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提醒!3岁男孩全身长满疱疹,这种病毒出现新症状,近期进入感染高发季!
紧急提醒!
家长注意!!
又到了手足口病的高发期,
近日在福建福州某幼儿园,
已经有班级因多人感染而停课。
3岁男孩全身长满疱疹
前段时间,福建3岁男孩小明(化名)突然发起高烧,一度烧到39℃。生病后的小明每天很烦躁,饭也吃不下。小明的妈妈发现,他的嘴里长了个水疱。
还没来得及带孩子去看病,第二天,小明脸上、身上、手脚都开始冒出大片的疱疹,米粒大小,小明还直喊痒,想要去抓。
小明脸上长满疱疹
“医生,孩子这是得了水痘吗?”小明妈妈带着孩子来到福建省立医院。儿科主任王滔仔细对小明进行了检查,排除了水痘的可能。“水痘一般不会长在脚上,这是手足口病。” 王滔主任说道。
对此小明妈妈有些疑惑,她印象中的手足口病长得都是小小的皮疹,而且不痛不痒,怎么儿子的手足口病表现不一样呢?
王滔主任解释,小明得的是一种由柯萨奇病毒A组6型病毒(即CV-A6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是近年才出现的,与传统CVA16、EV71病毒感染的手足口病皮疹表现明显不同。近期我国多地爆发这种新型手足口病。
下图可能引起不适,慎点!
↓↓
随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隔离及抗病毒治疗,小明的手足口病正在慢慢好转。
传统型和新型手足口病有何区别?
传统病毒感染的手足口病:
皮疹特征 :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皮疹壁厚,不易破溃。
新型手足口病(CV-A6 感染):
皮损累及范围较大,疱疹密集,多以大疱样皮疹为特点并伴有瘙痒、疼痛;
早期皮疹表现为皮肤颜色的米粒大小丘疹,周围略有红晕,随后疱疹很快增大,形成薄壁疱疹,部分皮疹可以融合;随病程进展出现破溃、结痂并伴有脱皮;部分患儿恢复期容易出现指(趾)端脱皮,约 20% 左右患儿在恢复期病程 2~4 周后出现脱甲病。
CV-A6型手足口病症状有哪些?
1 皮疹分布相对于其他病原体,CV-A6型病毒引起的皮疹分布较为广泛,在上臂、大腿等躯干部位的比例相对较高,约占20%。
2 脱甲约30%的病例痊愈后会出现指甲脱落现象,而其他病原体这一比例则不足5%。
3 结痂CV-A6引起的手足口病病例治愈后可留下硬痂,而其他病原体引起的手足口病一般不会留痂。
4 其他症状有些病人可无皮疹,而仅有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新型手足口病有多严重
王滔主任介绍, CV-A6病毒感染的手足口病,看起来比传统型的要凶猛,临床症状更明显,皮疹等情况看起来特别可怕。
但事实上,CV-A6一般不累及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引起的重症比例反而比EV71及CA16病毒感染的要小,家长不用太担心。
不过CV-A6引起的手足口病临床特征与其他病原体有所不同,所以易被误诊或漏诊。
如何应对新型手足口病?
一、如果症状较轻,在孩子患病期间家长可做好家庭护理,等待自愈,并采取以下两种治疗方案:
1、对症治疗(比如退烧),以物理降温为主,如果发烧体温太高,可以给孩子吃退热药物;
2、支持治疗(比如多喝水)为主,不要给孩子乱吃药,孩子生病期间,胃口可能不大好,不必强制孩子一定吃东西,可以准备一些温凉的软质或者流质的食物,注意少吃多餐。
1、持续高热不退,超过24小时,即使口服退热药也很难退热,小便明显减少,烦燥不安;
2、频繁呕吐,特别是喷射状的呕吐;
3、头痛难忍;
4、精神萎靡,烦燥不安,嗜睡甚至昏迷等;
5、出现肢体抖动,站立不稳的情况;
6、呼吸急促,或者面色苍白,四肢冰冷,大汗淋漓,这些症状都预示着孩子的病情严重。
高峰季节预防手足口病
做好这几点!
