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童眼健康的9大谣言,第一个我就信了10年!

文 / 希玛爱眼课堂
2019-05-28 13:26

每一个宝宝,自打出生那会就被家中长辈视为“掌中宝”。但是,关于健康的谣言四起,而大部分爸妈都不是专业的医学人员一时难以辨清错信谣言当真理。所以,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希小玛特意整理了关于儿童眼健康的9大谣言!

谣言1!新生儿童黄疸照蓝光会影响视力

新生儿黄疸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一般不需要治疗,如果是病理性黄疸,医生一般建议蓝光照射治疗。正常蓝光治疗是24小时,可分2~4次完成。

不少家长会担心照蓝光会损伤婴儿的视力,其实是不会的。因为医护人员会用专门眼罩保护眼睛,是不会对宝宝的视力造成损伤的。

谣言2!儿童视力不足1.0就是弱视

你要知道,人视力最好的时候并不是出生的时候。6个月大的婴儿眼球也就只有成人的2/3大,还是实打实的“老花眼”,看不清人的脸,所以这段时间,谁抱他都可以,想“欺负”一下也别错过嘿。

而1-6岁是眼球快速成长的阶段,儿童眼睛远视的度数会逐渐下降,视力会逐渐上升。发育得快的孩子,在5-6岁,视力就能达到1.0,而有些慢的,会到8-9岁,视力才到1.0。所以,并不是只要视力不足1.0,就是弱视。

谣言3!不接触电子产品就不会近视

近年来,孩子近视的概率不断增加,不少家长们都把矛头指向电子产品,而忽略其他生活细节,让真正的“视力杀手”——视力疲劳逍遥法外。

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多元化发展,弹琴、练字,一练就是好几个小时,一动不动。长时间固定一个姿势,盯紧一个地方,不仅会损害孩子的眼睛康,还会影响孩子骨骼、颈椎的发育。所以,在学习上,可以借鉴“番茄工作法”,适当放松,健康用眼才是关键。

谣言4!眼睛没异常就不需要检查

“我孩子眼睛蛮好的,感觉视力挺好的,在发育期就不浪费那些钱做检查了,等发育完了再检查就好。”不少家长对孩子的眼睛抱着这样的心态,毕竟自己好像也是这样过来的。

殊不知,儿童阶段是治疗眼睛最有效的时间,而且有一些眼疾,除非仔细观察或通过测试,不然是看不出来的,比如单眼弱视等。

一般来说,建议有条件的家长在孩子1岁时,带他去做视力检查,之后每隔一年定期检查,并建立眼健康档案,方便及时跟进孩子的眼睛康状况。

谣言5!先天性小儿白内障需要等到1岁才能施行手术

患有先天性小儿白内障的婴儿,晶状体会出现浑浊,会阻挡部分光线进入眼睛。而在一周岁以内,婴儿眼睛的视神经需要光线的刺激才能不断发育。如果拖到一周岁才去找医生,有可能会延误病情!

谣言6!开夜灯睡觉,对视力没有伤害

长久在灯光下睡眠,不利于孩子的视力发育。因为光线会对尚在发育中的眼睛进行持续不断的刺激,会导致眼球和睫状肌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从而导致睫状肌疲劳、痉挛,减弱对焦功能,这样很容易对视网膜造成损害,影响孩子视力的正常发育。

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疗中心的研究,理查德·斯通曾经对479名2~16岁儿童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

1、宝宝2岁前若是睡在黑暗房间,近视比例是10%;

2、若是睡在装小夜灯的房间中,近视比例是34%;

3、若是睡在开着大灯的房间中,近视比例为55%。

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着想,还是改掉孩子晚上睡觉开夜灯的坏习惯吧!

谣言7!散瞳验光对孩子有副作用

散瞳验光就是将专用的睫状肌麻痹眼药水滴入眼睛,使眼睛的睫状肌完全麻痹,以达到最放松状态,然后再进行验光,对眼睛没有任何损害。

如果不散瞳,3岁左右的孩子,眼睛调节能力非常强,也就是检查时他的视力会“作假”,没法查到真正的近视度数,尤其对远视、斜视、弱视的判断非常困难,一旦漏诊,孩子就会错过3岁左右关键矫治期。

而且,儿童的首次配镜,一定要散瞳验光,避免将假性近视误以为真性近视,从而导致真性近视的出现。

谣言8!电视屏幕越大,对眼睛伤害越小

原则上来说,电视屏幕的大小应该是由房间大小决定的,最舒适的观影状态应该是距离电视机对角线的三倍以上。所以,小房间可不宜买大电视。

谣言9!眼镜一旦戴上,就会度数加深

要知道,近视的孩子近视度数不断加深,并不是因为戴上眼镜造成的。第一,儿童正处于发育阶段,眼球会变长,视力会从远视提升到正常,而过了这个点,近视也会慢慢加深。第二,戴眼镜度数会变深,很多是孩子用眼卫生、用眼习惯问题造成的。这两项才是孩子眼镜度数越来越深的原因。

佩戴眼镜,是为了矫正眼睛的屈光不正,方便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一般来说:

1.视力低于125度近视,看黑板时戴眼镜;

2.视力在125~250度近视,看书和看黑板都要戴眼镜;

3.视力高于250度近视,建议长期佩戴;

4.如果裸眼视力低于0.4以下,建议长期佩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