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药问题严峻,哪些药物孩子能躲就躲?

文 / 科学+
2019-08-27 17:26
"

导读

近日,央视播出的儿童安全用药公益宣传片——“因药致聋女孩的无声诉说”,让无数网友泪崩。公益片通过5岁女童用手语讲述的无声故事,曝光了我国每年约3万儿童因不当用药致聋的严峻事实,呼吁社会关注:“儿童要用儿童药。”

我国有2.2亿儿童,却只有60余种儿童专用药。给孩子治病不是简单把成人药减量、“掰药片”那么简单,有些误区家长们务必要敬而远之。儿童用药问题严峻,哪些药物孩子能躲就躲?

儿童用药问题严峻,哪些药物孩子能躲就躲?

采访专家:

刘治军(北京医院主任药师、资深临床药师)

刘莹(北京儿童医院主管药师)

刘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


我国儿童药不合理比率高达12%-32%


初秋已至,季节的变换经常引起年幼的孩子感冒发烧。“生病——吃药”似乎是老生常谈,然而面对琳琅满目的药品,儿童该吃什么样的药、如何吃?很多人恐怕并不清楚。一旦用药不当,有些儿童可能就要付出一生的代价——央视的公益广告指出:由于用药不当,每年我国约有3万儿童陷入无声的世界,造成肝肾、神经系统等损伤的更难以计数。

儿童用药问题严峻,哪些药物孩子能躲就躲?

根据2013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的数据,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的病例中,14岁以下儿童占了10.6%,而越是年幼的儿童,用药不良反应越严重。一项旨在了解儿童用药习惯及潜在风险的“儿童安全用药大调查”则显示,我国儿童不合理用药比率高达12%—32%、不良反应发生率约12.9%,其中新生儿更高达24.4%。滥用、错用“耳毒性药物”,也是儿童后天致聋的主因——我国7岁以下儿童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30万,占聋哑儿童总数的30%—40%。


90%药品没有儿童剂型


世界卫生组织(WHO)曾指出,全世界有许多儿童药物的使用为“标签外使用”。简单来说,就是这些药物对儿童的作用尚无定论,并且没有获得许可对儿童使用。由于许多药物不是专门针对儿童开发的,因此,药物的研究也是在成年人中进行,这使得获知适合儿童的剂量、剂型十分困难;在药物对儿童的有效性、安全性上,许多药物的说明书上并没有足够的信息。

儿童用药问题严峻,哪些药物孩子能躲就躲?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数据显示,我国3500多种化学药品制剂中,供儿童专用的不足60种,90%的药品没有儿童剂型。正因为“儿童没有儿童药”,多数家长甚至个别基层医生只好凭借经验给孩子吃药,治好了功德无量,治不好毁人终生。


儿童不能通过单纯减量来用药

其实,药物一般是通过肝脏代谢、肾脏排泄,而儿童脏器尚未发育完全,仅凭药量增减极易对儿童身体造成损伤。儿童绝不是单纯的成人缩小版,因此也不能单纯通过减量来用药:新生儿及幼儿时期,胃肠蠕动较慢;新生儿肝脏功能只有大人的20%~40%;新生儿的肾功能约只有大人的30%,1岁左右才能达到成年人水平。

儿童发育不成熟,让儿童用药确实很“尴尬”。儿童的机能水平与成人不一样,身体的激素分泌水平、代谢功能都与成年人存在差异,儿童的身体还没有发育完全,因此,一些药物的成人剂型是儿童不能接受的,这些药物对儿童肝脏、肾脏的损伤很可怕。正因为如此,儿童生病时需要服用专门的儿童用药,但“儿童没有儿童药”的现状,让儿童医生也十分为难。


耳毒性药物滥用情况普遍


早在1999年,卫生部就颁布了《常用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规范》,规定孕妇及6岁以下的婴幼儿严禁使用耳毒性抗生素。然而,我国尚未有禁止和限制使用耳毒性药物的法律法规,因此这类药物被在非耳鼻喉科专科医生或者小门诊中被滥用的情况很普遍。

儿童用药问题严峻,哪些药物孩子能躲就躲?

常见耳毒性药物种类:

1.氨基糖甙类抗菌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小诺霉素、新霉素、托布霉素、洁霉素等。

2.非氨基糖甙类抗菌素:氯霉素、紫霉素、红霉素、万古霉素、卷曲霉素、春雷霉素、里杜霉素、巴龙霉素、尼泰霉素、多粘菌素B等。

3.水杨酸盐:阿司匹林、非那西汀、APC、保泰松等。

4.利尿剂:速尿、利尿酸、汞撒利等。

5.抗肿瘤药物:顺铂、氮芥、博来霉素、氨甲嘌呤等。

6.中药:乌头碱、重金属盐(汞、铅、砷等)。

7.其他:奎宁、氯奎、心得安、肼笨达嗪、胰岛素、碘酒、洗必泰等。

儿童用药问题严峻,哪些药物孩子能躲就躲?


美国食药监督管理局(FDA)建议家长应做到

1、 阅读和遵循OTC药品的服用说明;

2、 了解药物的活性成分、避免多种药物含有同一活性成分的情况;

3、 尽量买“儿童专用”剂型,对“一茶匙”“一平匙”等剂量不要想当然;

4、 各种药物、食物、维生素补剂等能否一同服用,请咨询医生;

5、 清楚自己孩子的准确体重,以便计算药物摄入量;

6、 所有药物都存储在一个儿童取不到的安全地方;

7、 服用药物前对药物进行包装、密封、性状的三重检查。

本图文系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记者/刘汝佳;图片来自网络)


出品: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科学+”微平台

制作:北京科技报社

转载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新媒体编辑:张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