首先,牢记十八字口诀:“打疫苗莫轻视,勤洗手多通风,吃熟食勤锻炼。”
一般4~7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减少或避免到游乐场所等人群集中的地方玩耍,以防感染。
发病后及时居家隔离并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治(隔离至症状消失后一周,居家隔离期间减少与其他儿童的接触)
高热不退时密切关注病情变化,有呕吐、肢体抖动、肌无力、四肢冰冷等重症倾向及时住院治疗。
做好家庭清洁卫生、通风,玩具、被褥加强日晒。
幼儿及其看护人员加强洗手卫生。
家有宝宝,
这几种病也不得不防!
除了手足口病外,
这几种急性传染病也正流行,
有宝宝的家庭不得不防
↓↓↓
流行性感冒流感病人为传染源,主要在人多拥挤的密闭环境中经空气或飞沫传播,亦可通过直接接触病人的分泌物而传播。患病时出现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症状,还可能出现肠胃不适。
高发时间:3-7月
易感染学生学段:各学段均易感
学校防控要点
落实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如出现发热、咳嗽或咽痛等流感症状应及早离岗离校居家休息。做好健康宣传教育。儿童和体弱多病者可及早接种流感疫苗。
得了流感怎么办?
✔ 如果不属于高危人群而出现了流感症状,建议选择留在家中、多喝水、注意休息,减少传染给他人的风险;治疗应重点关注缓解发烧等流感症状。若病情持续存在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 可能出现严重疾病或并发症的高危人群患者应尽早寻求医生治疗,除对症治疗外,也可进行抗病毒治疗。
登革热登革热是登革热病毒经虫媒传播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骤,高热,头痛,肌肉、骨关节剧烈酸痛,部分患者出现皮疹、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等。
预计早期本地病例发生时间:5-6月
易感染学生学段:各学段均易感
学校防控要点
落实校内(园内)防蚊灭蚊和清理伊蚊孳生地工作;落实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一旦发现病例应及时报告、及早隔离,协助做好相关疫情处置工作。
防病应该如何做?
防蚊灭蚊
✔ 隔:出门穿着浅色长袖衣服及长裤,家里安装纱门纱窗和使用蚊帐。
✔ 避:避免在蚊虫出没频繁的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 驱: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剂。
✔ 杀:适时使用杀虫剂、蚊香、电蚊拍等杀灭成蚊,可在水缸中放养食蚊鱼等。
消除蚊虫孳生地
✔ 封:封盖水缸、水箱等容水器皿。
✔ 填:填平洼坑、废用水塘、水沟、竹洞、树洞。
✔ 疏:疏通沟渠、岸边淤泥和杂草。
✔ 排:排清所有可能孳生蚊虫的积水,包括花盆托盘的积水、闲置容器的积水、废旧轮胎积水等。
✔ 清:清除小容器垃圾,垃圾塑料薄膜袋、废用瓶罐、易拉罐等垃圾容器。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人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
高发时间:5-7月
易感染学生学段:小学
学校防控要点
做好新生入学入托查验证工作,督促含腮腺炎成分疫苗的查验和补种。落实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追查与登记制度,及时发现和严格隔离病人。
风疹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学龄前儿童和青少年感染后常有发热、头痛、咽痛、流涕等症状,常伴有耳后、枕骨下淋巴结肿大。本病的特点为出现小的淡红色斑丘疹,先面部而后颈部,再躯干后四肢,通常24小时全身疹子出齐,2-5天疹退,不留色素。
高发时间:4-6月
易感染学生学段:中学和九年制学校
学校防控要点
做好新生入学入托查验证工作,督促含风疹成分疫苗的查验和补种。落实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消毒制度。加强健康宣教。一旦出现病例,应及早严格隔离。
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强。感染麻疹之后,会出现发热、咳嗽、口腔粘膜斑等症状,发热三四天后会出现红色斑丘状皮疹,从耳后、头面部,向全身扩散。持续5-6天后逐渐消退,皮肤上会有脱屑,也会有色素沉着。7-10天后痊愈。免疫程序为8月龄,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18-24月龄,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
高发时间:4-7月
易感染学生学段:未完成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的儿童
学校防控要点
落实新生入学接种证查验和补种,落实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消毒制度。加强健康宣教。一旦出现病例,应及早严格隔离。
防病应该如何做?
✔ 注重卫生:保持个人卫生及室内清洁;多晒被褥和衣物;勤开窗通风;如有身体不适,应避免前往人多拥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