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长蛀牙了? 不仅仅是糖吃多了那么简单
每个人口腔中都存在细菌,大量细菌堆积起来,混杂着其代谢产物和唾液中的一些黏性成分在牙齿表面形成了一层菌斑,菌斑中的细菌以糖为养料繁殖,产生毒素和酸,侵蚀牙齿使其脱矿,时间长了,牙上就会出现龋洞。那么,儿童龋齿(口腔科)的原因有哪些?
宝宝长蛀牙
宝宝长蛀牙糖不是祸首
很多妈妈说自家宝宝有蛀牙,但是平时糖也没有吃多少,时不时就会牙疼。其实,宝宝有蛀牙除了和吃糖有关外,还和平常牙齿护理不当有很大关系。妈妈们千万不要小看宝宝的牙齿护理问题,这可比成人的牙齿护理还要重要和复杂呢。
宝宝的牙齿护理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没有长牙齿的时候,二是长牙齿以后。宝宝还没有牙齿时,妈妈可以在每次宝宝喝奶后,做个简单的口腔清洁,如用湿的毛巾、纱布擦拭宝宝的牙龈处,把牙床上的附着物清理掉。
2岁~3岁的宝宝,牙齿可能还没有长全,这时就可以让宝宝使用儿童牙刷了。建议使用儿童无氟牙膏,且牙膏的用量不宜过多,绿豆大小即可。3岁~4岁的宝宝,可以使用儿童含氟较少的牙膏,牙膏的用量以黄豆大小为宜。宝宝刷牙的时间是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2分钟~3分钟,刷牙齿的内侧面、外侧面、咀嚼面。后磨牙和上磨牙是宝宝最容易漏掉的地方。此外,饭后还要及时漱口。
宝宝长蛀牙的原因
牙齿本身问题
牙齿刚萌出时,牙的钙化程度低,表面不光滑且有许多微孔,这样的牙齿耐酸性差,细菌易猫附在牙面上形成菌斑,故易发生龋齿。并且,初萌的牙齿,特别是年轻恒牙咬合面的沟、窝、点隙多而深,此处易使食物嵌塞滞留,隐藏细菌,且刷牙、漱口不易清洁,所以容易患龋。
细菌因素
在龋齿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细菌起着主导作用。细菌种类很多,最主要的是某些变形链球菌和乳酸杆菌。这些细菌与唾液中的粘蛋白和食物残屑混合在一起,牢固地粘附在牙齿表面和窝沟中。这种粘合物叫做牙菌斑或菌斑。菌斑中的大量细菌产酸,造成菌斑下面的釉质表面脱钙、溶解。临床调查证明口腔中菌斑多的儿童龋齿也多。
口腔卫生差
婴儿期不能自己刷牙,儿童期多数刷牙、不认真,方法也不正确。儿童因年幼无知,几乎都有好吃零食而不清洁牙齿的坏习惯。当问看牙病小孩每天刷几次牙,每次刷多长时间时,家长多回答说“刷牙是走过场,每次刷牙多则三十秒,短则几秒钟”。这种马虎对待自己牙齿的坏习惯,当然易患龋。
宝宝长蛀牙的危害
乳前牙大面积龋坏或过早缺失,对儿童发音和讲话造成很大影响,产生心理障碍;
龋齿也会对恒牙的生长产生影响,乳牙因龋齿缺失,导致恒牙萌出后牙列错乱,甚至发生较严重的错颌畸形;
乳牙患龋齿将严重影响孩子口腔的咀嚼功能,由于咀嚼功能下降直接影响孩子的消化和吸收,进而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
由龋病转成的慢性根尖炎可作为病灶牙使机体的其他组织发生病灶感染,比如:低热,风湿性关节炎(烧伤科),肾炎等;
龋齿及其所引起的牙髓炎根尖周炎可引起患儿疼痛,甚至局部肿胀,导致面部变形。
宝宝蛀牙的预防措施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宝宝牙齿的护理应该从出生后就开始,不要因为宝宝没有牙齿就忽略了宝宝的口腔护理。
在乳牙萌出前,应每天用纱布蘸清水或淡盐水轻擦宝宝牙床;长出乳牙后也要用同样的方法清理宝宝的小牙,早晚各一次,也可以购买专门的指套刷,蘸清水或淡盐水为宝宝清理牙齿;宝宝2岁左右可开始使用幼儿专用的牙刷学习刷牙。
在宝宝用餐后,应及时漱口,以清除牙齿上的食物残渣,如果宝宝还不会漱口,可让他喝几口白水,也能达到清洁口腔的目的。
保持良好的喂养习惯——睡前别吃东西
有的宝宝有睡前用餐、喝夜奶或含着奶瓶睡觉的习惯,而宝宝睡着后,唾液会静止在口中,这更容易造成奶渍残留,引起蛀牙。因此,家长应保持良好的喂养习惯,不要让宝宝含着奶瓶睡觉,睡前最好不要吃东西,如果有吃东西,应及时刷牙或漱口。不要嘴对嘴喂食,或用嘴嚼碎食物给宝宝吃,以防传染病菌。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吃甜食小心“隐形糖”
预防龋齿,宝宝还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除了少吃糖,还应少吃饼干、蛋糕、膨化类食品等甜食,喝水应以白水最佳,少喝含糖饮料、碳酸饮料、乳味饮料等,以防摄入“隐形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