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宝宝高热惊厥、全身青紫:你也曾这样“照顾”孩子吗?

文 / 小道经方
2019-04-30 09:26

这两天,老天总是天空不作美,一言不合就暴雨暴热,成人都在这种忽冷忽热的情况都很容易感冒,更何况是抵抗力发育还不完全的孩子。

孩子感冒发烧惊厥后,家长们都非常着急,因为害怕孩子被烧坏脑子,所以会用各种方法帮助降温。而在生活中,就有各种各样的偏方,有的行之有效,而有的不仅无用还可能带来生命危险!!!

一、别再乱用土方法了,你可能是在害他!

最近的一则新闻实在让人痛心;

悲剧发生在4月21日凌晨。

才两岁的平平发烧后出现惊厥现象——脸和嘴唇发青、双眼上翻,手脚不停地抽搐,喉咙里发出呼噜呼噜的的声响。

孩子的爸爸以为是有什么东西堵住了孩子的喉咙,就把手伸进平平的嘴里挖。

这一招似乎有了效果,孩子逐渐安静,身体也逐渐软了下来。

几分钟后,平平的爸爸发现孩子一动不动,小嘴和小脸青紫,赶紧把孩子送到了医院。

遗憾的是,送到医院时,平平的呼吸心跳均已停止。经过医护人员的极力抢救,孩子终告不治。

对于此时医生做了解释:“如果爸爸没有做什么抢救,孩子可能还不会死。一般孩子高热惊厥,3-5分钟就会停止,情况严重时要及时送医。但是很多家庭都会选择土方法,这些方法不仅没有什么效果,还可能致死。”

就拿用手压迫孩子喉咙来说,会产生三个危险:

一是大人的手指有可能堵住孩子气道,造成窒息;

二是在抠喉时造成孩子喉头水肿,发生窒息;

三是有可能因为手指压迫喉头造成迷走神经的兴奋,导致心跳缓慢甚至停止跳动而死亡。如果呼吸和心跳停止超过6分钟,就会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像平平一样,即使救回来也可能出现脑死亡。

家长出于心疼孩子,一篇爱心可嘉,可往往是无知者无畏,使让孩子遭受更大的伤害。在孩子发烧热性惊厥的时候,孩子的爸爸采用手抠喉咙的土方法酿造了惨剧。

二、热性惊厥不是“着魔”!

关于热性惊厥,家长们总有着种种的疑问和恐惧,因为孩子惊厥发作时的表现看起来很可怕,甚至被老人们误认为是“被附身”或“着魔”。实际上,虽然热性惊厥防不胜防,但通常是可以通过观察体温变化、安全退烧、从而有效避免的。

首先发烧,中医认为是邪气犯表,而身体要抽调津液到表与邪气斗争,但并没有及时通过出汗的方式把邪气排出来,所以津液就会闭郁在表,循环不畅,导致对于肌肉组织的濡养不好。从而出现惊厥,抽搐。

三、如何帮助孩子安全退烧?

体温骤升和骤降都容易引发惊厥。

部分家长在孩子刚刚发烧时便急急地给孩子服用退烧药,以为这样做就能够减少发烧的伤害,避免产生惊厥,但在低热时就给孩子服用退药不能预防热性惊厥发作。

退热药可以在体温高峰期或退热期通过增加外周血流量和出汗促进散热,但退热药不能抑制身体的产热过程,所以不能阻止体温上升。 可孩子的惊厥往往在起热阶段,所以作用于散热过程的退热药无法有效预防惊厥的发生。

由于幼儿大脑发育不完全,突然采用激素药物迫使体温骤降,反而会导致神经过度刺激,引发抽搐。

发烧其实是身体正气去阻抗邪气的手段!!!正邪在体表交争,风邪寒邪被束闭在皮下,里面的阳气要把它推出来,外面的风寒想进去,所以,就表现为发烧、头痛、恶寒等症状。

而采取方药调动身体的元气,抽调津液与外邪对抗,通过出汗的方式将外邪疏散于体表,“正本清源”修复身体的方式更加安全。

所以,安全退烧,彻底驱逐邪气,避免出现热性惊厥的紧急状况,还得看经方!

