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儿童用药黑名单:这些药,儿童慎用、禁用!看看你家有吗?

文 / 凯叔讲故事
2021-02-20 18:19

作者|苏琳

儿童用药安全,一直是妈妈们关心的话题。它容不得半点马虎,一丁点失误,都可能酿成大祸。

之前有新闻报导,有家长错把3.5毫升药量,写成35毫升,幼儿园老师帮忙喂药时,就将过量的药喂给了孩子,导致3岁的小孩心率高达190,被诊断为药物中毒,经过洗胃才得以脱险。

不只药量问题,儿童居家用药错误,还可能发生在药品、吃药方法、用药观念误区等方方面面。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对孩子来说,都是巨大的伤害。

今天,我们整理了5类儿童禁药、儿童用药的6个雷区,希望帮助更多父母规避错误,守护孩子的用药安全。

本文由三甲医院主治医师、儿科医生孙方舟审核发布。

儿童用药“黑名单”

你知道吗?

目前,我国有3500种左右药物,其中专供儿童使用的药物却仅有60种。

许多耳熟能详的常规用药,其实并不适合儿童服用。下面几种为儿童禁用药,请家长耐心阅读。

1、退烧类

  • 安乃近

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解热镇痛药,于2020年被明确规定禁用于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

因为它能引起血液系统严重不良反应,如减少粒细胞,造成再生障碍性贫血。

  • 阿司匹林

仅限于治疗儿童川崎病,一般的儿童发烧不推荐它或含有此种成分的药物。

用阿司匹林给儿童退烧,可能会引发肝脑肾综合征,同时,大剂量应用可能会导致消化道出血、凝血功能异常。

  • 尼美舒利口服制剂

此药容易造成孩子肝脏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我国已明确规定12岁以下孩子禁用。

2、抗病毒类

  • 利巴韦林

常用于成人病毒性支气管炎和肺炎。10岁以下儿童禁用口服和静脉制剂。(利巴韦林喷剂可遵医嘱使用)

因为此时的儿童肝脏发育尚未健全,不能更好的分解、代谢药物,容易引起肝损伤,错误使用,还有致癌风险。

  • 金刚烷胺

作为抗病毒类药物,只对甲型流感病毒有用,而对其他病毒导致的疾病作用并不明显。

对引发儿童的感冒的大多数病毒耐药性严重,且存在一定的肝肾毒性,不作为治疗首选。国内规定1岁以下儿童和新生儿禁用。

  • 阿昔洛韦

主要用于单纯疱疹病毒所致的各种感染,临床上用于儿童水痘的治疗,和明确的巨细胞病毒感染,但一般非重症的普通水痘患儿,大多可通过增强抵抗力的方式自行痊愈。

该药副作用明显,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我国药监局明确规定其说明书必须标明:老年人、孕妇及儿童应谨慎使用。(存在巨细胞病毒或EB病毒感染时,再遵儿科医生医嘱使用。)

3、治感冒类

  • 小儿氨酚黄那敏

本品为复方感冒药,其中的马来酸氯苯那敏具有嗜睡的不良反应,小婴儿服用后可产生嗜睡、心悸等不良反应,严重者可导致粒细胞缺乏症

此外,此种复方感冒药中的“氨酚”代表含有“对乙酰氨基酚”退热成分,婴幼儿不发热的感冒应用此药,容易导致低体温,较长时间的一天三顿用药甚至引发肾功能损害。

  •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

同为复方感冒药,含有金刚烷胺、咖啡因,过量服用会出现兴奋、胡言乱语、惊厥等症状。一岁以下儿童禁用。

4、止咳

  • 强力枇杷露、克咳片

此两种药物中有可待因成分,药监局明确规定含有可待因的药物,需标明12岁以下儿童禁用。

  • 复方桔梗枇杷糖浆

复方桔梗枇杷糖浆含有异丙嗪,此成分副作用大,可能导致两岁以下的孩子呼吸抑制甚至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警告:异丙嗪禁用于2岁以下儿童。

5、其他

  • 硼酸及硼酸盐药品

常用来治疗宝宝湿疹、痱子、尿布皮炎等皮肤问题。

本品使用方法为大面积涂抹,但儿童皮肤娇嫩,血管丰富,易于吸收药物。如果皮肤出现破损,则会导致药物吸收增加,可能产生全身毒性反应,甚至有婴幼儿致死的案例。

2020年4月8日,我国药监局发布公告,硼酸及硼酸盐药品要求注明“婴儿禁用”。

  • 匹多莫德制剂

为调节儿童免疫力用药,上市后药监局发现其不良反应较多,可能造成消化系统、皮肤、神经系统的损害。

因此修订“匹多莫德制剂”的说明书:3岁以下儿童禁用。

这些常见的用药雷区你踩过吗?

