不好,难以照顾。

2、精神发育受损或成熟延迟

此类儿童行为较幼稚,动作笨拙,协调性差。孩子的母亲在孕期或围产期时并发症较多。

3、生物化学及代谢因素

经大量研究证实,多动症儿童中枢单胺类受体(一种神经介质,起传递大脑信息的作用,是与精神活动密切相关的化学物质)更新较慢;也有研究发现,维生素缺乏或某些食物添加剂或色素所致的代谢紊乱与儿童多动行为有关。

4、金属元素中毒

铅中毒是比较流行的理论,但并非同一种情况的孩子都多动,所以这一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5、社会、家庭、心理因素

不良的社会环境、破裂的家庭、父母性格不良、意外精神刺激等都易导致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多动。

针对有多动症的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办?

1、药物治疗

对大多数患儿来说,在确证为多动症之后,药物治疗是治疗的关键。如果药物的剂量合适,80%的孩子在坚持服药后都能够得到很好的治疗。但是从药物的购买渠道、价格、疗效及副作用等方面来说,并不适合所有的有多动症患儿的家庭。

通常治疗多动症的药物主要分为两类:

(1)精神兴奋类药物

(2)非兴奋类药物

很多刚开始服药的孩子会出现一些副作用,但是只是短暂的。如果副作用持续且扩大的话,那么可能孩子不太适合服用或者需要服用其他药物来抑制副作用的出现。严重的话,需要停止服用药物。

2、心理治疗

很多患儿及家庭通过心理治疗能够得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但是选择合适的心理医生及治疗方案也很重要。这个问题可以去正规地心理治疗机构进行详细咨询。

3、行为治疗

即便是同时进行心理治疗及药物治疗,也只是暂时的。家长们应该配合在家进行一些行为能力的训练,帮助孩子及时地纠正一些不好的行为,让他们能够正常地与外界沟通及交流,帮助患儿尽早摆脱多动症的症状。

如果家长对照标准判断自己的孩子有多动症倾向,家长们一定要重视,给予孩子更多的照顾和关怀,提供好的康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