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栀黄去黄疸?科学解释,真相来了!
近期,关于茵栀黄安全性再次被顶上风口浪尖,尤其是给孩子用过茵栀黄的宝妈们闻之色变,纷纷自我谴责,感觉自己对不起宝宝。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关于25%腹泻发生率
相信很多家长都被文章中的25%的腹泻不良反应吓到了!我们来看看文献原文的数据到底咋样?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即便没有应用茵栀黄,其他两组的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达到了18%以上。因此,25%的腹泻我们不应该都“归功于”茵栀黄!
本着求真负责的态度,小南早在国家出台茵栀黄注射液禁止用于新生儿的要求时,就与一线儿科专家沟通过茵栀黄颗粒的疗效及安全性问题。下面我们看看专家怎么说?
山东省中医院儿科主任张葆青教授
“
问:张教授您好!请问,新生儿黄疸目前临床存在哪些问题,是不是不用管,等着自己慢慢好就可以?
张教授答:尽管绝大多数新生儿黄疸的预后良好,但因未结合胆红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潜在毒性,处理不当可造成永久的后遗症。目前,国内新生儿黄疸的诊疗现状存在对生理状态黄疸过度治疗及对某些高危因素患儿(早产、窒息、败血症、代谢性酸中毒、低蛋白血症)干预不足并存的问题。
“
问:那我们在临床中应该如何避免这样的后果呢?
张教授答:对本病进行适时、有效、安全、经济的干预,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减少不必要的治疗和医疗资源浪费一直是国内外医学界多年来努力的方向。
“
问:目前中西医都有哪些治疗措施?
张教授答:首先拿西医最常见的光疗来说,这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办法,但治疗要在专业机构进行,增加患儿家庭经济及照料的负担。个别操作不当会引起视网膜损伤、皮肤灼伤等,此外部分患儿停用蓝光照射后会再度转黄。
“
问:除了光疗,药物治疗效果如何呢?
张教授答:千百年来中医学对新生儿黄疸治疗总结出来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包括口服、灌肠、泡浴、抚触等,能够提高本病的疗效并降低病死率,且比较安全、经济。茵陈蒿汤在2000年前就已经成为退黄的主要药物。基于新生儿服药特点,现在多采用口服给药,类似组方的中成药很多,如茵栀黄颗粒。
“
问:目前很多家长反映,宝宝在服用了退黄中成药制剂后出现腹泻咋办?
张教授答:这个一方面家长要注意给药剂量,新生儿用茵栀黄颗粒一次1/3包,一天三次即可,剂量过大容易腹泻。另外,我们可以联合使用思密达或者妈咪爱一起服用减少腹泻发生的可能性,再有,一旦发生腹泻家长要加强护理,轻度腹泻无需停药,次数较多时则需要减少给药剂量或者停药。
茵栀黄颗粒方剂来源
茵栀黄颗粒来源于医圣张仲景的茵陈蒿汤(茵陈、栀子、大黄),原方含有大黄,泻下之力太强,为了缓和药性,茵栀黄颗粒(茵陈、栀子、黄芩、金银花)在茵陈蒿汤基础上去掉大黄,改为黄芩,并辅以金银花,在保证了退黄效果的同时,大大减少了腹泻的发生。
茵栀黄颗粒使用建议
并非所有的新生儿黄疸都需要服用茵栀黄。像生理性黄疸我们可以通过经皮胆红素测定,定期监测黄疸数值的变化,如果达到病理性黄疸的数值,建议及早用药,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进而需要光疗甚至换血。在用药时注意给药剂量,推荐新生儿一次服用成人剂量(6g)的1/6-1/3也就是1-2g,一天三次。
各位小伙伴们,关于茵栀黄用于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所有问题,你们都get到了吗?以上是小南汇总的部分专家的观点,有中医,有西医,还请大家好好考虑一下。日前关于新生儿黄疸的中医指南也刚刚更新。千万不要被网络上的所谓科普帖子蒙蔽了头脑,新生儿黄疸可轻可重,一旦得黄疸会导致孩子智力受损,这可不是腹泻那么简单了。如果孩子黄疸持续不退,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听专家的意见!切不可一意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