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儿科滥用神药药效果差、副作用大 不要在给孩子吃了
冬天可以说是宝宝生病的高发期,也是各种病毒的爆发期。所以,后台常常收到妈妈们询问各种各样药能不能给宝宝使用。其中,不少药都是所谓的「儿科神药」。
殊不知,这些药根本不是所谓的「对症治疗」,不仅效果差,还有很大的副作用,这事儿医生不说,但家长一定要知道。
抗病毒神药--利巴韦林
在我国,利巴韦林是一种被滥用的「抗病毒药」,尤其是治疗感冒、手足口病、疱疹性咽颊炎等,可谓是「儿科神药」。但它不仅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还有很大的副作用。
利巴韦林又名病毒唑,是一种抗病毒药物。常见的剂型有片剂、注射剂、颗粒剂、喷雾剂等。
嘟妈了解到,在日常中,不仅存在滥用利巴韦林的现象,还存在家长们擅自换剂型。医生给开的颗粒剂,但为了宝宝更好的吃药,家长们会擅自换成喷雾剂。
殊不知,不同的剂型适应症也是不同的。甚至不同厂家同剂型的适应症也是不一样的。
最重要的是,虽被很多人称为抗病毒万能药,但在我国利巴韦林真正只适用于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重症下呼吸道感染,并且由于目前缺乏儿童用药的研究资料,所以是不建议儿童使用的。
图片来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目前也只批准利巴韦林用于治疗丙肝和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重症下呼吸道感染,而且只有口服型和雾化两种剂型。
更重要的是,由于利巴韦林会造成免疫抑制,美国儿科学会并不建议儿童使用!
我们看下最受欢迎的利巴韦林喷雾剂说明书:
图片来源:阿里健康在说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儿童用药一栏,明确的写着「未进行该项目试验且无可参考文献」。
也就是说,无论宝宝是感冒、疱疹性咽颊炎,还是手足口病,都是不能使用利巴韦林。
因为不仅没有科学依据,没有治疗效果,还有很大副作用。
在世界卫生组织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中,有关利巴韦林的不良反应报告共 8600 余例(截止 2006 年),涉及不良反应 26000 余例次(1 例可出现多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除了溶血性贫血外,还有胎儿异常、畸形、肿瘤等。
来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因此,不仅儿童不建议用,孕妇、哺乳期妈妈也是不建议使用的。
下次若是再有医生随意给孩子开利巴韦林时,妈妈们一定要警惕,不好意思直接拒绝的话,就告诉医生"家里有这个药”,千万不要稀里糊涂的给宝宝吃。
退烧神药--地塞米松
孩子发烧,全家着急!看到宝宝发烧,有些家长是根本无法做到袖手旁观,要给宝宝吃退烧药或是打针。地塞米松便是常用的退烧药物之一。
地塞米松是人工合成,属于外源性糖皮质激素,在我国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明确规定:“不能单纯以退热为目的使用糖皮质激素”。
来源:《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不可否认的是,地塞米松确实是可以退烧的,但一般情况下不推荐使用。
地塞米松的作用原理是抑制细菌或病毒感染时内源性致热源的释放,抑制炎症反应。对病原微生物并没有抑制作用,还会使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的活动性增强、致病菌繁殖加快。
地塞米松虽然能迅速使体温下降,还会使宝宝的精神食欲都迅速的好转,但这只是给家长一种孩子病情减轻的假象。
使原有病灶感染扩散、炎症反复、皮损扩大,从而加重病情。并且由于症状减轻还会掩盖病情,增加治疗难度。
不仅如此,地塞米松的不良反应之一就是使用之后可能会有激动、兴奋、不安等情绪问题,导致宝宝精神不安。这也是为什么孩子注射地塞米松之后异常兴奋或哭闹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地塞米松在退热时还会抑制宝宝的免疫系统,以及影响宝宝生长发育。
其实,普通感冒引起的发烧根本无需吃地塞米松。除了罕见的超高热,大多数情况下发烧都不会对宝宝的身体造成伤害。当宝宝因发烧不适时,选择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就足够了。
咳嗽神药--蒲地蓝口服液
相信很多妈妈对「蒲地蓝口服液」这个药很熟悉,虽特别苦,但依旧受很多家长的喜爱。
因蒲地蓝口服液的说明书上,关于【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都是尚不明确。
因不少家长觉得没有副作用、安全,所以常常用来给宝宝治疗感冒咳嗽发烧。
虽然嘟妈一直在和大家强调,不要给孩子使用不良反应尚不明确的药物,因尚不明确并不等于没有不良反应。
事实上,在去年10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就要求蒲地蓝消炎制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修改说明书,并对【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等项增加说明。
在修订要求中,药监局明确指出了,蒲地蓝消炎制剂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过敏等反应。
同时在【禁忌】项,增加了「对本品及所含成份过敏者禁用」的说明。更重要的是,在【注意事项】中,明确了孕妇慎用和过敏体质者慎用。
不少家长在药店,尤其是在医院给开完药之后,几乎很少看药品说明书,看也只是看【用法用量】那一栏,剩下的部分几乎是不看的。
嘟妈再次和大家强调,以后一定要看药品说明书,尤其是【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禁忌】这几栏,关乎宝宝生命,不得忽视。
流感神药--奥司他韦
自从去年卫健委发布了《流感诊疗方案(2018 年版)》,推荐了儿童抗流感病毒处方药「奥司他韦」后,这款药就变成了神药。
但嘟妈想说的是,奥司他韦不是神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拿来预防流感,尤其是不能拿来预防和治疗普通感冒。因为奥司他韦是专门针对流感病毒研发的,对普通感冒根本没用。
大家都知道奥司他韦可以治疗流感,但又有多少家长知道什么时候给吃,吃多久?
