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吃饺子吞下2枚硬币,一年后取出,家里这些小物件一定要注意

文 / 凯叔讲故事
2021-02-24 00:13

作者 | 多多黛

近日,河南一名11岁的男孩因为胃痛和发烧去医院,不检查不知道,一检查吓了一跳。

医生在男孩的胃里发现了两枚5毛的硬币,而且,硬币周围的粘膜组织已糜烂发红,甚至出现了干裂。

硬币是怎么到男孩肚子里的?

原来是去年春节时,孩子的奶奶为了祈福平安,按照风俗习惯,包饺子时放了硬币。男孩吃饺子时,不小心将硬币吃进了肚子里。

后来,男孩经常腹痛,但家人并没有在意。直到最近,因为胃部疼痛难忍,而且孩子一直发烧,父母带到医院检查,才发现了胃里的两枚硬币,已经待了长达一年之久。

由于长期受到胃酸腐蚀,硬币已经看不出原本的模样。

饺子包硬币,对小孩子来说本来就很危险。

而且这家人也真的是心大,硬币包了多少,收回多少,不是应该当时就清点的吗?竟然长达一年都没有发现?

所幸孩子后来有惊无险。

孩子误食异物怎么办?

孩子误食了异物,是先等等看,还是及时就医?

需要视情况区别对待。

误食了表面光滑、圆形、无腐蚀性的小物体,可以先观察,再就医。

比如纽扣、串珠、玻璃球这些不尖锐的小物件,如果孩子误食后没有觉出嗓子有不适感,气道没有窒息感,也没有胃口疼痛感,小婴儿没有频繁呕吐或哭闹表现,一般可以先居家观察。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疑似吞入固体异物时,家长最好去医院明确异物是否吞入,由专业医生进行X线或CT等检查,确认异物的位置和大小,以及是否嵌顿于食管狭窄处,是否有周围器官的并发症。

在医生的建议下,决定先观察,还是紧急取出。

如果需要观察,家人要留意孩子近期的大便,仔细弄碎,以观察异物是否顺利排出。

如果过了几天,孩子还没能顺利排出,就需要再去医院就医。

淮安有个18个月的男孩,误食了一枚一毛钱硬币,家人一直居家观察,等待孩子自行排出硬币。

可这一等就是18天,孩子还是没能顺利排出,家人这才将孩子送到医院。

医生用胃镜的方法,将孩子胃里的硬币取出,取出时硬币已经被腐蚀得像“古董”一样了。

孩子的胃部因为不堪硬币的压迫,已经出现了溃疡出血。

需要强调的是,居家观察是指在家观察两三天,而不是一直在家观察。

因为再光滑的东西,也是异物,留在孩子的胃里,嵌顿于食管或胃肠狭窄处,时间久了,也会造成很严重的伤害。

误食了家庭常用的日化产品,如果剂量不大,也可以居家观察。

比如,沐浴露、洗发水、洗面奶、牙膏,不含酒精的化妆水等,这些家庭常用的日化产品,它们没有强毒性,如果孩子误食了,剂量不大,可以先让孩子多喝水。

如果孩子没有什么不适合感,可以居家观察。

如果不放心,或者不清楚孩子吃了多少,还是去医院由专业医生判断病情,必要时进行洗胃。

但是,以下几种东西,孩子误食后,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就医,刻不容缓。

这几类物品误食后需要马上就医

1挥发性液体

比如汽油、煤油、指甲油这些液体,一旦孩子误食了,一定要及时带去医院就医。

切记:不要盲目在家灌水,催吐的方法尤其不可取。

因为挥发性液体在呕吐时容易吸入肺部,导致吸入性肺炎或化学性肺炎。

2强酸、强碱物质

比如洗衣液、各种清洁剂,以及零食袋里的干燥剂,都是酸碱度超强的物质。

如果孩子误食,切忌不要喂水漱口,应该立刻送孩子去医院。

3腐蚀性物体

比如纽扣电池,在孩子玩具中很常见。因为体积小,很容易被孩子误食。

而且电池会放电,会腐蚀消化道。这时需要马上去医院急诊,通过胃镜取出,刻不容缓。

4磁性物体

磁力球因为可以随意拼出各种形状,让孩子的脑洞大开,深受父母和孩子的喜爱。

可不要小看这个磁力球,一旦孩子误食,不及时就医的话,它们会隔着消化道内壁互相吸引在一起,导致肠道扭曲、梗阻、压迫肠壁,导致缺血、穿孔,甚至引起腹腔感染,严重者还会死亡。

前不久就有一个3岁男童,因为误吞了8颗磁力珠,导致肠穿孔,不得不做了开腹手术。

5尖锐异物

如果孩子吞入的是鱼刺、钉子、螺丝钉、枣核、骨头、小体积的乐高积木等,他们非常尖锐,很容易损伤消化道、血管,导致穿孔,甚至引发并发症。

发生这种情况,不要在家盲目催吐,或是吞咽,这样会给孩子造成二次伤害。

有一次,邻居家的小孩误吞了鱼刺,孩子奶奶用土方法,又是喝醋,又是吃馒头,结果不但没有把刺咽下去,还导致孩子食道划伤,鱼刺转移到了喉咙更深的地方,废了一番周折,才把鱼刺拔出来。

孩子误食异物后,能通过正常排泄或内镜取出的,还是相对幸运的,情况严重的可能还需要手术。

所以再次提醒家长们:平时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当心,将这些小东西放在孩子够不着的地方,以免孩子误食。

参考资料:

中华儿科杂志《儿童消化道异物诊断与治疗指南》

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儿童急救章节》

—— End ——

作者:多多黛,80后女子。一手文字,一手生活。想把世间所有的美好,都写给你们看。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