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梅主任讲述多动症儿童日常护理的四大要点

文 / 北京四惠中医医院
2019-06-08 15:16

根据国内流行病学调研显示,我国学龄儿童多动症患病率高达4.31%-5.83%,这意味着我国有近2000万的儿童患有多动症。多动症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学习和身心健康,且有50%-60%的概率会迁延至成年,危害极大。多动症如何治、怎么治已成为困扰无数家长的一道难题!

北京四惠中医医院儿科特聘专家王素梅主任指出,对于多动症除了专业的治疗外,还离不开家长的日常护理。为此,王素梅主任为家长总结了多动症儿童日常护理的四大要点。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

●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北京市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儿科分会副会长

●北京中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刘弼臣传承工作站负责人

【成就荣誉】

王素梅,主任医师,国家名老中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刘弼臣传承工作站负责人,从事中医儿科事业40余年,潜心专研运用“扶土抑木法”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调整阴阳法”治疗多动症,“温阳补肾开窍法”治疗小儿孤独症谱系障碍(自闭症),“平衡阴阳法”治疗儿童学习困难综合症等心肝系疾病。对儿童疑难杂症的治疗有自己独特的治疗思路和中医特色疗法。

往期节目回顾:

王素梅主任应邀做客北京卫视《养生堂》栏目讲座

王素梅主任应邀做客山东卫视《大医本草堂》栏目讲座


王素梅主任的“健脾止动汤”发明专利

家长应该如何护理多动症儿童呢?

1、发展孩子的注意力注意力不集中或注意时间短暂是多动症儿童一个明显的特征,他们常常在听课、做作业或其他活动时注意力难以持久,容易因外界刺激而分心。因此,家长们在家里要注意训练多动症儿童的注意力。可以让多动症儿童先从事感兴趣的活动,如看画册、听故事。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可有意识地让孩子学习下棋、画画等,从而锻炼孩子注意力的集中性、持久性。同时,要注意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多动症儿童疲劳,从而产生厌倦心理。

2、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多动症儿童性格冲动,做事不顾及后果、凭一时兴趣行事,为此常与同伴发生打斗或纠纷,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家长们在生活中要提高多动症儿童的认识,让孩子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可以制订一些简单的规章制度,作为孩子的行为准则,让孩子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按时饮食起居等。

3、释放孩子的精力多动症儿童往往精力异常充沛,非常好动。家长对于这类活动过多的儿童要进行正面的引导,有意识的引导他们参加体育运动,安排他们多做一些室内外活动,如跑步、打球、爬山、跳远等,将他们过多的精力释放出来。但是,在多动症儿童参与活动时,要时刻注意孩子的安全,避免孩子受到伤害,遭遇危险。

4、宽容、平和的心态:家长们要根据多动症儿童的特点,对于孩子提出的要求,不要像对待正常儿童那样苛刻。只要他们不犯太大的错误,在一个不过分的范围内应尽量满足。同时,家长不要一味的埋怨、指责孩子,应多鼓励,多交流。孩子犯了错,也不要过度惩罚,否则会导致孩子逃避和说谎,形成自卑的性格。

引案为论

王素梅主任为小军(化名)进行复诊

2016年6月,8岁的小军(化名)在没有任何诱因的情况下性格发生了巨大改变,原本安静乖巧的他变得异常“好动”了。晚上不睡觉,白天也不好好吃饭,四处奔跑,什么都想动,家长和他说话他也不加理会,依旧我行我素。家长觉得事情有些反常,就带着小军去了当地儿童医院进行检查,后被告知小军患上了多动症,医生给小军开了很多药物。

2年的时间,药没少吃,但症状却没有好转的迹象,家长着急万分。2018年7月,经朋友介绍,小军在家长的带领下前来我院找到王素梅主任寻求帮助。王素梅主任经过辨证后为小军制定了“平衡阴阳”的治疗方案,并为其进行了针对性的组方,叮嘱家长按时为小军服用。

3个月后,小军复诊时恢复了以往的乖巧,可以按照家长的要求进行活动,并且可以主动配合王主任进行相关检查。目前,小军已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