重症流感的高危人群,如果确诊流感或高度疑似流感,48 小时以内用药效果最佳,可以降低流感的住院率和病死率,减少并发症。
要注意的是,需每日2次,连用5天。而且足月宝宝的月龄、体重不同每次用药剂量也不同:
- 8个月以下婴儿3mg/kg
- 9~11个月龄3.5mg/kg
- 1岁及1岁以上的孩子按照说明书服用即可
如果不清楚宝宝的体重,可按年龄给药,依旧为每天两次,连用5天,每次剂量为:
- 3个月以下12mg
- 4~5个月17mg
- 6~11个月24mg
一定不要随意停用也不要擅自延长服药时间,因为可能会产生耐药性。
在购买奥司他韦的家长中,有不少是用来预防流感。但一般不建议这样做。
因为抗病毒药物是在流感疫苗之外的辅助预防办法,但不能代替疫苗。而且大范围的甚至全民哄抢奥司他韦只会让抗病毒的耐药毒株来的更早,让我们的宝宝更快无药可用!
因此,只推荐高危人群用奥司他韦来预防流感,因为这些高危人群才更容易发生并发症,他们才真的需要用奥司他韦来预防!
《流感诊疗方案》(2018 年版)
以下人群在流感流行期间或与流感患者接触过后建议用奥司他韦预防流感:
- 还未接种疫苗的5岁以下儿童,特别是<2岁的婴幼儿,属于高危人群。
- 因存在接种流感疫苗的禁忌症而无法接种疫苗的5岁以下儿童,属于高危人群。
- 接种流感疫苗后不到2周的5岁以下儿童,此时还未建立起稳定的免疫力,属于高危人群。
- 虽已接种流感疫苗,但未能获得有效免疫力的儿童,如存在严重的免疫缺陷病,或目前流行的病毒株与所接种的疫苗株差异较大。
- 长期照看2岁以下儿童的家长、看护人员在流感高发季未接种疫苗,也可考虑用药预防。
- 与处于传染期内(症状发作前24小时至退烧后24小时)的已确诊或疑似流感的人群有过密切接触的儿童,也可用奥司他韦作为暴露后预防。
- 宝宝患有哮喘、慢性肺病、心脏疾病、肾脏疾病、肝脏疾病、遗传代谢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其中之一,或有癫痫、脑瘫、智力障碍、中重度发育迟缓、肌营养不良其中之一,属于高危人群,可用药预防。
- 青少年若长期接受阿司匹林治疗,或极度肥胖(BMI≥40),也属于高危人群。
如果这些情况你家娃都没有,就别再提前买奥司他韦回家预防啦!
我们要记得,但凡是药,均有其副作用。既往研究显示,奥司他韦用药人群中,有14%会出现胃肠道不适, 如恶心、呕吐等。
所以别没事就买来给宝宝吃了,药又不是糖,糖都不随便吃,更何况药?!
预防流感最佳的办法还是每年都打流感疫苗!
其实,在中国作为一个妈妈真的很不容易,不仅要面对孩子本身的各种问题,在生病之后,还要担心用药安全问题。
嘟妈并不希望引起妈妈们和医生之间的矛盾,而是真的有些医生不思上进,依然使用古老的理论,开出已经被禁用的药物。
所以,为了保护好我们的孩子,学习一些必须的用药知识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以免遇到不靠谱的医生。
当然,我们并不是专业人士,有时候考虑问题并不全面,可能有些情况必须使用某种药物,那么就需要不断的和医生进行沟通,让他说出必须用药的充分理由,然后再来综合判断,到底该不该用药。
最后,麻烦大家「转发」本文,让我们一起撑起宝宝用药安全的这把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