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易患中耳炎?——海之声教您如何预防
耳朵感染是儿童的第二常见病,仅次于感冒。因此父母应该知道一些常识。 它的症状表现为耳朵痛、听力下降等。但这种症状有时候很模糊,以耳朵痛为例,有的是隐隐作痛,有的是剧烈疼痛,有时痛一下后又不痛了,或者在幼儿园里痛一下后回家后又不痛了。此时,有的家长会以为是孩子不当心碰到了耳朵,不会马上怀疑是中耳炎。特别是对于3周岁以下的小孩,语言表达能力还不是很强,很难告诉父母到底哪里不舒服。
为什么婴幼儿易患中耳炎?
人的耳朵与鼻腔、口腔是相通的,这个通道叫咽鼓管。咽鼓管靠近鼻咽部的地方有个类似阀门一样的结构。平时,这个阀门是闭合的。当吞咽、打哈欠时,这个阀门会打开,以平衡中耳和外耳的气压,有利于鼓膜的正常振动成人咽鼓管的鼓口高于咽口2-2.5厘米,而小儿的咽鼓管接近水平,且管腔较短,内径较宽,故小儿的咽部感染较易经此管传入鼓室。小儿溢乳或呕吐时,乳汁加上鼻咽部的细菌就有机会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中耳炎常见的致病菌是肺炎球菌、流感病菌等,所以感冒的孩子,不少伴有中耳炎。
不要捏着两侧鼻翼擤鼻子?
许多人有过这样的体验:捏住两侧鼻孔,并屏住呼吸。当用力鼓气后再吞咽一下,就会听到双耳内“砰”的一声,这便是鼻腔和咽腔的气体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并振动鼓膜所致。这也证明了鼻耳是相通的,且咽鼓管功能正常。
感冒时,鼻涕较多,有的家长喜欢捏住孩子两侧鼻翼,然后让小孩用力将鼻涕擤出。医生提醒,这种擤鼻涕的方法不但不能完全擤出鼻涕,而且很可能会引发中耳炎。
这是因为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如果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鼻腔至咽鼓管会出现压力差,在这个压力差下,原本处在鼻腔内的鼻涕,会倒流至咽鼓管,进入鼓室,引发中耳炎。
正确的擤鼻方法是:按住一侧鼻孔,稍用力擤出另一侧鼻孔的鼻涕。然后再擤另一侧。
尽量不要让孩子叼着奶瓶睡觉
许多小孩都有叼着奶瓶睡觉的习惯,医生提醒说,叼着奶瓶睡觉也易得中耳炎。
当人坐着或站着吃饭喝奶时,咽鼓管位于咽部的上方,食物或液体不太可能进入咽鼓管。但当人躺下时,咽鼓管与咽部差不多处于同一平面上。吃奶时,咽鼓管的阀门又刚好是打开的,此时奶水就比较容易进入咽鼓管,流入鼓室,引发中耳炎。
所以尽量不要让孩子叼着奶瓶睡觉,特别是在感冒时。
母亲哺乳时,也最好采取坐位,把婴儿抱起呈斜位,而不要躺着哺乳。
如何预防中耳炎
★ 让孩子坐起来和倾斜体位喂奶。喂奶时使孩子头部抬起一个角度,特别不要让孩子拿着奶瓶入睡,液体流向咽鼓管,会使咽鼓管阻塞,导致细菌繁殖。
★ 避免孩子经常感冒。感冒会导致咽鼓管阻塞,容易一起中耳炎的发生,所以避免感冒也就减少中耳炎的发生。如果孩子上幼儿园就更容易被传染感冒。所以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
※※※海之声全国听力机构连锁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