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听力减退?小心分泌性中耳炎!
文章转载自:南医大深圳医院儿童耳鼻喉科
专家简介:钟建文,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儿童耳鼻喉科主任医师。擅长微创手术,如小儿喉狭窄、先天性喉软化、喉气道异物、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儿童慢性难治性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等疾病微创手术治疗,以及新生儿先天性耳畸形无创矫治、儿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家长们在带娃的时候,是否有过喊孩子几遍,孩子都跟没听到一样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不一定是孩子不愿意理你,也有可能是得了“分泌性中耳炎”。这“分泌性中耳炎”究竟是何方妖魔,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01什么是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英文缩写为OME)是指不伴有中耳急性感染症状和体征的中耳积液。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减退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是儿童常见病,是引起儿童听力减退的重要原因之一。
02分泌性中耳炎都有哪些症状?
分泌性中耳炎最常见的症状是听力减退,中耳鼓室能够接受、传导和放大从外界传入的声音,而分泌性中耳炎的鼓室内则充满了液体,从而影响声音的传导,导致听力减退。由于儿童的表达能力还未完善,所以家长一般难以发现。如果没有及时发现,中耳内的积液会越来越粘稠形成胶耳或者中耳负压越来越严重导致鼓室粘连,从而导致无法逆转的听力减退。
除了听力减退以外,耳痛也是比较常见的症状:孩子在晚上可能会因为耳痛从而哭闹不止,这种情况一般持续一两天就会消失。
所以,当家长发现孩子有时候听不到自己讲话或看电视需要较大音量,尤其是感冒后出现过夜间哭闹伴上述情况时,就要警惕分泌性中耳炎了。
03分泌性中耳炎是怎么发生的?
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有很多种,总得来说就是一些原因导致中耳通气功能障碍,进而导致鼓室内负压,引流不畅与液体潴留。
分泌性中耳炎的常见病因有:
①咽鼓管阻塞 咽鼓管是连接中耳和鼻腔的一条通道,有着调节中耳与外界气压平衡的作用,当一些病变如腺样体肥大等导致咽鼓管阻塞后,中耳内不能及时地补充气体,从而出现负压,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强和液体渗出形成积液。
②免疫反应 如过敏性鼻炎患者更容易得分泌性中耳炎。
③细菌感染:如鼻窦炎、扁桃体炎等。
04分泌性中耳炎如何治疗?
可以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非手术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例如具有消炎止痛的滴耳液,鼻用糖皮质激素以及一些粘液促排剂等。
05分泌性中耳炎如何手术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手术治疗的方法包括鼓膜置管、鼓膜穿刺、鼓膜置管合并腺样体切除等。其中,鼓膜置管可以引流中耳积液,长时间改善中耳通气功能,所以被广泛应用。
除了上面的这些治疗方法外,近年来发展了一种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的新技术。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简单、安全、微创,对于常规治疗无效的患儿或者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伴有咽鼓管功能障碍者,需考虑咽鼓管球囊扩张术。
06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我国儿童中耳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指出,出现以下情况时,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1)病程持续3个月以上;
(2)伴有高危因素;所谓的高危因素包括:
①存在与OME 无关的永久性听力下降;
②言语发育迟缓或障碍;
③自闭症;
④可能导致认知、言语发育迟缓的综合征;
⑤颅面部发育异常;
⑥失明或无法纠正的视力损害;
⑦腭裂;
⑧生长发育迟缓。
(3)观察期间较好耳的听力水平为40dB或更差;
(4)反复发作的OME伴腺样体肥大。
07鼓膜置管有哪些并发症?
鼓膜置管后常出现的并发症有耳漏、鼓膜穿孔、鼓室硬化、鼓膜内陷和胆脂瘤形成。其中耳漏最为常见,出现耳漏后可使用抗生素滴耳液滴耳。
08什么是鼓膜置管合并腺样体切除?
腺样体肥大是分泌性中耳炎最常见的病因,据报道腺样体肥大合并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率高达43.19%。而腺样体切除可通过改善咽鼓管机械阻塞、消除咽鼓管周围的炎症,减少分泌性中耳炎的复发。
姓名:钟建文
职务:党支部书记
主任医师
擅长:擅长微创手术,如小儿喉狭窄、先天性喉软化、喉气道异物、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儿童慢性难治性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等疾病微创手术治疗,以及新生儿先天性耳畸形无创矫治、儿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出诊时间: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