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又一传染性极强的病正高发!6岁以下孩子要格外注意
文 | 小步在家早教
来自清华、斯坦福,全球1089万家庭的选择,每天十分钟,养出聪明宝宝
夏天来了,各种病菌开始活跃了。
紧急提醒!
一种可怕的传染病已进入了高发期。
它传染性强,每年大约有200万人被感染,去年仅5月份就有268630人被感染。
没错,说的就是每年夏季让人“闻风丧胆”的手足口病。
虽然今年因为疫情,大家可能都比较重视卫生,出门感染的风险也减少了,但是依然要引起重视啊,毕竟,重症手足口病是真的可怕。
手足口病重症比例约占1%。尤其是 3 岁以下的孩子,感染严重的容易引起心肌炎、肺水肿以及脑膜炎等并发症,稍有不慎就会危及生命。
之前,南京一所幼儿园小班的3岁男孩小鹏就是因为患了此病,突然发烧,家里人没有引起重视,直到三天后,才送往医院。
在抢救了三天三夜后,小鹏还是因为并发的病毒性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导致呼吸循环衰竭而失去了幼小的生命。
手足口病还不只是传染性强、重症比例大,而且还极易变异,前年就爆发过新型手足口病,搞得人心惶惶。个别重症儿童病情进展快,治疗不及时,极易导致死亡。
孩子身上起几个红点,
就可能导致死亡
1
海洋球池+摇摇车是感染重灾区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EV71)、柯萨奇病毒等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孩子感染上病毒后,会在手、足、口、臀部出现小红疹或者溃疡。
可怕的是皮疹(红点)不能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有些孩子的手足口上可能才几个皮疹,但是在2-3天快速死亡;有的皮疹看着很多,可是几天后疹子一退,就自愈了。
①高发时期:5-8月
②易感年龄:6个月-5岁
③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唾液传播、呼吸道分泌物传播、消化道排泄物传播等
孩子的小手总是闲不住,喜欢东摸摸西碰碰,然后再把手放进嘴巴里尝尝,病毒就容易通过唾液和分泌物传播,让孩子感染上。
比如,孩子最喜欢的海洋球乐园和街边的摇摇车,一旦消毒不及时就会成为手足口感染的重灾区。
④手足口病具体表现:
- 孩子发病初期一般会有38.5℃以下的发烧症状;
- 口水变多,口腔粘膜出现分散状红点(疱疹)、口痛,手掌、脚掌部以及臀部也可见到米粒大小的疱疹;
- 轻症患者早期有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有的孩子可能还有厌食、呕吐等反应;
- 重症患者表现为精神差、嗜睡、头痛、呼吸急促、肢体抖动、痉挛等症状。
Tips:这几种情况,应立马带孩子就医
• 持续高热:孩子的体温维持在 39℃ 超过 24 小时,或者已经给宝宝吃了退热药但是体温下降并不明显。
• 咽痛到无法进食、进水导致营养不良、脱水:
孩子喝水、吃东西等吞咽动作都非常费力,甚至有严重脱水(眼窝深陷,嘴唇干裂,精神萎靡)现象。
• 呼吸以及心率加快:
如果孩子每分钟的呼吸频率加快也需立即就诊如:
0~2个月的孩子呼吸次数≥60次/分钟;
2个月~1岁孩子呼吸次数≥50次/分钟;
1~5岁孩子呼吸次数≥40次/分钟;
5岁以上孩子呼吸次数≥30次/分钟。
2
手足口病无特效药,预防最重要
①勤洗手,多消毒
经过这次疫情,相信大家都知道正确“勤洗手”这件事的重要性,但你平时洗手的姿势真的正确吗?
其实大部分人洗手都不正确、不彻底,主要有这三个问题:
一是时间不够40秒以上(带抹洗手液的时间);
二是洗手的方法不正确、留有死角;
三是不是流动的水(最好用水龙头开着直接洗,而不要给孩子用盆接水洗)。
假期外出不方便洗手时,尽量携带75%酒精的湿巾和保湿霜,在孩子触摸了公共场合的物品后需及时使用酒精湿巾清洁手部,然后抹护手霜,以免频繁接触酒精导致孩子手部皮肤损伤。
家里一定要注意通风,并且对地面、家具、玩具等进行清洁,孩子使用过的奶瓶、奶嘴、水杯、碗筷等物品都需定期进行消毒。
②少去密闭室内环境
公共场所是病毒传播最迅速的地方。
在手足口病的高发期,孩子的抵抗力很差,稍有不慎就会被传染上。尽量少去人员聚集、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如:商场、超市、电影院等,像前面提到的海洋球池、摇摇车等能不玩就不玩吧。
可以带孩子去一些空旷、人员稀少的公园、植物园等开放的自然环境,以降低被感染的风险。
③科学接种疫苗
针对手足口病,建议家长给孩子接种可预防手足口病的非免疫规划疫苗:EV71 疫苗,可以降低90%的重症手足口病以及死亡的风险,同时,可以减轻手足口病的症状、缩短其病程。
3
不慎感染手足口病,务必做好两件事
①退烧处理:
孩子因为高热而产生精神不好的症状时,我们可以先用温水擦拭皮肤的方式进行物理降温,缓解孩子身体不适。
当孩子高烧超过38.5℃时,推荐使用对泰诺林(乙酰氨基酚)或美林(布洛芬)。
注意,退烧药不要交替吃,且每次用药间隔一定要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的要求(若是大美林和大泰诺林,需要间隔4小时,若是小美林或者小泰诺林,需要至少间隔6小时。大美林等是量杯,小美林等是滴管,口服浓度不同药量也不同),用得太频繁会损伤孩子的肾脏,或出现虚脱等问题。
