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麻疹爆发,如何让自己的孩子免受疫情伤害?

文 / 妈咪知道
2019-03-29 13:54

近日,香港麻疹疫情再次牵动着我们的心。


从报道中,我们可以得出几个关键的信息点:


☞香港麻疹疫情爆发,已有30人中招,创下数年新高;


☞麻疹病毒传染性强且潜伏期长;


☞多家诊所及私家医院表示疫苗短缺;


☞预计确诊病例将陆续出现,疫情短期内不会完结。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麻疹数据库显示,我国以6个月至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虽然近年来因长期免疫的结果,平均发病年龄后移,但它仍是妈妈们心口的一块大石。


于是,我们邀请了施婷婷医生,来为妈妈们讲讲关于麻疹的那些事儿。


从多个方面正确认识麻疹,知道如何处理和预防,宝宝就多了一份知识的保障。


01、麻疹是什么?


麻疹是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每年发病高峰在2-5月。


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结膜炎,口腔黏膜麻疹斑及全身皮肤特殊皮疹。



近年来,由于我国麻疹减毒活疫苗的广泛使用,使麻疹没有以前那么常见了。


但作为传染病,仍需要对其提高警惕!尤其在发病高峰期!

麻疹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属副粘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


病后免疫力持久,大多终身免疫。


02、麻疹的传染性如何?


麻疹的传染性很强,主要传染源是急性病毒携带者。


出皮疹前5天至出皮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


如果同时合并肺炎,传染性还可延长至出皮疹后10天。


易感者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


主要由飞沫传播,具体通过喷嚏、咳嗽及说话等方式传染。


03、有哪些群体容易被传染?


★1-5岁没接种过麻疹疫苗或未出过麻疹的儿童。


但6个月以内的婴儿例外,因为他们会获得妈妈的被动免疫,通常不易发生感染。


★接种麻疹疫苗后因免疫力不持久、免疫接种失败的学龄儿童或青少年。


★免疫功能受到抑制的儿童。


例如合并免疫系统疾病(肾病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血液肿瘤病,或短期内刚使用过激素类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等。


★对麻疹没有免疫力的孕妈妈所生的宝宝。


这种情况较少见。


对麻疹没有免疫力的孕妈妈们,即孕前无出过麻疹或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


这些妈妈所生的宝宝因未能获得来自母体的被动抗体,因此也容易受到感染。


04、患了麻疹,会有什么症状?


▎潜伏期


平均10天左右,通常有低热,全身不适等症状。

▎前驱期


A.发热:中度以上发热


B.上呼吸道感染表现:咳嗽、流涕、喷嚏等,结膜充血、流泪、畏光及眼睑水肿是麻疹的特点。


C.麻疹粘膜斑(柯世斑):出疹前后1-2天,口腔颊粘膜上会有灰白色的小点,并迅速增多,也是本病一个特征性表现。



▎出疹期


在发热后3-4天,体温会突然高达40℃,并开始出疹。


出疹顺序具有规律性:耳后、发际、颈部,然后逐渐蔓延至颜面、躯干、四肢。


皮疹为玫瑰色斑丘疹,可融合成片,皮疹间的皮肤颜色正常,不痒。

在此期间,部分孩子还会合并肺炎、喉炎、脑炎等。


▎恢复期


出皮疹以后的2-3天皮疹会按出疹的顺序开始慢慢消退。


疹子消退后皮肤会有糠麸样脱屑和少许色素沉着。


7-10天痊愈。

05、麻疹的诊断


出现上述症状需立即至医院就诊,寻求医生的帮助来确诊。


医生会根据患儿的麻疹接触史,前驱期的柯世斑,出疹的形态的顺序,出疹与发热的关系、退疹后皮肤脱屑及色素沉着等症状做出临床诊断。


有些孩子即使注射了疫苗,也有可能出麻疹,但症状往往较轻,康复得较快。


06、麻疹的治疗


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基本原则:


加强护理,对症治疗,预防感染。


如果没有出现肺炎、喉炎、脑炎等并发症只要加强护理,对症治疗一般患儿可自己痊愈。


出现以下情况需随时至医院复诊


☞反复高热持续超过4天,伴精神萎靡。


☞频繁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等表现,有可能合并肺炎、喉炎。


☞出现头痛、频繁呕吐、嗜睡、甚至意识模糊、抽搐等,有可能合并脑炎。


07、麻疹的特殊护理


✔1.家中隔离,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湿润;


给孩子穿透气、轻薄的衣服,避免冷风直吹,强光照射眼睛。


✔2.温水洗澡,尽量不要使用沐浴液;


要常用温水擦洗眼睛、鼻子,保持口腔清洁,多漱口。



✔3.一般在出疹期宝宝体温通常高达40℃,是机体免疫的反应机制,有利于皮疹发出。


不建议孩子一发烧就吃退烧药,可温水擦浴,物理降温,多喝水以补充水分。


或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少量退热药,一般体温降至38.0℃即可。


08、麻疹的预防


☞1.主动免疫:


国家规定初种年龄,生后8个月,7岁时复种1次。

☞2.被动免疫:


接触麻疹后5天立即给予免疫血清球蛋白可预防发病。


☞3.控制传染源:


隔离麻疹患者。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


上世纪中期,我国麻疹年发病人数曾高达900多万;至2017年,发病人数已不到6000例。


这一切也归功于长期疫苗免疫的结果。


2019年初,WHO也指出,只有当全部人口的93-95%接种麻疹疫苗后才能有效阻止麻疹传染。


★麻疹小历史★


早在2000年,美国就曾经宣布在全国已经“消灭”了麻疹病毒。


然而近期,美国已经在10个州确诊了一百多例麻疹病例。



这种已宣布“消灭”的麻疹,卷土重来。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疫苗犹豫以及部分地区初级保健的薄弱是造成如今麻疹病例上升的主要原因。


这里讲个故事:


1998 年一篇名为《回肠淋巴结节增生、非特异性结肠炎与广泛性发育障碍》的文章提出:


12名参加实验的儿童肠胃病患者中,9名被诊断患有自闭症,而其中8名患者的家长说这些症状都是在小孩接种MMR疫苗后出现的。


(MMR疫苗是指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的联合疫苗。)


于是作者就认为,是MMR疫苗导致了慢性肠道感染从而影响小孩的大脑发育,诱发自闭症。


于是,许多父母拒绝让孩子接种 MMR 疫苗,或推迟注射。


最后,直接导致麻疹呈死灰复燃的趋势。


然而,那篇文章所说的,都是谣言!


疫苗根本不会导致自闭症。


2016年3月的一份研究显示,近15年间共发生1416例麻疹,其中有804名患者从未接种过疫苗。


随着此次麻疹卷土重来,群体免疫的必要性再次提出,科学接种疫苗才是预防疾病的关键。


所以,妈妈们一定要按照国家规定,给宝宝接种,做好预防。


近期气候宜人,是不错的出游时节,但也最好不要带宝宝前往麻疹高发的地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