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吃吃,吃出积食怎么办?
“宝宝,来,再吃一口~”
“看麻麻吃,好香啊,宝宝不想再吃一点吗?”
“宝宝先别玩了,再吃点好不好?”
“吃剩这么多不行哦,麻麻喂你好不好?”
不论你是宝妈,还是身边有宝妈,这些对白是不是很熟悉?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宝宝吃这么多,真的好吗?难道你们不知道或者没经历过宝宝“积食”那么痛的领悟吗?
“积食”是啥?
“积食”“食积”基本意思相同,说白了,积食,就是吃多了,不消化,结果肯定是把脾胃伤了。
如何判断宝宝积食了呢或者说积食的症状有哪些?
腹胀、腹痛、便秘:
孩子总是在喊自己的肚子涨,肚子疼,然后你去摸一下孩子的肚肚,的确是发现,鼓鼓胀胀的,其后再问孩子有没有大便,孩子会说,没有大便,那这个时候,孩子就是积食了。
口臭:
当你鼻子凑近孩子嘴巴的时候,会闻到从孩子的嘴巴里呼出来的带有酸腐味的气体。
食欲下降:
平时他爱吃的东西放在面前,只是少吃几口或者是看一眼就不吃了。
吃饭远没有以前多了,而且胃口还一直不好,吃几下就不愿意再吃了,可是明明好几次都这样了,为什么还是不能进食多多呢,再按一下孩子的肚子,也鼓鼓的,而且也发现孩子有段时间没有拉便便了
精神体力下降:
孩子的精神远没有前几天的好了,而且常常会伴有例如恶心,呕吐等症状
那么为什么宝宝会出现积食的情况呢?
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讲到“四季脾旺不受邪”,只要脾气旺盛,那么人体就不容易受邪。然而小孩子是“稚阳之体”,各方面的发育都未完善,脾胃也是一样,还属于比较脆弱的阶段。
中医上讲,脾胃是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负责进食、消化、吸收、运化等,直接参与消化吸收营养,转化为气血能量,排出身体垃圾。不仅仅指脾与胃这俩器官,包括了西医上讲的一系列具有消化吸收功能的胃肠系统。
经常超量饮食,会增加脾胃的负担,导致运转失灵,就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一辆卡车,载重只有1吨,然后实际负重却是2吨,经常如此,这辆卡车很快就game over了。
积食除了以上症状,有时还会伴随有发烧、咳嗽等情况,很多认为是积食导致的。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难道有假不成?
积食会导致发烧?
实际上并非如此。
“我给我儿子讲,发烧是说你身体里现在有2个小人在打架,好的那个要把坏的那个打出去,所以就发烧了,你好好喝汤药就是给好小人输送打架用的原料”——一位妈妈是这么给孩子解释发烧的。
把咱们身体比喻成一个国家,国家有训练有素的军队,防止外敌入侵。军队是身体的正气,外敌则是外来的邪气。感冒,就是风寒之邪入侵,眼看外敌来了,咱们不能坐以待毙啊~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平时养护的军队(正气)这时候便派上用场,起初是在边疆展开厮杀,正邪在身体肌表处进行着实力比拼!身体通过发烧的方式,试图把邪气赶走。
不仅是中医如此看,如今科学昌明,西医也慢慢意识到这个问题。
西班牙《万象》期刊题为《发烧是好事儿》的文章就提到了数学家詹姆斯.西蒙观察到他患有自闭症的女儿每当发烧时,自闭症特有的一些行为能减轻,其后他发起了基金会,专门研究为何会出现这类变化,后来研究认为“发烧是一种防御机制,是体内有病原体出现时,免疫系统开始活动的反映”。
由此可见,发烧是身体排出病邪的一个方式。而在这个过程中,会动用军队(身体正气),就可能会抽调胃气,胃气一经抽调,原本不足,现在更弱,没有足够的力量用于消化吸收,就容易出现积食了。
说了这么多,那么积食到底该怎么办啊?现在的小孩子经常会见到积食,长此以往,身体日渐虚弱,国将不国啊。。。
别急,马上说——
积食该怎么办?
1、大米汤
平时的饮食中,注意给孩子多喝些大米汤,大米汤有和胃气之功,不但给身体提供津液,还帮助养护脾胃,让宝宝可以大便更爽爽。(积食比较重的,可以加上陈皮一起煮~)
2、大山楂丸
3、山楂山药泥
可以用山楂、山药等量蒸熟后捣成泥,可以加蜂蜜或者白糖适量,给孩子少量频服。山楂可以助消化,而山药则可以健脾胃,经常食用,可以帮助宝宝更好的消化吸收
4、推拿
(1)清胃经
位置:大拇指桡侧面,腕横纹到指尖,由指根到指尖方向推。
作用:消积导滞、降逆止呕。
次数:约100—300次
(2)清大肠经
位置:食指桡侧边缘,自指尖至虎口一直线(从虎口到指尖方向)
作用:清利肠腑,导积滞
次数:约100—500次
(3)掐揉四横缝(四横纹是常用的消积穴位之一,也是民间挑疳的部位之一)
位置:用大拇指的指甲逐个掐揉宝宝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手指第一指关节处的四横纹。
作用:消食导滞,消除积食
次数:来回10次
(4)摩腹
位置:肚脐周围,顺时针慢慢按摩
作用:消食,理气,通肠道
次数:100-200次
(5)捏脊
位置:由尾骨到大椎,从下向上捏脊
作用:强身健体,健脾益气
次数:5次
5、艾灸
艾灸中脘穴可以帮助温胃健脾,较快缓解恶心、嗳气、腹胀腹痛等情况。
6、橘皮饮 源自《金匮要略》“橘皮汤”
橘皮45g 生姜45g 红糖适量,加水500ml 煮20分钟即可,少量多次给宝宝饮用。
7、汤药
小编把这一招放到最后讲,实在也是了解爸爸妈妈的苦衷,苦苦的药汤,宝宝们闻了都吓跑了。如果有特别“狠心”的爸妈,特别坚强的宝宝,不妨尝试下汤药。虽然味道不怎么样,但是效果杠杠滴。
小建中汤原方:桂枝三两 芍药六两 炙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生姜三两 胶饴一升
参考剂量:桂枝45g 白芍90g 炙甘草30g 大枣12枚 生姜45g 麦芽糖200ml
(一剂可以在2-3天内给孩子喝完)
(大家普遍觉得小孩子用药应该变小,实际上你看看《伤寒论》就知道了,病只分轻重,不分病人年龄 。
因为小孩子必然有一个问题就是每次的喝药量是比不上大人的)
如果不方便熬药,可以采用日本汉方小建中汤颗粒或者台湾的科学中药
特别说明:汉制剂量一两约等于15.625g。
所选方剂,仅供参考,方剂的选用化裁一定要根据个人的身体整体情况,如有需求,需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