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男孩练架子鼓疏于保护伤了听力,防止噪声“偷走”儿童听力健康
极目新闻2月28日讯 (记者刘迅 通讯员彭锦弦 朱云) 7岁男孩卡卡(化名)勤练架子鼓半年,打鼓技能有了突飞猛进,没想到听力因此受到了损伤。3月3日是全国第22个“爱耳日”,武汉协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在今日义诊时提醒,噪音对儿童伤害尤其大,练习乐器、玩玩具、去游乐场都要注意保护听力,别让噪声“偷走”儿童听力健康。
“我发现这孩子反应变慢了,在家时大声说话才能听见。”昨日,妈妈张女士带着7岁的儿子卡卡(化名)赶到义诊现场,担心他听力出了问题。原来,爸妈和卡卡说话时,他经常没反应,总说自己“听不见”,每次沟通都需要提高声调或重复两三遍。
武汉协和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主任肖红俊教授接诊后,尝试和卡卡近距离沟通,在嘈杂环境下,孩子说“听不清楚”。随后,听力测试检测结果证实,孩子已出现听力受损。
小小年纪,听力怎么会“受伤”呢?肖红俊询问发现,卡卡从小喜欢音乐,节奏感也很强,为了发挥孩子的音乐特长,妈妈给他报了兴趣班,每周末学习架子鼓。5个月过去了,孩子打鼓的能力有了明显长进,可没想到,这听力竟然出了问题。
肖红俊教授询问病情时发现卡卡练习时并未戴耳罩,推断听力受损主要由于打架子鼓时噪音太大,又没有保护措施,从而导致了听力受损。他介绍,玩具音量锐利刺耳、乐器声音过大等,都超出了耳朵的承受范围,这些都是儿童群体中常见的听力损伤案例。
研究表明,因娱乐性噪声引起的青少年的听力损伤呈逐年上升趋势。“在临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因耳鸣、听力损伤前来医院就诊。”肖红俊指出,噪声对儿童的危害更大,由于儿童的听觉器官发育尚未完善,太大的声音刺激会损伤稚嫩的听觉器官,高音量快节奏的音乐会导致内耳微细血管痉挛,供血减少,从而使听力下降,甚至损害内耳毛细胞造成噪声性耳聋。儿童对声音感知的灵敏度要高于成人, 超过70分贝的噪声就会损伤孩子的听力系统,当噪声达到80分贝时,儿童就会出现包括听力损失在内的各种问题。
“噪声性耳聋一旦形成很难治愈,家长应引起重视。”肖红俊教授建议,防止噪声“偷走”儿童听力健康,家长在给孩子选择玩具时,对于带音量控制器的玩具,使用中要保证音量设在最低档,对于有噪音的玩具,要把制造噪音的功能禁用或将噪音玩具在户外使用;家里噪声比较大的设备尽量不要同时开启,并使孩子避免长时间处于嘈杂的环境中;尽量少带孩子去比较吵闹的游乐场所,或缩短逗留时间,建议家长带孩子参加一些安静的活动,去一些安静的场所,如图书馆、美术馆或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