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男童肝癌晚期,孩子肚胀别轻视,医生推荐1个简单动作可自查
2020年中国癌症新发肝癌病例数多达41万,人们一般认为不良生活习惯的成年人才容易得,但其实儿童肝癌的发病率也渐渐升高。肝脏被称为沉默的器官,肿瘤萌芽之际往往没有什么症状,很多病人一经发现已是中晚期。
来自海南的6岁男童小豪(化名),肝内肿瘤长到7公分而出现剧烈腹痛,到医院就诊才发现患癌。B超检查,确诊是肝母细胞瘤,且是肿瘤IV期,也就是肝癌晚期。
这个消息对小豪父母犹如晴天霹雳,眼前活泼可爱的孩子怎么就突然患肝癌了呢?
肝母细胞瘤是最常见的儿童肝癌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肝胆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温哲介绍,肝母细胞瘤多见于儿童,约占儿童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的80%,是小儿最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肝母细胞瘤约占所有儿童恶性肿瘤的1%,全球的年发病率为1.0—1.5 /百万人群。
目前研究认为,肝癌的发生,跟乙肝等病毒性肝炎、饮酒、熬夜、黄曲霉毒素的摄入、遗传等因素都有关系。具体到肝母细胞瘤,它是一种恶性胚胎性肿瘤,但不是遗传性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细胞突变有关。就目前来说,孕期检查、产前诊断等手段也不能早期发现,所以没有办法进行预防。
为什么小豪的父母没能早点发现孩子患肝癌?温哲解释说,不是家长不关心孩子,由于不是学医专业,肝癌早期无症状,当摸到孩子肚子胀,往往误以为孩子是肠胃小毛病,不能第一时间联想到肝癌。
在此他推荐一个帮孩子自查肝癌的好方法:
家长打开手掌,用手指捏孩子的肚皮,连皮带肉一把抓起;然后往下按压肚皮,可以感觉到腹部动脉“砰砰跳”,如果此时摸到有硬邦邦的感觉,一定要警惕肝脏肿瘤。及时带孩子上医院,给医生查体,做个B超检查。若孩子肚胀,但肚皮是软的,一般没有大问题。
“小豪因腹痛查出肝癌,但临床上更多见的是无痛性肝癌,很多患儿都是因为肠胃炎或长了其他什么腹部囊肿,做B超无意中发现肝癌。”温哲说,定期做B超检查对发现儿童肝癌具有重要意义。
开腹后,发现病情复杂不敢切肿瘤
小豪才6岁,人生不过刚刚开始,父母爱子心切,希望给孩子最佳的治疗。
温哲介绍,肝母细胞瘤一般先是化疗,缩小肿瘤后进行手术切除,手术后还需要化疗。手术把肿瘤彻底切除,是整个肝癌治疗过程最重要的一环。
小豪左右两边肝脏都有肿瘤,病情复杂(39健康摄)
小豪已经是肝母细胞瘤晚期,肿瘤主要位于左半肝,同时右边肝脏有4个转移灶,治疗起来比较麻烦。在当地医院,经化疗后尝试手术切除,但开腹后发现,小豪体内的肿瘤太复杂,医生只做了手术探查,不敢切除肿瘤,然后就把肚皮重新缝合上。
不能手术,意味着小豪要么做肝脏移植,要么死路一条。小豪父母不愿轻易放弃,或许别的医院能治孩子的病,四处打听。
右肝用微波“烧死”肿瘤,左肝做手术切除
经人介绍,小豪爸妈带着孩子辗转来到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他们一见到温哲主任就恳求:救救我的孩子,请给孩子做手术。
温哲带领团队反复研究小豪的病情,最终制定了缜密的手术方案。“患儿的左半肝可以手术切除,但是右边肝脏的4个转移灶,有的藏得很深,二维超声无法清晰显示,难以用手术切除干净,所以我们想到用微波消融的方法来处理。”温哲称,一般来说,3公分以下适合消融,但在成人肝癌中也有5公分做消融治疗的成功病例。
温哲带领团队在给小豪做肝母细胞瘤治疗,手术联合消融。(受访者供图)
1月15日如期进行手术。首先通过多影像(CT/超声)融合导航技术将右半肝的转移灶进行精准定位,在超声引导下用微波消融加热“烧死”肿瘤。然后,按照既定方案对左半肝及S8段进行精准切除。手术十分成功,患儿经过10天的术后康复顺利出院。这是广东首例手术联合消融成功治疗儿童肝母细胞瘤的病例。
微波消融广泛应用于成人小肝癌的治疗,但是在儿童肝母细胞瘤中的应用较少,对于手术切除同时联合微波消融的治疗目前尚无报道。温哲表示,肝母细胞瘤尽管总体生存率可达80%以上,但对于伴有肝内转移、化疗效果不好的病人,尤其对于位置比较深并且难以手术切除的转移灶尚缺乏良好的治疗手段,有时不得不进行肝移植手术。微波消融,给这些病人带来了新的希望。
国内曾有分期进行手术和消融的个案,分期进行手术和消融治疗在两个治疗之间要间隔一段时间。而手术和消融同时进行,可以准确把握肿瘤的治疗时机,避免等待期间肿瘤的发展。显然该方法增加了技术难度,但一次性消除全部肿瘤组织,有利于孩子的康复。
(通讯员 李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