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多脏器受损住进ICU!罪魁祸首很多家长都在犯!

文 / 医护交流
2019-04-02 20:18

季节更替,乍暖还寒,发烧、咳嗽、感冒、哮喘……让很多家长头疼不已。

前脚烧才退下去,后脚剧烈咳嗽的娃吐了一床单,深夜爹妈只好洗了娃再洗床单;好不容易感冒有所缓解,娃又说耳朵疼,医生一看,中耳炎又发了!

好不容易开了针拿了药,可小家伙打针不好打,吃药不配合,在娃的哭闹声中,妈妈感觉自己怒火攻心,光速衰老。如果此时有一种“绿色疗法”,宣称自己安全无副作用,发烧、感冒、腹泻、肺炎都能治,你会心动吗?

近些年,一些小诊所里,开始流行灌肠疗法。灌的有盐水,有亚胺培南高级抗菌素,也有利巴韦林、地塞米松,更少不了柴胡、板蓝根、喜炎平等。有些甚至号称是“纯中药制剂”,其实根本搞不清楚混了些什么药。

什么药都灌,什么病都灌,其实大错特错

给大家讲一个“天使宝宝”的遭遇。

“天使宝宝”突发肾衰竭

半岁的男宝小游因发烧在村卫生室接受灌肠治疗后,突发急性肾衰竭,身体多脏器受损,已用去30多万元。现在,小游每天要做10多个小时透析,今后还面临换肾。

小游今年2月出生在荆州农村。今年8月初,半岁的小游生病发烧,在村卫生室用中药灌肠退烧,略有缓解,但很快又发起高烧。送到县医院治疗,病情一直反复,又转到武汉大医院。

在武汉儿童医院时已全身多脏器受损,特别是急性肾衰竭尤为严重。

在ICU住了30多天,心脏和肝脏情况才逐渐好转,但急性肾衰依然存在,考虑费用,医生将血液透析改为腹膜透析,这需要在孩子腹部“埋入”管道。

武汉儿童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王筱雯回忆,接受置管手术后,小游没有像别的孩子那样哭吵,而是安静地握着妈妈的手,格外惹人心疼。

年幼的小游还不识病痛 张祖国 摄

其实,该院肾内科已多次接诊到小游这样的宝宝。既往健康,却突发肾衰,且孩子都有过灌肠的经历。而这一经历,很可能是诱发肾衰的重要因素。

滥用灌肠悲剧不胜枚举

新闻一 2004年3月9日,某村村医给一名3 岁咳嗽患儿灌肠后出现洗肉汤样大便,经上级医院抢救无效后死亡,原因就是村医超剂量用药、不规范用药。

新闻二 河南一名2岁儿童患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入院,经查是过去一年中反复使用灌肠疗法治疗发烧,感冒,灌肠疗法常用的激素如地塞米松和退热药氨基比林都是超量用药,一般是3-5倍!造成骨髓损害!

新闻三 广州某乡村诊所灌肠退热导致肠管破裂,合并感染,到广州儿童医院ICU住院一月方才抢救回来,倾尽家财。

各地灌肠门诊层出不穷,大肆宣传灌肠疗法的好处,与此同时各地也相继出现了很多因为不良灌肠造成的儿童疾病,很多都是重疾

到底什么是灌肠?

所谓灌肠治疗,就是把液体或药物通过肛门注入肠管来达到清洁或治疗目的,说白了就是一种清洁肠道或给药的方式。

灌肠的危害至少有5个

武汉儿童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王筱雯介绍,在一些小诊所,有些医生和家长误以为,灌肠可以治疗发热、咳嗽等常见小儿问题,还能让孩子免受吃药打针的痛苦,其实不然。

截至目前,我国并没有直肠滴入的相关教材国家权威机构也从未出具规范性文件,而其危害在多个层面:

①首先,即使是灌肠,药物依然是经过肠道,再通过血液循环起作用,况且灌肠的药物成分复杂,如有过量或错误使用,就很容易损伤孩子娇嫩的肝肾等重要脏器。

②其次,药物过敏也是潜在危害。灌肠治疗之前不做皮试,家长也不清楚具体用药,孩子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后果。

③此外,直肠滴入不是一种安全、无菌的给药方式,肠道内含有很多细菌,有可能随着滴入液进入肠道深处,造成污染。

尤其是一些抗生素有可能杀灭肠道内的有益菌群,造成体内菌群失调,导致继发性感染和腹泻等。

远期的严重后果,如是否损伤肠道粘膜、改变肠道内酸碱度,是否会引发直肠细胞的变性、坏死,危害无法估量。

④长时间的大量液体保留灌肠,会导致水电解质紊乱,严重可致死亡。

⑤灌肠所用的药物,因为没有教科书以及药品说明书的指导,使用的剂量也是五花八门,超量使用风险高。

而且有的还将不能溶解的口服药物比如片剂、胶囊剂也加入其中,这些固体药物,即使研磨了溶解了,也根本不能被肠壁吸收。

更有甚者,有些将中药材直接研磨加入灌肠液中使用,这种没有经临床实验就拿出来的用法,宝宝不该被当做实验者!

什么情况需要用到灌肠治疗?

1:生理盐水清洁肠道:比如巨结肠或者严重便秘的孩子,需要生理盐水冲洗肠道;

2.:特殊的造影检查:比如巨结肠患儿, 医生需要把造影剂从肛门灌进结肠;

3.:特殊的治疗手段:比如治疗肠套叠,需要从肛门灌入气体或水,把套进去的肠子冲出来等。

注意:以上操作均需在正规医院就诊后,由专科医生严格把控适应症后医院内操作! 家长切勿自行操作,以免发生悲剧。

如何应对孩子发烧?

3个月以内的宝宝——带去医院就诊

3个月以内的宝宝,因为孩子还太小,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完善,处理不及时容易使病情变严重,需特别谨慎。只要孩子的体温超过38℃,就应带他去医院就诊。

3个月以上的宝宝:

如果宝宝的体温在38.5℃以下,精神状态还不错,可先在家观察。家长可以用开窗通风、适当脱减衣物等物理降温的方法来退烧,同时让宝宝多喝水。

如果孩子的体温超过38.5℃时,或者虽然未到38.5℃,但精神状态较差,有烦躁不安、哭闹等表现,可以给宝宝使用退烧药。服用退烧药后,家长需用心观察,如果在服用退烧药后,2岁以下的孩子仍持续发烧,应尽快带他去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