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毒玩具”已流入千家万户,或成儿童白血病新元凶,赶紧丢掉

文 / 母婴参考
2020-03-24 16:26

执笔:毛婷

编辑:刘颖娟

定稿:苏子后

在孩子的成长中,玩具可以说是他们最好的“朋友”了,家长们为了让娃开心,各种玩具都会满足,殊不知有些“毒玩具”却在无声无息地危害孩子的健康。

本文配图均源网络,图文均无关

案例:3岁男童患上白血病只因这个不起眼玩具

陈女士的儿子最近高烧不断,退烧药、输液都没效果,社区卫生所的工作人员告诉陈女士,这个情况和小区之前一个白血病的孩子有点类似,让她赶紧带去大医院看看。

陈女士一听就站不稳了,赶紧到市里医院检查,结果检查报告显示孩子确实患上了白血病。

全家顿时崩溃了,他们不明白这种病怎么就会找上自家孩子,在调查病因的过程中,医生却注意到了孩子手里攥着的玩具,这本身陈女士为了安抚儿子哭闹准备的,但医生一凑近就闻到了那玩具刺鼻的味道。

“你们家孩子经常玩这种玩具吗?没闻到这么刺鼻的味儿吗”陈女士不知道话题怎么就到了玩具这,她们家经常在小地摊上买一堆玩具哄孩子,商家说有味道正常过几天就散了。

医生却告诉她们:“像这种劣质的玩具,有很多会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二异壬酯甲醛物质快速做成,而天天闻这些味道,很可能就是孩子发病的诱因。”

像陈女士这样不幸的家庭其实还有不少,主要是市面上的玩具鱼龙混杂,很多的“毒玩具”流入千家万户,家长们可千万要把好这道孩子生命健康的关卡。

三种有毒玩具流入市场,孩子却爱不释手

1、软泥玩具

央视曾经有过报道:根据深圳消费者协会对是市面上随机17款软泥进行的检测发现,其中有16款含有硼元素,并且13款的含量超过了欧盟的限制要求。

科学研究表明:成人摄入1-3g硼砂,就会出现急性中毒症状,摄入15g将致死,而婴儿2~3g就能致死。但它目前只被明令禁止在食物中添加,由于它能够增加软泥的可塑性,因此很多不良商家都会在制作中添加。

这类软泥玩具结构都比较不稳定,里面所含的硼砂容易粘连在儿童皮肤上,也可能会被孩子无意吃进嘴里,而儿童身体抵抗力和代谢能力都比较差,在长期的接触下,很可能会累积在体内,造成过敏、呕吐、休克等严重情况,甚至可能让白血病有入侵的可能。

2、塑料、橡胶面具

现在的小孩子都崇拜英雄,于是各种超级英雄的面具就应运而生,家长们也会买来让娃过过cosplay的瘾,但殊不知这些玩具可能正在危害孩子的健康。

之前有过市场取样研究,发现这类面具类的玩具利润较大,导致不少厂家用废弃医疗物和有害塑料来制造面具,而在随机检测的12款中,就有超过半数的面具甲醛、邻苯二甲酸酯等有害物质超标。

当前,甲醛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物质,对于孩子而言最大的危害就是诱发白血病。

而邻苯二甲酸酯也是一种毒性很强的物质,已被多个国家相继禁用。

此外,很多面具类玩具打开就能闻到刺鼻的味道,若长期接触也存在物理风险,再加之它透气性不佳,口鼻处的设计没有留呼吸的地方,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大脑缺氧,出现头晕恶心,甚至是窒息等情况。

3、海洋宝宝球

又称水精灵、霸王珠、水晶宝宝,是不同颜色黄豆大小的水珠,在水中浸泡后会几倍的膨胀,捏一下就会破碎,应该很多人都玩过。

但它实际上是一种吸水性超强的高分子材料,之所以在吸水后能迅速膨胀,主要是其中多为聚丙烯酸钠的复合材料,含苯、铅、镁、锰、硼等有毒元素,而色彩艳丽则需要更多的添加剂。

中国消费者协会委托专业机构对这种玩具做过测试,发现其中含有芳香类化合物,手口接触,吸入式接触都会产生极大健康影响。而且如果不小心吞下便会吸收水分膨胀,阻塞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