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宝宝的“手足口”高发期,别再让你的宝宝“受罪”了!

文 / 乐林恩
2019-04-06 09:13

春天万物复苏,春暖花开,同时也是病菌肆虐的时期。最近,小区妈妈群里都在议论纷纷,纠结这段时间要不要送孩子去上幼儿园,很多家长都收到了学校发的预防手足口的通知,担心自家宝宝被传染。

手足口高峰期又到,该如何预防?得了手足口如何护理?关于宝爸宝妈们关心的手足口问题,小编特请教儿科专家给大家做专业解答,希望对家长们有所帮助。

又到了宝宝的“手足口”高发期,别再让你的宝宝“受罪”了!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可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有肠道病毒中的柯萨奇病毒A组16、4、5、7、9、10型,B组2、5、13型,埃可病毒和肠道病毒71型(EV71),以EV71和CoxA16为主,其中EV71比其它类型的病毒更容易导致病例发展为重症甚至死亡。每年的4-10月是手足口高发期,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儿童发病率最高,其他年龄也可发病。

手足口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入口感染。

手足口病有哪些早期症状?

手、足、口等部位出现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能出现皮疹;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有的还伴有咳嗽、流鼻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部分病情严重者还会伴有肌肉痉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

又到了宝宝的“手足口”高发期,别再让你的宝宝“受罪”了!

如何及早发现手足口重症?

两摸:一是摸宝宝额头是否发高烧,二是摸四肢皮肤是否冰冷;

两看:一是看宝宝是否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等,二是看孩子肢体是否抖动、无力和惊跳等。

得了手足口一定要住院吗?

不一定。

轻症——在家护理。手足口病患儿大部分是轻症(约占99%);目前还没有治疗手足口病的特效药,因此家长要做的主要是对症护理,缓解症状。

重症——住院治疗。重症手足口(约占1%)会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严重并发症,需额外引起注意,一定要住院治疗,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死亡。

孩子出现哪些情况需及时就医?

持续高烧不退;频繁呕吐;四肢抖动、瘫痪或者抽搐;精神差,白天过度睡眠、容易惊醒、烦躁不安;呼吸心率增快、呼吸困难,口唇发紫;面色苍灰、皮肤出现花纹、四肢发凉,出冷汗;3岁以下的宝宝,尤其是病程在4天以内的,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症,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变化请及时就医。

如何预防手足口?

勤洗手:宝宝在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流动清水和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持续至少20秒;洗完手后应使用独立毛巾擦干。

吃熟食:不要吃生冷食物或半生不熟的食物,确保食物安全、易消化。

喝开水:不喝生水,多喝开水,促进新陈代谢。

常通风:不仅室内居室要勤开窗通风,而且不要到人员复杂、空气质量较差的公共场所去,避免从空气飞沫中感染病毒。

晒太阳:EV71病毒对高温非常敏感,而且最怕紫外线,夏季太阳好,被子、贴身衣物、毛巾等宝宝用品应多晒晒太阳,有助消灭病毒。

又到了宝宝的“手足口”高发期,别再让你的宝宝“受罪”了!

得了手足口需隔离多少天?

手足口病的隔离期应该是从感染后的14天结束。通常潜伏期2-7天,所以一般隔离10天左右。

手足口高发期还能带孩子外出活动吗?

能。孩子户外活动完全可以照常进行,但是不要去人多、拥挤、不通风的地方,如室内游乐场。户外活动有助于提高孩子免疫力,也是防病的一种方式。

得过手足口还会再得吗?

会。因为宝宝感染一种型别的病毒后只获得该型别病毒的免疫力,对其他型别病毒再感染无交叉免疫。比如,宝宝感染过CoxA16病毒就不会再次感染该病毒,但还可能感染EV71。

大人会感染手足口吗?

大人也会感染手足口,一般不会发病,但是会因为携带病毒而传染给孩子,因此大人也要注意预防手足口。

近日,气温逐步回升,手足口病也逐渐增多。但是家长们也不必太过担心,手足口病也没有那么可怕,日常生活中照顾宝宝多注意卫生,预防为主。看了上面这些有关手足口病预防的知识,相信爸妈们都知道该怎样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