②饮水饮食:
孩子手足口发病2-5天后,口腔里的疱疹会破溃变成溃疡,孩子会感到咽痛、口痛,这时候不要给孩子吃太热的食物,选择温凉、清淡、软糯的食物。
还要保证足够水分的补充,尽量给孩子喝凉白开,可以直接用吸管喝水等液体食物,免得果汁、牛奶等刺激孩子口腔的溃疡。
4
手足口病的几个误区,一定要知道:
病毒仅局限在手足口。得了手足口,病毒全身走。手足口不只是在手、足、口三个部位,还会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处。
手足口是孩子的病成人不会得。手足口病不只是孩子特有,大人也会传染的。我之前有个朋友就是在护理闺女手足口病的时候,没有重视自我隔离,结果夫妻俩都被染上了。
患手足口病的孩子不能洗澡。手足口病有皮疹出来后,可以洗澡和通风,主要是保持环境清洁干爽就好。
只要得过手足口病或接种了疫苗就不会再得了。患过手足口病或者打过疫苗仍然有再次感染的风险。毕竟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高达20多种,而且每年病毒还会不断突变,疫苗也只是个预防手段,所以任何情况都不要大意哦。
这2个高发疾病,并发症要当心
除了手足口病,我还就春夏季儿童高发疾病,请教了北京儿童医院儿童保健中心的主任医师张峰老师,今天就啰嗦一会儿,再说两种。
1
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A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导致的传染性疾病,因为患者全身会有弥漫性的猩红色斑丘疹,所以被称为“猩红热”。严重的孩子会神志不清,患上中毒性心肌炎,甚至引发急性肾小球肾炎而死亡。
猩红热是春夏常见儿童传染病。仅2018年4月,北京市发病率就飙升90.51%。
①高发时期:4-6月
②易感年龄:3-7岁
③传播途径:猩红热是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潜伏期一般是2-5天,长的也可能到7天。
④具体表现:
- 首先是从咽喉疼痛开始的,并伴有38.2-40度的发热及头疼;
- 接下来皮肤表面会在24小时内出现猩红色的皮疹,按压可褪色。这种皮疹略凸出于皮肤表面,让孩子的皮肤变得粗糙,摸起来像一块砂纸;
- 孩子的脸颊也会发红,并在嘴唇周围出现一圈苍白的区域;
- 孩子的舌头可能会出现一层白膜并逐渐变红,从草莓舌变成杨梅舌;
- 有的孩子会伴有轻微的腹痛,甚至出现小便费力,尿血等症状。
(草莓舌和杨梅舌)
2
荨麻疹
荨麻疹俗称“风团”,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俗说来就是皮肤受到刺激后出现一些块状红斑。
在我国,荨麻疹患病率高达11.1%,超过1亿人长期受其困扰,而且基本上每个人都会有1-2次荨麻疹的经历。
①高发时期:4-7月
②易感年龄: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10岁内儿童要多重视。
③患病原因:大多是因为食物过敏、蚊虫叮咬、皮肤感染、内分泌失调、遗传因素、冷风刺激等。
④具体表现:皮肤表面出现大小不一、高出皮肤的红斑,有时还可伴有呕吐、腹痛等症状,严重患者还可能会出现胸闷、面色苍白、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呼吸短促等全身症状。
急性荨麻疹,短期内会痊愈;若反复发作达每周至少两次并连续6周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
大多数荨麻疹可以通过服用药物治疗而得到缓解或治愈如:扑尔敏、氯雷他定、糖皮质激素等(具体需遵医嘱服用),我们无需太担心。
但需要注意的是荨麻疹引起的血管性水肿,因为若孩子的喉咙也出现了水肿,便会因窒息而威胁到孩子的生命。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了呼吸困难,或五官有肿胀的现象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总之,在儿童传染病高发的春季,咱们一定要注意预防,密切观察,一旦发现孩子有异常请及时去医院。
另外,关于带孩子就医这件事,我再给几个小建议:
• 儿科一般人比较多,最好提前预约,或可以先让一位家长去挂号排队,孩子在车里先等着,差不多快叫号了再带进去,免得交叉感染;
• 这个特殊时期,一定要给孩子戴好口罩做好防护,1岁内的婴儿不宜长时间戴口罩,要注意随时查看,以免因呼吸不畅引发窒息;
• 生病的孩子易缺水,可以少量多次喂温水;
• 孩子有发烧症状时,不要包太厚捂着了,等号的时候也按时量体温,做记录;
• 不用太妖魔化抗生素,细菌感染的疾病使用抗生素是预防并发症最好方法,遵医嘱使用就行。
孩子病一场,母亲老十年。
每次孩子生病,家长都恨不得能自己代替。这份心情可以理解,但也不用过度焦虑,现在医疗条件好,大多数孩子都是轻症,只要及时就医,悉心护理,孩子都会很快恢复,健康如初的。而且,只要我们了解了一些常见疾病的知识,在应对的时候自然会更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