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给孩子戴上牙套了,可问题也来了!
现在矫牙的儿童越来越多了,对于很多刚开始矫正牙齿的父母和孩子来说,戴上牙套后如何进行日常护理倒是个不小的疑问。
1、儿童矫正牙齿少吃零食
儿童矫正牙齿时,要减少吃零食和糖果的数量,尤其是口香糖,因为口香糖黏着于矫正器上,难以清除。在儿童矫正牙齿的过程中,父母要特别注意督促孩子遵守医生的嘱咐,比如:定期到医院检查、更换钢丝、戴橡皮圈等,否则,矫正的过程延长,同时也不能达到理想的矫正效果。
2、不吃骨类、硬壳及过粘食物
在牙齿矫正期间,除了遵守医生的指示外,还要小心护理牙齿上的矫正器,应避免吃质地较硬的食物,比如:骨类食物、蟹、坚果类等。还要避免吃大块的食物,比如要把苹果切成小块再吃。另外,像年糕等过粘的糯米制品也要少吃。如果造成矫治器脱落或损坏,不但增加治疗费用和复诊次数,还会使矫治疗程延长。
在矫正牙齿时,选用力量很小的牵引力慢慢移动牙齿,不会给病人带来很大的不适。不过,在初戴矫治器的几天,牙齿会有酸软的感觉和不适感。此时,可吃软饭或粥之类食物,度过约一周的适应期后可正常饮食,但仍要注意牙齿及矫正器的护理。
3、牙具随身带,保持口腔清洁
良好的矫正效果不但需要口腔医生精湛的技艺,更需要患者的密切配合,其中首要注意的就是保持口腔的清洁。儿童的牙具最好随身带,养成吃完东西立即刷牙的好习惯,每次到医院复诊时,医生也会要求刷牙后才开始治疗。正确的刷牙方法应该是用小头软毛牙刷或者正畸专用牙刷,以45度的方向上下刷,并且动作要轻柔、慢,每次刷牙3至5分钟。
儿童牙齿矫正8大误区:
误区1:牙齿不整齐并无大碍
不了解及轻视疾病的态度往往会耽误最佳治疗机会。牙齿畸形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功能、健康和心理等方面,影响孩子口腔功能的正常发挥,如咀嚼功能、发音功能、呼吸功能;影响面部的美观 ;影响牙周组织健康及口腔卫生,造成龋坏(虫牙)、牙石(牙垢)、牙龈炎(牙龈出血)等;对面部形象的损害,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严重的还会影响到他们对将来自我的评估及期望。
误区2:排齐门牙就是矫正牙齿
正畸治疗不仅是排齐门牙,更重要的是使上下牙齿特别是后面的大牙建立稳定的咬合关系,恢复良好的口腔咀嚼功能。判断正畸治疗优劣的重要标准是后牙咬合的好坏。
误区3:只有12岁才能正畸
这个观念其实是片面的,甚至是有害的,最佳正畸时期为8~14岁。随着正畸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牙齿矫正的年龄已经无限制,但是存在着最佳矫正时期。在最佳矫正时期进行矫正,所需时间会比较短,所需的费用也会比较低。
误区4:不拔牙也可以正畸牙齿
“能不拔牙最好不拔牙”是牙齿正畸方案的设计原则,但并不是说:“不拔牙就能矫正牙齿”。拔牙矫正在口腔正畸的治疗中是很常见的,大约60%的患者需拔牙矫正,而即使不矫正牙齿,多数人智齿位置不好,影响牙周及前牙健康也要拔除。拔牙矫治在正畸学发展的历史中,经受住临床实践的考验。有些病例如牙齿严重拥挤,前突是一定要通过拔牙矫正的。若不拔牙,不但畸形不能得到矫正,一些费尽周折排挤的牙齿很快会回到原来畸形的样子。拔除牙齿后有了空隙,这些空隙一般不用镶牙,矫治完成后,空隙大多会完全关闭。
由于患者或家长对拔牙的犹豫,常常干扰了医生对正畸方案的确定。有些病例即使勉强不用拔牙矫治,但最终的结果很不理想,而且有些病例不拔牙甚至无法进行治疗。
误区5:随便找家小诊所就行
正畸治疗需要正畸专业医生在进行全面检查分析后做出专业的决定,所以选择专业的医院和医生非常重要。经验丰富的医生会非常注意牙齿矫治过程中的牙齿健康、咬合关系等,在保证牙齿功能和健康的前提下完成对牙齿美观的修复。在矫正材料的选择上,建议尽量选择质量可靠的品牌和产品,使矫治器对孩子的影响达到最小化。
误区6:矫正易导致牙齿脱落
有些家长担忧,牙齿矫正会造成年老后牙齿松动,甚至牙齿早脱,这个观点是不科学的。牙齿矫正是通过轻的矫治力诱导牙齿移动,是一种缓慢的生物改建过程,被移动牙齿的一侧骨吸收,另一侧骨新生重建,最终使牙齿移动至正常位置。正规的正畸治疗绝不会对牙齿、牙周组织产生创伤。而且牙齿矫正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时间证明此技术已经是相当成熟了。
误区7:矫正时间越短越好
牙齿移动的量是有限度的,一般每月移动1.5毫米,移动太快会导致牙齿松动。根据严重程度不同,疗程也不一样,一般一至两年左右,有的医生或患者为缩短时间,不遵循科学规律,施加太大矫治力,结果患者的疼痛较重,牙齿松动过大,严重者会造成患者矫治牙脱落。
误区8:进口矫治器比国产的好
进口矫治器在制作工艺方面优于国产矫治器,但均是按照外国人牙齿的尺寸设计的,在应用进口矫治器前,患者或家长可询问矫治医生。矫治器的选择固然重要,但是医生的诊疗水平才是决定矫治质量的关键。