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基因影响身高的孩子,这个年龄多半还有“蹿个”潜力,别错过了

文 / 糯豆包妈妈
2020-10-15 00:31

前段时间电视剧《隐秘的角落》大火,在感叹剧情跌宕起伏和演员精湛演技的同时,公众更多地把视线放在三位优秀的小演员身上,各大综艺也纷纷邀请他们做客节目。

前段时间,剧中分别饰演朱朝阳和严良的小演员荣梓杉、史彭元在《天天向上》同台,很多人发现,当时剧中身高差不多的两个男孩如今差距不小——06年出生的荣梓杉反而比05年的史彭元高出一大截,荣梓杉笑称这是“爱喝牛奶”的功劳

男生后窜个?别看小学

很多父母经常纠结于这些问题:我儿子怎么还没班上的女生高?是不是不长个了?别着急,我们看看大家都熟悉的这两位——张一山和杨紫。

多年前家喻户晓的电视剧《家有儿女》让很多观众误认为杨紫比张一山年龄大,其实二人都出生于92年,只不过当时张一山还是个小矮个,给大家留下错觉。长大后,张一山却长了个大高个。

这就给父母一个启示:很多男孩子都是后长个,别看小学和初中是小矮个,但到了14-16岁看似身高定型,其实还能猛蹿

最终身高=遗传×70%+后天×30%,这套男女身高公式你还没get吗

基因固然强大,但科学研究表明身高是“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拼”,后天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下面这套男女身高公式由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分享给各位父母,快算算你家娃能长多高吧!

男孩看这里】身高=(爸爸身高+妈妈身高+13)÷2±7.5(cm)

女孩看这里】身高=(爸爸身高+妈妈身高-13)÷2±7.5(cm)

虽然这个算法存在一定误差,但公式基于大数据分析,据此推测孩子长个的潜质也并非不可。值得注意的是公式末尾的±7.5,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三分靠打拼”,每个孩子都有长高的潜力,家长是否能正确把握时机,让孩子在恰当的时期发挥出潜力。

家长把我时机,决定了你家娃是在遗传基础上加7.5厘米还是减7.5厘米

小方一米六左右,老公大概一米七五,小方总担心自己的身高给儿子未来发育拖后腿,但作为骨科医生的老公深谙长高的“秘诀”,抓准孩子发育的关键时期,营养均衡,搭配运动。

按基因讲儿子会长到一米七四,没想到现在才17岁身高就飙升到了一米八,见过小方儿子的朋友无不感叹:这孩子的身高,前途无量啊!17岁就一米八,未来还有无限的可能性,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了!听到这很多家长坐不住了——孩子发育的关键时期是何时?怎样才能掌握孩子长高的“秘诀”?

这两个阶段是“身高潜力股”蹿个阶段,爸妈千万别错过

根据2015年的普查结果,我国男性平均身高的达到167.1cm,女性则达到155.8cm,以此平均水平看,小方夫妇身高不算矮,但总的来说不出众,没想到儿子身高如此“优秀”,这和两个关键时期的培养脱不开关系:小学前、中学后。

小学之前

宝宝身高发育的首个高峰期就在1岁之前,新生儿这段时间通常都能长高二十多公分,三岁之后宝宝身高涨幅通常稳定在每年十几厘米,发育较慢的每年约六七公分。一岁前宝宝的身高是“一天一个样”,三到七岁基本是“十天一个样”。把握住这个黄金阶段,不要让孩子的身高输在起跑线上啦!

初中之后

很多家长误认为孩子初中长势渐弱,身高几乎定型,其实不然,俗话说得好,“女长十七八”,男生“二十三窜一窜”,初中十三四的年龄才不是孩子长个的尽头呢!如果把发育过程比作长跑比赛,青春期可是最终的冲刺阶段,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孩子们的身高很可能在此阶段拉开差距。

孩子有长高潜力,发挥不出来都是空谈,最终发挥出来才是王道,父母在此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将长高的“偏方”与父母分享,这“偏方”既不是药物也不是补品

一:营养要跟上

均衡的膳食搭配是保证生长发育的重要一环,不必多强调,但需要提醒各位家长的是,营养跟上不代表越多越好,给孩子补充过量的营养会导致发育过快,“性早熟”导致骨骺线提前闭合,这样的行为无异于“揠苗助长”。希望孩子长高的心思是好,但同时要遵循自然法则。

二:早睡早起是真理

成年人熬夜过多也会浑身酸痛疾病缠身,更别提抵抗力不够强的小朋友了。儿童睡眠必须保持充足才有精力应对学习和生活,晚上十一点必须上床睡觉,早晨最好七点左右起床,一日三餐按时吃,规律的作息必然是成长发育路上的好伙伴。

三:多运动才长高

成长发育阶段必须保证每日一定量的锻炼,散步、跑步、拉伸都是可供选择的项目。家长要以身作则,不要让孩子养成饮食后立刻躺下休息等坏习惯。

值得注意的是,饭后百步走,真能活到九十九?不完全正确!饭后胃部处于充盈状态,轻微的震动都会加重肠胃负担,影响消化功能,应该饭后休息半小时到一小时再散步。家长可以鼓励多进行各种球类运动,这类运动有利于长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