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例儿童感染,9个月-10岁都有发病?专家分析“年龄与发病率”!

文 / 教育有料
2020-01-29 08:13
8例儿童感染,9个月-10岁都有发病?

专家分析“年龄与发病率”:所有人群都易感

学过高中哲学的人都知道一条理论:“认识具有反复性和前进性,整个过程是螺旋上升的”,当我们面对一个未知的新鲜事物时,因为无知所以会出现一些反复,但是总体认识是前进的。这个理论很好适用在了这次对“新型肺炎”的认识上。

之前因为了解不充分,以及病人的样本量问题,专家曾得出:“儿童和青壮年不易感”的结论,但是随着对“新病毒”的进一度分析和了解,现在及时更正认识:“新病毒对所有人群都易感”!

冯主任指出,年龄不同,接触机会也有不同,那么其发病率自然也不同,但是各个人群都易感。

“新病毒”对所有人一视同仁

儿童感染病例

“儿童不容易感染”,不是说在同等条件下不易感,而是儿童接触的人和环境。由于家长的保护,阻断一些传染源,那么感染的几率比较小。

其次,儿童不如成人出门的多,所以看起来好像年龄小不易感染。

同时,不易感不代表不感染呀,就目前来看,小孩的感染人数在总的确诊人数里,占比确实不高。

新病毒的研究进展

为什么专家“结论”不一致?

这涉及流行病学的基本要素,三间分布:人间,时间,空间。人间分布就包括职业,年龄等等因素。统计学研究就是要分具体参数的,之前样本量小出现了偏差,但是现在发现,没有年龄特征都易感而已。

知识在更新,专家也在探索,一个新病毒的出现,不可能马上就知道前世今生,最开始只能根据统计数据,进行初步判断,可能过段时间新的理论又出现了,但在最开始的时候确实没有儿童病例。

对于一个病毒,包括研究人员都是在慢慢认识,在这个认识过程中病毒也在慢慢变化,所以很容易产生这种前后差异的结果,大家注意防护就对了!

白岩松关注新疫情

对新病毒的认识是逐步加深

在刚开始时,感染的都是老人,后来越来越多被确诊,信息一直都是在更新,也不是为了安抚民心。

当然如果当时改成中老年人更易感,可能也不会让一些家长掉以轻心,导致后续更多孩子被感染。

现在及时更新通知,是对病毒了解不完善的时候,判定少年和儿童不是易感人群,现在纠正就是为了让这群人提高警惕!

疾控主任分析疫情

病毒是没长“眼”的

病毒感染的时候不会判断该人多大年龄,所有的人都有同等的暴露可能。在这场疫情中,孩子相对暴露人群的几率,占比小了而已。这个因素决定了占比,不是易感指数。

许多老人有很多慢性病,抵抗力也不如年轻力壮的年轻人,所以清除病毒的能力也就相对较弱。举个例子,小孩子发烧有的时候都能自己扛过去,80岁的老人就可能抗不过去,所以危险人群还是老年人。

如何做好防护工作

疫情每日都有变化,及时做好防护

“新型肺炎”的实情每日都在更新,对病毒的认识也在逐步加深,所以每一个人都要及时关注,加强自我防护,不要因为感觉自己很年轻,属于不易感染类的,就掉以轻心。

不要等到小孩都感染了,自己也中招了,才自觉戴口罩了。

就算没有“新型肺炎”,现在也是孩子流感爆发期,不能因为“不易感”这三个字就让孩子乱跑乱玩不戴口罩。

禁食野味

呼吁

病毒和它的自然宿主们一起存在千万年了,不要再去打扰它们,就不会引到人类身上了。

希望两次教训后人们能够反思自己,禁止食用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