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科普】鼻子出血、气管异物、鱼刺卡喉,孩子小意外,居家咋护理

文 / 首都儿科研究所
2020-03-19 16:36
点击上方“蓝色微信名”可订阅哦!纤维鼻咽镜、纤维喉镜检查会引发高浓度气溶胶播散,疫情期间容易造成交叉感染,故除鼻异物、咽喉异物等急诊,最好不做相关检查。如果孩子不小心遭遇耳鼻喉“小意外”该怎么办,这里给大家一些居家指导。

不小心摔倒,鼻子肿了怎么办?

由于鼻子突出于面部表面且鼻骨比较孤立,所以面部受到撞击时容易造成鼻骨骨折。如果没有大量出血,只是表面擦伤,没有局部的明显肿胀及疼痛,疫情防控期间建议在家清创消毒,密切观察,伤口不要接触水,并每天消毒。如果不幸撞击到鼻部并且出现明显的变形,建议医院就诊行影像学检查。

鼻出血需要去医院吗?

鼻出血是儿童常见病,大多由于鼻腔干燥、鼻炎及有些孩子喜欢用手抠鼻子,造成鼻腔黏膜破溃所致。因血液病引起的鼻出血是少数,如果近期做过血液化验,并且出血量很少,不必过于担心。正确的止血方法是:低头,用手捏住鼻翼往中隔方向压10分钟左右。同时,平时多吃新鲜蔬果,少吃甜辣、油炸上火的食物,也可用海盐水冲洗鼻腔。若出血量较大,止血困难,尤其是反复多次固定单侧出血,建议医院就诊排除鼻炎纤维血管瘤等疾病。

吃鱼扎到了怎么办?

口咽异物里,最常见的就是鱼刺了。原则上扎到鱼刺后应立即就诊,但目前正值疫情防控阶段,有些“划伤”可以居家观察一天。吃到鱼刺时会有明显的疼痛感,这时千万不要用“传统”的错办法,比如吃馒头米饭往下咽、喝醋、吃韭菜往下顺。如果只是当时疼,之后有点异物感或隐隐的疼,可能就是划伤,可先观察一天,第二天若仍有疼痛感再到医院就诊,其间建议流食、半流食。

吃东西呛到怎么办?

气管异物是儿童的急重症之一。在我国,每年气管异物占儿童意外伤害的比例高达15%左右。对于气管异物来讲,时间就是生命。如果有明确的异物史,尤其是坚果、栗子、豆类等,且伴有咳嗽,安静时有明显的喉鸣音,不管孩子有没有明显的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都应及时就诊,行胸部CT明确诊断。如果家长不确定孩子有没有明确的异物史,但孩子出现药物治疗无效的反复咳嗽,也应通过影像学排除气管异物的可能。防大于治,建议家长从源头控制,避免给3岁以下婴幼儿进食坚果及板栗等食物,吃饭时细嚼慢咽,不要说话玩闹,生活中也不要让孩子接触细小的玩具零件等。

关注我们



首都儿科研究所

服务号



首都儿科研究所

科普号



首都儿科研究所

附属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