1、9 岁孩子得结肠炎,都是抗生素的锅

电视剧《了不起的儿科医生》中一名9岁的男孩得了伪膜性结肠炎。

问诊后医生发现,罪魁祸首居然是他的父母。

原来这个孩子从小体弱多病,父母家中常备抗生素。孩子一生病,家长就给他服用。

日积月累,抗生素不仅杀死孩子身体里的正常细菌,特别是肠道的有益菌,还又引发了其他疾病。

抗生素虽然能“治病”,但也能“致病”。家长不懂药理,千万不要乱用抗生素,一旦发生问题,将追悔莫及。

2、维生素是好东西,但多吃反而有害

知乎上的一位母亲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她的孩子喜欢吃果味康Vc。

有次,孩子连着吃了60多粒。没过多久,孩子就觉得恶心,想吐。情急之下,家长赶紧拨打了120,将孩子送到医院。结果必须住院洗胃处理,受了很多罪。

维生素是身体生长发育和维持健康的要素之一,但不可盲目滥用。

尤其婴幼儿,肝肾功能尚不完善,服用过量维生素后,没办法代谢,很容易出现肝肾损害、或引发其他疾病,甚至是各脏器的严重损伤。

只有孩子相关营养元素确实缺乏,或机体缺少相应微量元素或对应维生素时,才可以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适当服用。

3、滥用退热止痛药,孩子再添新病

一位6岁的宝宝因为血尿、皮疹入院。检查问诊后,医生发现这位宝宝之前得了感冒,家长为了缓解孩子的不适感,就给他服用了4天的索密痛,没想到体温非但没降下来,还添了新病。

给孩子退烧,千万不能乱吃退烧药,一定要遵医嘱,服用儿童专用的退热药。

并且,孩子发烧的背后,可能有复杂的病因,如果未经医生检查,就依据自己的经验,随便给孩子吃退烧药,很容易引发孩子严重的不良反应。

4、一病多药,可能会中毒

孩子生病后,有些家长为了孩子能快速痊愈,选择给孩子服用多种药物。可是,药物成分复杂,许多药物治疗作用会互相抵消,严重者可引起毒性反应。

并且,孩子的肝肾功能不健全,联合用药会造成肝肾损伤甚至肝肾中毒。尤其中西药同时服用,对孩子身体危害很大。

5、把药溶于牛奶、饮料中服用

很多孩子因为药物苦涩不愿意服用,家长为了哄孩子服药,选择把药物加入口感良好的液体中。

然而,这种做法会影响药物的吸收,或破坏药物的结构,使药物的治疗作用大打折扣。

比如,果汁中的果酸会中和碱性药物,或加快药物分解速度,降低药效;

牛奶与很多抗生素、胃粘膜保护药及很多中成药,相互反应,影响药物吸收,最终影响药效。

6、用量不规范,有产生毒性风险

有些家长在孩子生病时,会将家中的成人药减量给孩子吃。

这是绝对禁止的!

因为儿童的各器官尚未发育完全,功能也不完善,与成人相比,用药时更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并且,很多成人用药,含有儿童禁用的药物成分,不能随便应用于儿童。

计算儿童用药量时,需要根据年龄、体重、体表面积衡量。如果用药剂量出现偏差,可能会产生毒性或导致治疗失败。

所以,孩子要吃儿童专用药,且家长在喂药时,也一定要寻求准确度,以保证治疗效果。

孩子的健康一直都是父母心中的大事,孩子生病时,家长难免着急,但是私自给孩子用药并不可取,因为有些病症看似简单,其实致病机理错综复杂。

我们没有专业的医学知识,容易给孩子服用错误的药品,延误治疗时间。所以家长还是应该选择相信正规医院和医生。

参考资料:

人民卫生出版社《儿科学-药物治疗原则章节》

《中国药典》2020版

人民军医出版社《实用儿科药物手册》

——End——

作者:苏琳。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