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药”吃到手抖上瘾,也比一辈子当学渣好?糊涂的家长,快住手!
近年来
一种神秘的“聪明药”
在家长圈里悄然兴起
据说吃了“聪明药”
可让孩子成绩迅速提高…
不少家长认为
吃了“聪明药”后
孩子上课注意力就会集中
思维变得更加敏捷
▲ 网传截图来自公号伊森妈妈童年馆,特别说明:此群聊截图出处不明,真实性有待考证
而截图中提到的“专注达”
就是所谓的“聪明药”
其实是国家管控十分严格的
一类精神类药物
所谓“聪明药”包括安非他明、利他林、莫达非尼等神经中枢性兴奋剂。
医学专家明确,对于没有被诊断为多动症(ADHD)的孩子服用这类药物,属于非常不提倡的滥用,在欧美等国,学生“嗑聪明药”现象更泛滥。
“聪明药”到底是什么?
真能大幅提升成绩吗?
家长怎么会想到
给孩子吃“聪明药”?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家长微信群的口口相传、少数老师的提醒等,是普及“聪明药”的主要渠道。
一位网名为“静待花开”的母亲告诉记者,家中儿子就读小学二年级,“孩子从小就坐不住,上学以后更是坐立不安,成绩始终不理想,老师曾经建议,不如去看看医生,吃点药会改善。”
她带着儿子前往医院看了医生后,给配了“专注达”(成分名:盐酸哌甲酯缓释片),患儿家长群里管这种药叫“聪明药”。
@ 静待花开 表示:
每天吃一片,孩子确实坐得住了,但成绩依旧不理想,基本与以往差别不大。
那么问题来了!
治疗多动症的药物
怎会摇身一变成为“聪明药”?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理科主任高鸿云教授解释,所谓的“聪明药”成分名是哌甲酯,专注达、利他林是两种不同品规,前者属缓释药,后者属速效药。我国过去因利他林费用较低而停产,目前国内医疗机构仅能配到专注达。
专家表示,需要治疗的ADHD(多动症的学名)患儿,如果严格按照医嘱服药,按时随访评估,效果非常乐观,安全理想;但一些本来没有用药需求的健康人,为了所谓的提高成绩,滥用一类精神类药物,值得高度警惕。
除了专注达,包括安非他明、利他林、莫达非尼等神经兴奋剂确实有振奋精神、缓解抑郁、减轻疲劳的效果,能为学习带来短暂高效。
不法商家便利用家长和学生这种心理,将一类精神类药物包装成“聪明药”“促智药”,夸大宣传效果,例如“专为增强记忆力、专注力和精力设计,可帮助大脑保持高峰状态等”,掩盖了药物本身的毒性。
有学生发布“亲测报告”:
副作用很可怕
“考前吃一片,成绩跳一跳。”滥用药物,在学生群体里时有发生。临床医生直言,每到考试前夕总有家长前来咨询,能否帮孩子开点药,吃了以后提升一下成绩。
一名高考学生在豆瓣上
记录了自己的“服药亲测报告”
黑市上购得利他林(瑞士产)后,前半小时效果并不明显,中间一个半小时可以用“恐怖”二字来形容。平常记单词每单元十分钟听力,需要花上20分钟消化,听了两小时就要休息。服药后,连听10个单元近千单词,激动得手发抖,“不再是自己思维跟不上听力,而是听力速度跟不上思维。”
不过这名学生直言,服药只对重复性工作有效,口语、作文等有创造力工作效果甚微,药效一过没有任何胃口,次日还出现虚得飘起的状况,十分难受。
“聪明药”一旦滥用
会上瘾并引发精神病症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物质依赖和成瘾科主任医师杜江同时补充,正常儿童长期大量服用相关药物,会引起成瘾与精神病性症状,如焦虑、发火、妄想等,而任何成瘾问题的治疗都是长久而困难的。
令人吃惊的是
作为医疗机构管控非常严格的
“红色处方”药
但依然网络上有交易现象
“红色处方”是怎么随意买到的?
健康人群怎么会买得到处方药?细究原因,我国儿童精神类疾病诊断门槛参差不齐,是一大原因。杜江坦言:一些不从事儿科、成瘾科领域的医护人员,对这类药物认知不足、存有误解,简单将其视作可让孩子学习更专注的“灵丹妙药”,却忽略了后患无穷的副作用。
黑市渠道
是家长和学生购药的途径
记者登录二手交易平台,输入“聪明药”弹出页面,“聪明药了解一下。核心成分是adrafinil,价格请咨询,本交易仅支持自提、当面交易和邮寄。”
而留言回复加入个人微信号,黑市购药环节显得更加私密,记者调查中加了黑市卖药方“qi”的微信,同时有微店平台可供选择,店家“开诚布公”:“目前利他林国内不生产也不销售,瑞士、巴基斯坦、美国等产地,价格各有不一,平均在300至400元一盒,瑞版美版疗效更显著。”
其实
利他林、专注达和熟悉的冰毒
有类似结构
为何还是有家长
心甘情愿主动给孩子“喂药”?
家长:比没有药物帮助
一辈子当学渣的人生有意义
初二学生家长青青这样说:
相比孩子成年后一事无成,如果有药物能干预、提升成绩,为何不呢?
另有家长附和:
我知道这是精神类用药,短暂用药或许会给孩子带来身体损害,但服药后孩子就有希望进入精英辈出的学校,有着光明灿烂的未来。这比没有药物帮助,一辈子当学渣的人生,有意义多了!
给孩子吃药的家长该醒醒了!
应该像反兴奋剂一样反“聪明药”
专家一再提示,精神类药物有明确的适应证和禁忌症,没有明确诊断滥用所致的恶果,超乎常人想象,有的出现心慌、手抖,有的产生幻觉,药物成瘾,难以戒断,甚至最终危及生命。
专家为此还建议,我国针对一类精神类药物的管控,还应进一步加大力度,填补网络灰色地带,保障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社会有识之士,理应像反兴奋剂一样,从商业和非商业的不同渠道,尽早依法合规,及时加以治理,制止“聪明药”在非适应症人群中扩散泛滥,确保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一个最基本的良性生态。
生命诚可贵,青春本无价
孩子是未来啊!
分享君今日福利
终于到周四了,周末还会远吗?
每天久坐上班的你胳膊酸吗?肩膀疼吗?
是时候约上三五好友好好放松了
泡泡脚,揉揉背,按按肩,来个全身spa
分享君推荐你来套这个
做了按摩,再来一场电影吧?
中数国际影城19.9两张电影票!
快来秒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