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女孩的生死十天:突发脑出血,奔袭数百里北上求救

文 / 小小丽111
2020-12-30 21:16

“我们不仅在救这个孩子,也在挽救她的家庭。”

11月6日,4岁小女孩儿涵涵(化名)突发脑出血,昏迷不醒,命悬一线。10天后,在地坛医院神经外科,她幸运地逃离死神之手。一个多月后,涵涵已经可以用稚嫩的童音背诵唐诗,甚至下地行走。这名年仅4岁的女孩在这期间究竟经历了什么?又是如何与死神赛跑,绝处逢生呢?

11月9日,山东某地,一辆救护车及其后跟着的一列车队正朝着首都的方向狂奔而来。所有人的焦虑和担忧之情都紧紧系于一个4岁女孩身上。几天前,涵涵突发脑出血,血液破入脑室,数天昏迷不醒,情况不明,当地医院已经给她宣判了“死刑”。

绝望之时,有位老乡告诉涵涵妈妈,现在地坛医院神经外科的冯恩山主任与他们是山东同乡,而且曾救治过一名病情和涵涵很相似的年轻患者。虽被当地医院认定为无法救治,但冯主任硬是将其从“死神”手中拉了回来。为了给孩子搏一线生的希望,地坛医院成了一家人最后的“救命稻草”。

事情在当地引发很大反响,涵涵的病情牵动着当地百姓的心,企业老板、同事、家属竞相在朋友圈转发消息,为救治孩子而奔走。此前熟识的多位老乡纷纷给冯主任发来微信,询问孩子的各项身体情况,短短言辞间藏不住满腔期盼。

“当时压力非常大,一是患者病情重,二是患儿年龄小,三是社会关注度高。”从医20年,尽管遇到过形形色色的病例,但面对这样的情况,冯恩山依然深感挑战之严峻。

11月9日晚7点左右,救护车运送着涵涵来到地坛医院神经外科病房。刚进病房,冯恩山便急忙赶来查看孩子情况。“当时,冯主任的头发还湿漉漉的,都没来得及擦干”,涵涵妈妈回忆,“那时我太害怕了,冯主任还一直安慰我们。”

涵涵的病情的确不容乐观。抵达医院时,孩子仍旧神志朦胧。此前的ct检查显示,孩子额叶脑出血破入脑室,脑室铸型。虽做了外引流,但转送到北京时,引流管已被血凝块堵塞,随时可能出现脑积水加重,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

“成人的脑子就像老核桃仁,小孩就像新核桃仁,非常饱满,稍微出点血,就会把脑子压坏。”冯恩山做了个形象的比喻,“当时,涵涵的血已经灌满整个脑室,脑组织被压迫得很厉害。”

病情稳定几天后,涵涵接受了脑血管造影,明确出血原因为动脉瘤破裂。在医学上,动脉瘤生长位置至关重要,有时即便1mm大小也会要人性命。涵涵的动脉瘤长在脑内,这意味着接下来的手术过程要极其谨慎,时刻保持高度紧张。

科室讨论决定,第二天就立即进行开颅手术,切除动脉瘤。担心涵涵的术前状态,天还未亮时,李培亮医生便早早赶来病房查看情况。“我们首先担心,术中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切割这种动脉瘤,非常考验术者的技术和心理,动脉瘤如果夹闭不完全,会有再次破裂的风险,但如果夹闭过多,又可能引起正常脑组织缺血,即便救过来了,也可能会瘫痪。”

手术结束,从涵涵脑中取出的动脉瘤

5个半小时后,涵涵被推出手术室,手术一切顺利。一个月后,涵涵康复出院。有一个特别温馨的小细节是:手术时,医生还特地把切口选取在涵涵的发际线内,这样头发长出来后也不影响女孩子的美观。

“当地医院的医生都说,‘孩子这么小,能被救活简直就是一个奇迹。’”涵涵妈妈还留有孩子劫后余生的欣喜和余悸,她反复感谢着地坛医院的医护人员和曾经帮助过她的好心人。

术前涵涵情况不好,护士一晚上每隔几小时便来检查情况,24小时悉心看护。康复期间,可爱乖巧的涵涵深受护士阿姨们的喜欢。怕涵涵缺乏陪伴,无聊孤单,她们把小零食、小玩具一波波送到病房。“她们真是像对自己的孩子一般照顾涵涵”,每每回想起来,涵涵妈妈仍感动不已,“打扫卫生的史大姐也都经常帮着送东西、打水、带孩子,我们在地坛医院真正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医患本一家,李培亮医生也深感于此,“我一直坚信,只要与患者及家属耐心沟通,站在对方的角度多考虑一些问题,多一些理解,多几分信任,医患关系就能回归本真。”这次救治之所以能够如此成功,主要得益于医院神经外科此前丰富的诊治经验。李培亮医生介绍,“这类脑室铸型病人我们治愈得较多,能够做到及早发现、迅速治疗,避免出现脑积水加重等情况。对于任何一个患者,我们都不会轻言放弃。其实,我们在救的何尝只是这一个孩子,也是在挽救她背后的整个家庭。”李培亮说。

最近,涵涵妈妈给神经外科的医护人员发来了一个小视频。屏幕里,小涵涵啃着鸡腿,笑得纯真灿烂。涵涵妈妈透露,涵涵以前的梦想是当个警察,现在,则是要“做个像地坛医院的叔叔阿姨一样厉害的外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