小儿发烧,经方来帮忙

中医治“未病”,在孩子发烧初期,采用方药对症施治,能有效驱散外邪,进而降低小儿热性惊厥的概率。

如果只是发低烧(低于38度),伴有明显的怕冷、怕风的情况,可以用生姜葱白煮水,用此水冲服四袋小柴胡颗粒。(孩子可以每次冲服两袋小柴胡颗粒,两小时后再服用一次)

如果出现高热的情况,可以考虑用感冒基础方——葛根汤化裁

葛根汤

原方: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 桂枝二两 生姜三两 炙甘草二两 白芍二两 大枣12枚

剂量参考:

(如果按照一两=15.625g)

葛根60g 麻黄30g 桂枝45g 白芍45g 生姜45g 炙甘草30g 大枣12枚 干姜60g 黑附子20g(先煎90分钟) 一剂

以下为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加减:

1.嗓子痒、咳嗽:加麦冬45g 五味子20g

2.黄鼻涕:加黄芩45g

3.黄痰::加瓜蒌30g

4.白痰::加半夏15g

5.偏头疼::加柴胡30g 黄芩45g 川芎45g

(如果按照一两=5g)

葛根20g 麻黄10g 桂枝15g 白芍15g 生姜15g 炙甘草10g 大枣4枚 干姜20g 黑附子7g(先煎90分钟) 一剂

以下为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加减:

1.嗓子痒、咳嗽:加麦冬15g 五味子10g

2.黄鼻涕:加黄芩15g

3.黄痰::加瓜蒌10g

4.白痰::加半夏5g

5.偏头疼::加柴胡10g 黄芩15g 川芎15g

【解析:感冒基础方中加入附子,因为附子固表,可以防止出汗太过。】

附:

熬服方法

黑附子先煎90分钟后,将其他药材倒入锅中,第一次煎药时间为大火烧开,小火煎50分钟,倒出药液。

将剩下的药材再加水,大火烧开,小火煎30分钟,倒出药液。

熬药过程中如果水少了,可以加入热水煎煮。

将两次的药液合到一起,搅拌均匀后分成两份,一次喝一份,早一次晚一次或者中午一次,晚上一次,饭后十分钟到一个小时服用。喝之前热透。


另外,发烧后,脾胃功能很虚弱,这个时候一定不要大鱼大肉,以免增加脾胃工作负担。应该喝稀粥,尤其建议服用大米汤,恢复胃气。

四、热性惊厥需适当处理

如果采取以上措施之后,个别宝宝仍出现高热惊厥的危险情况!!!!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

“孩子发生惊厥,家长不处理是最好的。”一般情况下,发生热性惊厥,99.9%的孩子会在5分钟内自行缓解,若惊厥发作超过5分钟要尽快就近就医。

但遗憾的是,很多家长往往会用一些民间方法处置,如抠喉、灌油、灌水等,这些土法子反而会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甚至致死。

每当呼吁家长在孩子热性惊厥时不处理的时候,一些家长总会不解地反问,「看着孩子抽搐,咬到舌头怎么办?」

事实上,发生惊厥时,病人多意识丧失,舌部的肌肉松驰,舌根下坠,结果是舌后坠而不是咬到舌头。

意识到惊厥发生的先兆意义更大,热性惊厥多发生在体温上升期,部分患儿发生在退热期。

家长在照顾孩子时,应注意孩子是否有以下惊厥时的表现:烦躁不安,神情惊恐,四肢肌张力突然增加,呼吸急促,暂停或不规律等表现。

当出现下列情形时,可提前将软布放在患儿上下牙齿间,避免抽搐时伤到口腔粘膜及牙龈。

正确的处理方式

✔ 解开孩子衣领,及时给宝宝散热。

✔ 及时清除口腔、鼻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 计时(如果可以,最好记录)惊厥发作时间、发作形式,绝大多家长由于惊慌做不到。

✔ 惊厥时间超过5分钟,要及时就近送医。

✔由于一般惊厥都能自行恢复,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去处理。

错误的处理方式

✘ 不要强行制止宝宝的惊厥动作,避免骨折等伤害。

✘ 禁止给宝宝喂食或者药物,这会发生宝宝窒息。

✘ 掐人中其实并没有用。

✘切忌撬开牙关、按压或摇晃宝宝。

小儿热性惊厥急症时应争分夺秒,采用中医治疗“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发作超过5分钟,立即送医,切忌盲目自救!!!积极控制热性惊厥,使患儿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停止或减轻抽搐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特别提醒:

守正学堂视频以及文章只做教学指导,不针对具体临床治疗,如果有需要请咨询经方医生。

今日互动

你的宝宝是老人带的吗?

你怎么评价老人带孩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