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给孩子吃小食品了,管住一张嘴,省了不少麻烦

文 / 大道5疆
2020-10-11 09:12

现在到处能看到孩子在吃小食品,大街上、商场里、学校里、宿舍里、公园里,……到处都是!小食品的种类也很丰富,袋装的、桶装的、罐装的、盒装的、瓶装的,形式多样!里面的东西也是琳琅满目,小麦和牛奶制品,糖类和巧克力制品,饮料、雪糕和冰淇淋,……

一瓶简单的饮料,至少要添加10种左右的添加剂和防腐剂,连山楂片、果干、干果等,都要添加!无语。

为什么小食品不能吃?

(1)

小麦牛奶制品等(不包括乳酸菌和酸奶),面包、饼干、蛋糕等,及各种口味的牛奶制品,小麦制品中含有麦醇溶蛋白、麦谷蛋白和酪蛋白,这三种蛋白会造成肠道和大便问题,当然,这只是表象,深层的危害是破坏免疫系统和血脑屏障,导致免疫力下降和神经系统问题。

(2)

油炸食品、蛋糕、冰淇淋、饼干等,产品的配料表中含有“植物奶油”和“植物黄油”,这其中就含大量有害物质反式脂肪酸,摄入过多就会损害孩子的认知能力和智力、对心脏不好,还会导致不孕不育。

(3)

巧克力类制品,《国际心理生理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对巧克力上瘾的人见到巧克力时的身体、行为和情绪反应与吸毒者见到毒品时的反应十分相似。可可粉含量较高的黑巧克力更有益健康,但市面上大多数的巧克力含有大量的奶粉、油、糖和脂肪,过量进食不利健康。

(4)

以前国内发生过的三聚氰胺事件、苏丹红事件、偶氮二甲酰胺事件等,都让食品添加剂成为了人们关注的主角。下面重点聊聊添加剂和防腐剂的危害。

添加剂和防腐剂的危害

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共2000多个品种,包括酸度调节剂、消泡剂、抗结剂、抗氧化剂、膨松剂、漂白剂、着色剂、酶制剂、护色剂、营养强化剂、增味剂、防腐剂、增稠剂、甜味剂、香料等。不论食品添加剂的毒性强弱、剂量大小,对人体均有一个剂量与效应关系的问题,即物质只有达到一定浓度或剂量水平,才显现毒害作用[1]。

※蜜饯和果干中的苯甲酸会破坏维生素b1,会影响孩子对于钙的吸收。

※果冻和饮料中的山梨酸钾,会导致过敏的反应。

※饼干中的添加剂的焦亚酸钠会损伤细胞,具有生物毒性。

※奶茶所含有的添加剂包括山梨酸钾六偏鳞酸钠,会引起钙代谢紊乱。

※口香糖、饮料和一些甜食中含有大量的阿斯巴甜,而阿斯巴甜代谢物之一是甲醇,它可致癌;另外,可降低儿童的空间记忆能力,孕期和哺乳期食用阿斯巴甜对儿童的学习、记忆能力均有影响,阿斯巴甜及其代谢产物可能通过血胎屏障,影响脑功能。[2]

※罐头和饮料中的甜蜜素,在1969年美国国家科学院研究委员会收到有关甜蜜素为致癌物的实验证据,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为此立即发布规定严格限制使用,并于1970年8月发出了全面禁止的命令。

※另外,小食品会造成短时间内的饱腹感,令三餐没有食欲,影响正常食物营养摄入,造成孩子偏食、挑食、食欲不振等。

40年前没这么多添加,也没这么多自闭儿童

我不是一个搞科研的人,也没有力气去求证哪些物质对哪些儿童究竟有什么影响,只是凭经验感觉今天的饮食与40年前的有很大的差别。

40年前,我们没有这么多的添加剂和防腐剂;

40年前,我们没有这么多的阿斯巴甜;

40年前,我们也没有吃这么多的甜食,糖,我们平时的米饭和水果里的就足够了;

40年前,我们根本没有这么多的味精和香精;

40年前,我们也没这么多的小食品,能吃上饼干的都是富裕人家的孩子;

40年前,我们也没有这么多自闭和发育迟缓儿童;

……

这些问题,值得一些搞科研的人士去研究,我说的是研究,而不是简单的到处抄来抄去,要研究哪些东西对孩子的影响究竟有哪些,当我们真正了解到每种物质的作用机理,才是我们真正控制和使用它们的时候,也是造福我们的时候,而不是简单地、草率地为了赚钱。

就我个人而言,我无法明确说出每种添加剂的危害,但从对发育迟缓和自闭儿童的成因上来看,这些东西(添加剂和防腐剂)是脱不了干系的。在疫情期间,由于不能见面,我在网上给一些孩子简单地做了饮食调整,发育迟缓和自闭儿童的的情况有很大的改善,能说没有关系吗?有的,绝对是有的。所以,建议大家先把小食品停一停,给孩子一个能让身体正常运转的、干净的饮食环境,让孩子自然、健康地发展吧。

参考文献:

[1] 郝利平,夏延斌,陈永泉,廖小军.食品添加剂[M],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2]王子涵,李喜泉,杨巍巍.阿斯巴甜的毒性及其合成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8,20(06):562-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