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掉宝宝脾胃的“推手”竟是家长的3大习惯,家长们快住手吧

文 / 宝爸也懂带娃
2020-12-27 09:16

中医常说的"孩子十脾九虚",除了孩子本身脾胃就虚弱的情况外,很大程度上是与父母错误的喂养方式是分不开的。小孩的脾胃功能尚未发育完全,稍微不注意很容易就积食了,而且一旦长时间积食,就会影响脾胃的正常运化,吸收和消化能力就会慢慢减弱,时间长了,就会出现免疫力低下,经常生病的情况,而且营养也会跟不上,阻碍发育。

一、毁掉宝宝脾胃的"推手"竟是家长的3大习惯,家长们快住手吧

1.喂饭太频繁

许多老一辈都认为孩子能吃是福,喜欢把孩子养得白白胖胖,所以每次喂饭都追在后面喂,看到孩子稍微吃得少了,就频繁的给孩子喂饭吃,生怕孩子饿着。但是家长这种行为是非常不好的,孩子的消化能力有限,如果过量进食,很容易就消化不良,导致肠胃功能紊乱,出现脾虚积食的情况,建议父母要适量给孩子进食,最好少食多餐。

2.给孩子吃高蛋白高脂肪食物

在许多家长眼里,大鱼大肉都是好东西,里面富含高脂肪和高蛋白,小孩子经常吃对发育很有好处,所以经常给小孩吃这类食物。但是孩子在发育过程中所需的营养是全面多元化的,父母光是给孩子多吃这类食物,会造成营养失衡等问题,而且这类食物营养价值过高,吃太多也会给脾胃增加负担,影响消化能力。建议父母给孩子准备的饮食最好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以蔬菜类为主,肉类为辅。

3.缺乏经验和饮食不当

孩子的脾胃比较脆弱,需要父母更细心的养护,在孩子两岁前不要给孩子碰任何的调料,像鸡精、味精、盐等,最好给孩子单独做吃食,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这样对于孩子的脾胃养护比较好。而且在孩子9岁前,父母最好少给孩子吃零食,零食大多含有添加剂和防腐剂,孩子吃多了没有好处,反而会给脾胃增加负担,容易有挑食、厌食的情况。

二、 孩子积食,身体会有这些信号,父母要积食观察

1. 食欲不振,胃口突然间的变差,遇到喜欢的食物也提不起食欲,有小时、厌食的情况

2. 睡眠不安,容易被惊醒,翻来覆去难入睡,盗汗严重,还有说梦话、磨牙、流口水、半睁眼睡觉的情况。

3. 情绪不稳定,经常无故的发脾气,问也出所以然,就是想发脾气,爱哭闹、变得粘人

4. 排泄系统异常,经常三四天不排便,大便变得干结,排便过程变得痛苦,肛门每次都会红红的,而且大便颜色异常,气味很重,类似酸腐味。

5. 舌苔明显变厚,白苔增多且黏腻,口腔里有异味,尤其是早上刚睡醒的时候,异味感尤其重。

三、孩子脾虚积食,常喝1水,消积食促消化,脾胃慢慢养好

孩子如果经常有积食的情况,父母要引起重视,及时帮助孩子清理肠胃食物残留。建议父母可以多给小孩喝内金红果饮,这是很温和的消食粉末,每次喝用温开水冲泡就行,很方便的,非常适合脾虚、积食、便秘、食欲差、睡眠不安的小孩日常调理喝。

它里面含有沙棘、鸡内金、山药、山楂、高良姜、菜菔子、麦芽、橘皮、金银花这9种天然的健脾、消食材料。沙棘、山药补脾健胃,提高肠胃的抵抗力;山楂健脾开胃,增进食欲;鸡内金、麦芽和菜菔子消积滞,缓解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等症状;橘皮、金银花、高良姜具有清热解毒,理气调中,燥湿化痰,温中散寒的功效,适用于治疗脾胃气滞等问题。小孩隔三差五饭后喝一杯,能促进食物的吸收和消化,提高脾胃运化,帮助消食化积,孩子消化能力好了,积食自然没有了。

四、 此外,要想孩子脾胃健康,少积食,日常还要做好4件事

1、 坚持运动:运动可以增强肠胃蠕动,帮助消化,对于脾胃的调理很有帮助,同时还能增强体质,少生病。

2、 规律作息:小孩长身体时候,规律作息很重要,做到早睡早起,身体器官能得到很好的休息,能很好促进脾胃的健康。

3、 少吃零食:小孩吃太多零食,饱腹感会加重,会导致孩子有厌食、挑食的情况,而且零食大多含有添加剂,吃多了伤脾胃。

4、 饭吃7 分饱:很多小孩脾虚积食是吃太饱导致的,控制孩子的饮食量,能很好预防孩子出现脾虚积食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