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痛!又是这种常见零食!5岁女孩吃了后不幸离世……

文 / 南国今报
2019-03-12 20:20

5岁的小女孩小可(化名)吃果冻时被呛,家人连忙把她送到医院紧急救治,医生从她的气管里取出了果冻,然而小可却因为严重脑缺氧,多个器官功能衰竭,最终不幸离世。

// 一颗果冻,要了 5 岁女孩的命 //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医生,还记得小可被 120 急救车送来医院时候的场景。因为误呛果冻,在到达医院时,小可已心跳呼吸停止 40 多分钟,儿科医生立即予气管插管,在声门口吸出了罪魁祸首——一颗直径约 3 厘米的果冻。

△呛入女孩气管的果冻

医生第一时间给予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呼吸机、以及药物等一系列抢救措施,小可恢复了心跳,但是由于窒息时间太长,造成小可严重的脑缺氧,多脏器功能衰竭,虽然儿科医生用尽全力,但仍缺乏回天之术。几天后,带着遗憾,小可还是离开了这个世界。

" 这种果冻,几乎所有超市、小卖部均可随意买到。就是它堵住了小可的呼吸道。" 常州二院参与抢救小可的医生遗憾地说,小可事件是悲伤的,却也是令人警醒的。

据了解,气管、支气管异物是儿科的常见急危疾病之一,可能造成小儿的突然死亡,常见于 5 岁以下儿童,严重性取决于异物的性质和造成气道阻塞的程度,轻者可致肺部损害,重者可窒息死亡。流行病学调查,在我国,气管支气管异物占 0-14 岁儿童意外伤害的 7.9%-18.1%,约 80% 的患儿好发年龄在 1-3 岁。而食物性异物是最常见,坚果类、米粒、切成小块的水果等,另外还有孩童小玩具,都是比较常见容易导致误呛的凶手。

// 医生的忠告,家长们多听一听 //

" 尽管大部分果冻包装上一般都有提醒注意,比如幼儿老人不要大口吞食,以防噎喉,婴儿勿食等说明文字,但是很多家长和儿童都表示在进食果冻之前并没有注意到这些说明。" 常州二院儿科副主任万瑜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最初果冻包装上是没有这些说明文字的,后来发生了一些婴幼儿吃果冻噎死的事故,果冻的包装上才先后出现了这些说明文字。

发生了意外,第一时间这么做

万瑜提醒家长,气管支气管异物病情的严重程度与异物的种类、异物的位置及气道阻塞程度等有关。一旦家长发现孩子有异物吸入或可疑异物吸入病史时建议立即医院就诊。然而因为部分异物阻塞在声门、声门下或大气道后短时间内立即会出现气道痉挛、呼吸困难、缺氧、窒息等严重危及生命的症状,气管、支气管异物是危及小儿生命的急症,疑有异物吸入应立即到医院喉科就诊以便及时取出。在送往医院过程中,家长要保持镇静,哄好孩子不要哭闹并减少活动,以避免因异物移动引起窒息。

除了等待急救,家长们还可以做些什么急救处理呢?

万主任介绍一些简单易学且实用的徒手急救法。

提醒更多人,

愿类似悲剧不再发生!

戳这里 戳这里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